种猪“芯片”只能靠进口?中国种业不会“一卡就死”

  从去年开始,种业卡脖子就成为了中国畜牧业的热门话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并且专门大篇幅论述。国家大力发展畜禽种业无疑是好事,用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教授的话来说,种业虽然在整个畜牧业的体量占比不大,却是最重要的底座,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基础。

  不过在这一轮热潮中,有几个在舆论上常见的热门说法,在笔者看来却是有点夸大甚至误读了真正的畜禽种业。许多行业人士也同样在交流中对笔者表达了这种看法。

  说法一:种猪芯片也会被国外卡脖子?

  这句话也是真正引发大众关注种业的导火索。刘永好董事长当时提出这个说法,肯定是有它的合理性,也是希望表达他对当前种业问题的关切。但芯片卡脖子这样的比喻很容易让大众联想到手机芯片卡脖子的现状,并且自然而然的将畜禽种业和手机芯片的困境划上等号。

  这就带来了一个严重的误读。仿佛中国的畜禽种业也随时可能因为国外的断供而活不下去。在近日举行的全国畜禽种业创新发展论坛上,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时建忠就专门提到,中国畜禽种业的安全是有保障的,即使出现断供等极端情况,中国畜禽种业也不会“一卡就死”。

  这种保障的底气正是来自于自身的实力,时建忠还详细介绍到,经过数十年的育种努力,我国绝大部分畜禽品种的种源,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其中进口种猪仅占需求总量3.8%;黄羽肉鸡已实现全部自主选育;牛羊等畜禽核心种群国内有保障;白羽肉鸡等个别种源进口占比相对较大,但国内也有替代品种。

  说法二:国产种猪濒临灭绝?

  灭绝这样的词同样也很容易触动大众的神经,诸如再也吃不到正宗的回锅肉的说法可能还会引来各位吃货的高度关注。但是这个说法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却有点哭笑不得了。首先媒体报道中提到的本土猪种占比小于2%等类似的数据,确实是正确的。但因此得出国产种猪灭绝,就属于一种表面化的理解了。

  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这个占比变化的过程。80年代以前,中国人养的都是纯正的本土猪种,正宗国货,但问题在于土猪的生长性能和瘦肉率始终太低,当年的中国人最大的梦想就是能顿顿吃上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大力引进瘦肉型猪,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洋猪”。瘦肉型猪出色的生产性能给中国养猪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吃肉再也不是梦想。瘦肉型猪在市场占比上也顺理成章的碾压了土猪。

  可是这些“洋猪”真的就不算国产吗?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农业大学吴珍芳教授就介绍,杜洛克、皮特兰、长白和大白这四个主要的瘦肉型猪原种来源于四个不同的国家,被世界各国养猪业普遍使用,并根据各国具体情况,选育出有所差异的不同品系。也不能因为最早的原种猪是从国外引进的,就认为我国市场上的种猪是依赖国外进口。“洋猪”早就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成为了中国特色的瘦肉型猪。当然土猪的保护也是值得重视的,尽管它们已不再具有占据市场主流的竞争力。但每个猪种都有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角度来看,地方猪种资源都应该得到保护。

  说法三:引种数量创新高?

  最近两年,关于国内猪企大手笔到国外引种的新闻确实层出不穷。最新的一条,就是福建银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温氏集团北票温氏育种有限公司、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委托中能新牧(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中下旬从丹麦供货商Danish Genetics旗下的Breeders of Denmark AS引进了3216头优质SPF种猪。创造了单批次引种数量最大的记录。而根据农财宝典新牧网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年的引种数量超过3万头,也是历年新高。

  这些数据当然也是准确的,但许多人因此得出结论,中国种猪业只能靠去外国买种猪,那显然就大错特错了。时建忠就透露了这方面的宏观数据,在非瘟爆发前的2017年,中国年出栏7亿头猪,能繁母猪4472万头,按年更新率40%,年需更新母猪1789万头,按每头扩繁母猪提供5头后备母猪计算,扩繁群母猪规模358万头,按扩繁群更新率40%计算,需要更新扩繁母猪143万头,按每头祖代提供5头计算,需要28.6万头祖代母猪。而17年进口种猪1.1万头,仅仅占总需求量的3.8%。可以说进口种猪仅仅是满足了中国种猪业需求的很小一部分。

  而这两年进口数量的剧增,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非瘟带来的影响。种猪的损失同样巨大,既然要大力复产,当然要穷尽各种可能的手段。短期内加大去国外引种的力度是一个很正常的做法。但即便引种数量翻了几倍,也改变不了中国种猪业主体还是靠自力更生的事实。

  我们也必须正视中国畜禽种业和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差距,但也没必要妄自菲薄,哪个地方只要没做到世界第一就非得深切反思,苦大仇深。找准方向,继续努力,才是中国种业正确的道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