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8 年短短的半年时间里,18 岁的雷锋创作出了9 首长长短短的诗歌和小说,似乎只有文学作品才能表达这个参与到共和国建设高潮中的年轻人的满腔激情。当时的他驾驶着德特—54 型拖拉机在团山湖肥沃的土地上驰骋,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和同事们在纵横六七里的团山湖湿地,围垦出一个新的国营农场。
雷锋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我学会开拖拉机了》:“……今天,真有很大的收获,过得真有意义。下班以后,脑子里一个转又一个转地想着。吃饭的时候,还好像坐在拖拉机上似的,不停地摇晃着;拿起筷子,像握住拖拉机的操纵杆一样,随手拽动。两只脚像踏在‘刹车’和‘油门’上,自然地踏动着。我在想,今天这样幸福,不是党的培养,又是哪里来的呢?……”文中,雷锋用颇有文学色彩的笔调,生动地描述了自己学会开拖拉机后的兴奋心情。尽管文字略显稚嫩,但不能否认雷锋具备了文学创作的潜能。
雷锋这篇文章的写作和发表,得益于当年望城县治沩工程指挥部《治沩工地报》的编辑熊春祜。1958 年3 月10 日,熊春祜写了一篇文章记录雷锋学会开拖拉机的情景: “听说小雷今天试车,场里的工作人员都跑去看,连炊事员也去了……只见他把右脚往下一踩,拖拉机便突突响了,接着把踏离合器的左脚慢慢抬起,车轮向前滚动,五铧犁后面出现五道弯弯的泥浪。他像第一次驾驭脱缰的野马,心有点慌,机身忽左忽右,后面的泥浪歪歪曲曲,小雷额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他定了定神,很快地把住方向盘,拖拉机终于按照他的意图平稳地前进了。农场的同志都很高兴,场长李庆发叫伙房加了两个菜,祝贺小雷试车成功。小雷别提有多高兴了,吃饭时还在回味试车的事,同志们给他敬菜,他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连身子也没动一下。大伙见他那副专心致志的样子,差点笑出声来。”
雷锋读了这篇文章后,看到熊春祜把自己初次驾驶拖拉机描写得如此生动,非常喜欢。于是,他也想试着记录并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就向熊春祜虚心地请教如何来写这篇文章,并连夜赶写出来。在熊春祜的修改和帮助下,文章被送到县级的报纸《望城报》。 6 天后,也就是3 月16 日,《我学会开拖拉机了》在《望城报》上变成铅字发表出来。
《我学会开拖拉机了》一文的发表,似乎激发了雷锋的创作梦。在治沩工地期间,爱看英雄题材小说的雷锋在和望城县委组织部的彭正元(时为《治沩工地报》编辑)一起散步时,认真地谈起自己的“作家梦”,他希望自己也能把“改天换地”的现实生活,用文艺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
不久,雷锋又受到高玉宝写作《半夜鸡叫》的启发,也想写一部自己的家史。他甚至进行了初步构思,计划分10 章,约10 万字,并断断续续地写出了两章。熊春祜是少数看过这些初稿的人。
雷锋在团山湖期间还创作过一篇短篇小说《茵茵》,但和《一个孤儿》一样也没有最终完成。另外,还有一篇没有标题,没有结尾的小说,小说的开头很有韵味: “三月间,一个晴朗的日子,姑娘们你伴我、我叫她,成群结队地奔上山岗,到处寻找各种野菜,她们是多么快乐啊!……”雷锋不仅写小说,还写诗歌。他曾经写过新体抒情诗《南来的燕子啊》,诗中作者借用与一只燕子的虚拟交流,生动地再现了他为之奋斗的团山湖所发生的可喜变化。
1958 年5 月,在美国的煽动下,台海局势紧张起来,接下来几个月,两岸之间大事不断:炮击金门、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中国政府发布《告台湾同胞书》……所有的中国人都关注着台湾,雷锋也不例外。在团山湖农场,雷锋挥笔写了一首名为《台湾》的诗歌,虽然没有公开发表,但足以表达雷锋对祖国宝岛台湾回归的热切期盼:“我不是个音乐家,我不会歌唱,/ 我也不是个作家,我更不会朗诵,/ 可是我的心正在燃烧,正在激荡! / 它已长上了翅膀,到处地飞翔, / 越过那起伏的高山峻岭,/ 飞过那碧波万里的海洋,/ 飞向那遥远的地方—— 台湾,/ 自古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是我们最可爱的家乡……”
雷锋创作诗歌主要是在团山湖农场工作期间。其中,有描述团山湖收获季节的《南来的燕子啊》,有歌颂领袖、讲述家史和政治学习的《歌颂领袖毛泽东》《党救了我》《啄木鸟》《我的感想》《以革命的名义》,有赞美劳动场景的《人定胜天》《排渍忙》。这些诗从各个方面,折射出雷锋丰富的情感世界和过人的文学潜质。可以说当年雷锋是个怀揣着 “作家梦”的文艺青年。
1960 年,20 岁的雷锋写下《我决心应召》一文,不仅成就了雷锋参军报国的夙愿,而且被当时的《辽阳日报》采用。参军后,在给沈阳军区机关办的《前进报》写稿时,雷锋曾得过“红旗稿”奖励,并且被著名的《解放军报》聘为通讯员。
参军入伍以后的雷锋,给大家的印象可能更多地是钻研驾驶技术、研读《毛泽东选集》、宣讲苦难家史、雨夜中帮大嫂背孩子…… 然而,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都没有影响雷锋的创作热情,而且,他的作品随着其阅历的增加而更有厚度。
雷锋曾如此写下什么是美:“什么是时代的美?战士那褪了色的、补了补丁的黄军装是最美的,工人那一身油渍斑斑的蓝工装是最美的,农民那一双粗壮的、满是厚茧的手是最美的。劳动人民那被烈日晒得黝黑的脸是最美的,粗犷雄壮的劳动号子是最美的声音,为社会主义建设孜孜不倦地工作的人的灵魂是最美的。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美。如果谁认为这并不美,那他就不懂得我们的时代。”这就是雷锋笔下的美。
(责任编辑:亚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