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是谁的舞台?

  表面来看,一年一度的CES尽管保持着熙熙攘攘的热闹,以及高关注度,却也难免稀松平常。毕竟,自从2005年CES成了全球最大的年度消费电子行业盛典,迄今已经13年了。其间,CES展出过无数新产品,其中一些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也有一些不过是昙花一现。CES可能是这个行业沉浮的最佳记录者。

  但换一个角度想,每年1月,逾15万人,超过3000家企业,都会按时涌向拉斯维加斯,将这里变成人们对未来生活展开集体想象的梦幻之地。这对于强调规则、秩序和实际利益的商业世界来说,是一个多么迫切的实际需求。

  人们的热情并不是看到新鲜产品的一时冲动。每个行业都需要在既有的规范之外,开拓一个能伸展想象力的空间。

  CES受瞩目的程度,和消费电子行业在过去十年间的迅速发展是同步的。当信息技术借助创投的力量呈指数级发展时,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层出不穷。整体节奏加快,任何一家公司都很难了解尽可能多的行业现状,对手、合作伙伴都在做什么?哪里有竞争,哪里有机会?同时,在如此亮的聚光灯下,一家公司需要展示什么?这正是不少奔赴2018 年CES参展的公司的诉求。

  作为今年第一个入局CES的互联网巨头,Google在一周内几乎承包了拉斯维加斯市区最重要的广告位,“Hey Google”的标语布满街头,它甚至搭起两栋两层展示区,用于摆放上百款硬件设备。Google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亚马逊的Echo音箱用三年时间占据了美国语音助手市场超过70%的份额,对于这个物联网布局的重要入口,Goole已然落后了。它迫不及待要借用一个场合公开反击—大概没有比CES更好的舞台了。同时,大公司也在寻求可以投资或合作的小型项目。

  在感受到大公司强势的同时,你也会在CES上发现大公司的紧张与潜在的焦虑。

  相对来说,创业公司的心态更为从容。它们已不再把CES当作自己全球PR的秀场,而是更多去了解潜在的对手,去寻找更令人惊喜的合作伙伴,这其中也包括来自大公司的橄榄枝。如果说前几年,CES是可穿戴设备、车联网、智能电视等新技术趋势的最佳秀场,那么2018年,在人工智能这个不言自明的主题下,它变成了合纵连横的交易大厅。

  两年前,大公司的确在渡过低迷期之后成为CES上引人注目的庞然大物,引领未来的技术创新。人们也一度认为,人工智能所需的大数据及资金,唯有大公司方可支撑。况且,大公司也对垄断有着天生的欲望。但这一切并没有使大公司迅速在人工智能领域占领先机。

  一方面,人工智能涉及的技术领域广阔而复杂,很难像手机行业那样,迅速形成一家通吃的局面,另一方面,基础技术的发展降低了针对具体应用场景的创新门槛,这给了诸多小公司以机会,尤其是那些具备整合产业链资源能力的公司。本届CES上,每10家展商就有1家的名字里带着“shenzhen”—作为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的中心,深圳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CES喧闹的氛围同时掩盖了合纵连横的喜悦与较量的剧烈,在人工智能走进现实的路上,CES搭建起一个空前平等的舞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