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明与近代粤港澳大湾区报刊的域外游记创作

  • 来源:创作评谭
  • 关键字:海洋文明,创作,中国
  • 发布时间:2021-05-04 15:50

  海洋既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起源之地,也是人类文明的诞生地及不同文明相互影响的通道。西方向中国传播近代文明,以南中国海为中转站进而辐射至中国沿海及内地。在这个过程中,海洋文明也与中国近代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往学术界关于晚清时期域外游记的研究,多将其限定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认为是西学东渐的变局导致了晚清人的海外写作发生了近代转型。但是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在近代粤港澳大湾区的报刊中就出现了不少通过诗文、书信、人物特写等形式进行的海外报道。这些报刊史料将中国的近代海外游记的起源向前追溯到了19世纪30年代前期,对于重新认识中国近代文学中的海外书写及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演变有着重要意义。

  在1833年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上,刊载过一篇《兰墩十咏》,刊物特别介绍“诗是汉士住大英国京都兰墩所写”[1],兰墩即今天的伦敦。《兰墩十咏》按照中国传统五言律诗的格式写作,分为十首诗歌来描写英国首都伦敦的近代化城市景观与民众生活。除去第一首是对英国地理及英法之间恩怨的介绍外,其他九首则都是对于伦敦环境、民众生活、城市面貌、交通布局、楼房建筑、饮食习惯的介绍。这首诗歌中,第二、第三、第八首是对民众生活的描述,如对女性地位的描述:“山泽钟灵秀,层峦展画眉。贼人尊女贵,在地应坤滋。少女红花脸,佳人白玉肌。由来情爱重,夫妇乐相依。”也有对伦敦民众喜欢郊游生活的表现:“夏月村郊晚,行人不断游。草长资牧马,栏阔任栖平。拾麦歌宜唱,寻花兴未休。相呼早回首,烟雾恐迷留。”还有对于伦敦郊区乡村场景的表现:“九月兰墩里,人情乐远游。移家入村郭,探友落乡陬。车马声寥日,鱼虾价贱秋。楼房多寂寞,破坏及时修。”

  这《兰墩十咏》里,令汉人惊诧与钦慕的是伦敦的城市近代化水平与舒适的生活状态。在作者的笔下,伦敦成了交通便利、车马奔驰、建筑华美的理想城市,民众生活安逸,歌舞升平。在这篇报道中,伦敦的交通规划很有特点:“两岸分南北,三桥隔水通。舟船过胯下,人马步云中。石凳千层叠,河流九派溶。洛阳天下冠,形势略相同。”伦敦的城市经济发达,处处洋溢着富庶的气息:“富庶烟花地,人工斗物华。帝城双凤斗,云树万人家。公子驰车马,佳人曳縠纱。六街花柳地,何处种桑麻。”伦敦的城市建筑次第相连,雕梁画栋,精美非凡:“高阁层层上,豪华第宅隆。铁栏傍户密,河水绕墙通。粉壁涂文采,玻窗缀锦红。最宜街上望,楼宇书图中。”“大路多平坦,条条十字衢。两傍行士女,中道聘骈车。夜市人喧店,冬寒雪积涂。晚灯悬路际,火烛灿是如。”伦敦的民众在生活无忧之后,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放松与享受,城市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精彩:“戏楼开永昼,灯后彩屏开。生旦姿容美,衣装锦绣裁。曲歌琴笛和,跳舞鼓箫催。最是诙谐趣,人人笑脸回。”

  华人到海外游历时,不仅只留意于西方城市的华丽外表,而且也对西方的现代科技发明极有兴趣。在1838年,已经有华人的海外报道描述了英国船厂的近代化制造能力:“英人建火船只广大美丽,独立无二,所容载之货共计一万九千五百担。内开阔楼与客安居,如若在家堂,内排家伙器用、锦衿、绣褥、罗帐花枕一切齐备,四墙画影图形傲山川之灵,令人赏心爽目。又看各等舟只,自古以来所造之各样也。乘此船欲渡大西洋海,自英国之亚默利加比方也,望十四日内涉大海也。诸凡细观此船者,莫不称奇,企仰良深也。”[2]

  在《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收录了不少华人与中国亲人之间的通信,如《子外寄父》《侄外奉姑书》《儒外寄朋友书》《侄外奉叔书》等。这些书信以充满感情色彩与文学色彩的句子表达了海外游子心系故国、亲人的思念之情:“拜别慈颜,荏苒光阴,傲似九秋。山川修阻,云天向隔,海涯缥缈。翘首故国,眷恋之怀有若饥渴,肝肠欲碎。况游子不获时通音信,可谓不孝之罪愆渊深岳高,使不肖愧赧无地。惜哉,贪利之情令我奔走风尘。当此之时利路苦难,虽怀寤寐之感,归依双亲之膝下,却不知何日得见仪范而亲承大人之教矣。但可知家严慈颜迩来劫止荣膺多福,甚慰卑怀。”[3]饶有兴味的是,在一些涉及海外的报道中常会设置两位华人作为交谈对象,其中一位为海外归来者或思想开明者,另外一位则是思想较为保守者,刊物通过他们的问答来介绍海外近代文明的发展。1835年时,一篇报道设置了驾英船回国的李柱与国内朋友陈成之间的对话,通过李柱的回答来展现近代英国的科技发展程度:

  那大英国人进船,两边作机关,推两个铁轮,以蒸之力使之摇桨若楫一然,不依风,不随潮,自然迅移,大胜我船之速。连这也素常,况且驾火蒸车,一个时间走九十里路,如鸟之飞,不用马,不恃牛,任意飞跑。

  利圭普海口隔曼者士特邑一百三十里路,因两邑的交易甚多,其运货之事不止。所以商贾等作平路,钻山浚潴,建桥以推车之转,作两个铁辘,备其路平坦,无上无下,及车轮非碍。欲用马拖车,便也,其程甚慢。故用火蒸车,即蒸推其车之轮,将火蒸机缚车與,载几千担货,而那火蒸车自然拉之。二时之间,诸车走一百三十里路。虽作平坦路的,使用共银四千一百万元,却其益便胜经费每年银三十二万余元。况生意的事作迅速来迅去不息。倘造恁般陆路,自大英国至大清国两月之间可往来,运货经营,终不吃波浪之亏。欧罗巴人巧手十分精工。万望作通路,及合四海之兄弟矣。[4] 英国传教士报刊在向早期粤港澳大湾区民众展示欧美各国教育、民主制度优越性的同时,也不忘记对宿敌俄罗斯的监狱制度及其非人道环境给予揭露。在《侄答叔书》[5]中,报道以名为候活的专家到俄罗斯监狱的考察为线索,揭示了该国监狱的非人环境与囚犯们的艰难生存:“俄罗斯法律森严,除谋反重案拟议死罪外,其余各罪犯则用鞭打而已。此等刑法重于受死,故有犯人情愿贿赂行刑之人,求早速死,免受鞭挞之苦。”俄罗斯对于犯罪之人给予了严酷刑法,其中有专门对于打人的鞭子的描述:“打人之鞭,乃是一条木,长约一尺,其尾有数条绳,约二尺长,绳尾亦有一条大绳,长一尺五寸,似正指粗大。其行刑之人时常换之,因有时打犯,血湿则软,故换之也。”至于因犯们所生活的监牢,空气闭塞,人员拥挤,甚至还有男女数十人甚至孩童共囚一室的情况:“又到监牢之内探视囚犯。坐一间广监内,有三十五个重犯罪,人气甚热,并无气息相通之房。在他监内见有七十五个犯罪之奴仆,两脚皆用大木夹住在四间房内,比前之监更密。又见一间乃国家新建的大监,内有六十八个囚犯,其中二人为欠债的,又有二十七个游手散荡男女之人共住在一间小房中。城外另有一监牢内二十五人以铁箍缚脚,又有十二至十五岁小童,共有八十人在其内,其大半并非囚犯罪遭禁,乃因欠债而已。”囚犯们所处的牢房环境污秽,人员众多,衣衫褴褛,毫无尊严可言:“惟候活自处入新监内见六十九个犯轻罪之人,在欠债人的监内五间房共有百余个极苦楚之人,睡在楼板之上,皆赤身露体。又见六个犯人在一间,候活平生从未见过如此污秽的房。其外亦有一间弁兵的监,只有一房,长约二丈九尺,宽二丈六尺,高九尺,内有一百三十个犯人。”历史上,英国与俄罗斯之间曾经一度有过两国关系的蜜月期,但是从拿破仑时代一直到二战前,英俄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竞争,使得两国之间宿怨不断加深。在英国传教士创办的近代岭南报刊中,俄罗斯的形象仍然没有得到改善。

  早期的粤港澳大湾区报刊,留意到了清朝派出的游历者往往喜欢观察,写成文章,向华人介绍西方国家的情况,文学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报道者显然也注意到了英国派遣到中国与中国派遣到英国的人员之间的差别:“其至中国者,皆其国之贵秩显爵富商鸿儒也。而中国之往诣英国者,类皆舵工佣竖俗子攲流,绝少文墨之士,一往游历,探奇览胜,发诸篇章者。惟道光壬寅年间,有浙人吴澹人从美魏茶往居年余而返,作有《伦敦竹枝词》数十首,描摹风土人情颇佳。其后咸丰初年,有燕人应雨耕从今驻京副公使威公往国中,阅历殆遍,既归,著有《瀛海笔记》,纪载颇详。游英而有著述当以此二人为权舆。”报道较为细致地描述了华人游历伦敦时的观察内容,更希望借此机会向中国民众传播伦敦文化,建构近代英国形象,从而有助于中英之间的贸易与交往:“兹闻中国所命委员数人,在英京时日出眺览,搜罗奇异,扩开眼界,真有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者。如园囿之中,奇禽怪兽,不可名状;其水涌地中,有若喷珠溅雪;机坊中,飞梭运轴,不藉人工,皆借水火二力之妙。凡其制作,无不巧夺天工。至于山川风土,亦皆触景异观。登临采访之余,殊甚兴感,故各人于耳目所及寄诸吟咏,他日遄归,必通商传抄,一时为之纸贵矣。”对于长期生活在西方的华人,当地民众更喜欢华人能够学习基督教文化,建立文化认同:“现金山地方有花旗国一善士,欲兴建一院,需银一万八千圆。院内有礼拜堂宇、书籍馆塾及技艺、器物、机捩、房屋之属,一切咸备,以待中土子弟。愿入院习诵西土经书或学习各奇巧技艺者,不需其资费,悉听入院安居学习。闻刻下已捐备银万余矣。”[6]

  早期粤港澳大湾区报纸的海外报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既是传教士向中国读者传播西方文明的渠道,通过文学色彩强烈的叙事性报道勾勒西方社会的发展程度,展示西方文化仁爱、平等、民主的近代性想象;同时这些海外报道也是晚清时期中国知识分子了解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途径。他们通过这些真实或代拟的华人海外游历材料,得以触摸近代西方国家的科技创造、政治制度、教育方式以及文化观念,在文化对照中形成初步的国际视野、近代科学知识、地理背景、政治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粤港澳大湾区报刊的海外报道是晚清域外游记的先声,为后来的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注释: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癸巳年十二月(1833年12月)。

  [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乙未年六月(1835年6月)。

  [3]《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甲午年四月(1834年4月)。

  [4]《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乙未年六月(1835年6月)。

  [5]《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道光戊戌年七月(1838年7月)。

  [6]《中外新闻七日录》,《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同治五年七月廿八日(1866年7月28日)。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岭南文化视野下的近代粤港澳大湾区雏形—近代岭南中英文报刊中的粤港澳交流史料整理及研究”(编号:2020GZGJ197)阶段性成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