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投资者的优势

  如果一个女孩因为长得不够好看而自认为会在很多竞争中失去优势该怎么办?如果在几十年前,这可能是非常令人绝望的,但现在这件事也许并不难解决。只要冒相当小的风险(据我认识的整过容的熟人说)就可以从美容医院的手术室获得一个不错结果。

  如果一个公司人并不具备理想投资者的素质—在别人恐惧时他贪婪,在别人贪婪时他恐惧—那么他能不能像女孩对待整容那样给情绪动点手术,让自己在投资的竞争中胜出呢?

  首先得说,如果这么想了,那么你真的很对路。有专业人士也是这么想的—大概属于海德博士那类人—并且已经开始试着在这个领域做点什 么。

  斯坦福大学的巴巴·雪夫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找到若干个正常人和脑眶额前脑皮层受损的人,并且给每个参加试验的人20美元。然后再给这些人每人一枚硬币。这些受试者要做的是,用机器抛这枚硬币20次,然后押注1美元。如果硬币掷得反面,则为受试者“盈利”,可以再获得1.25美元;如果掷得正面,则为“亏损”,受试者输掉押注的 1美元。受试者还有个权利,就是在抛硬币前选择弃权,如果弃权,受试者会得到可以用来押注的1 美 元。

  其实那枚硬币,是经过试验,抛掷得到正反面概率各为50%的硬币。但这一点雪夫和他的同事并没有告诉受试者。

  如果受试者知道硬币的概率分配,那么他们理性的做法应该是参加全部20次押注。这是因为每次参与的收益是1.25美元,大于不参与的收益1美元。但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正常人中只有57.6%的人选择了参加每次押注。而眶额前脑皮层受损的人参加全部押注的人是83.7%。这种巨大的差距让脑受损人士在这次测试中的投资成绩也大大超过了正常 人。

  产生这种差距真正的原因,并不是眶额脑皮层受损使人变得更聪明,而是他们对风险的感受更加木讷。关于这部分脑子受损为什么会让人的风险感知程度变弱是个复杂的问题,咱们在这儿只说结果。风险感知木讷在以前的人类发展过程中肯定是个糟糕透顶的事。你能想象,在猛兽追过来的时候,风险感知力弱的人类会怎么样吗?

  但现在有所不同了,生活中的很多风险已经被社会系统分散掉。那么问题来了,在不需要躲避野兽的情况下,风险感知力弱的人相对正常人具有投资优势吗?如果把雪夫教授的试验放到一个经济扩张阶段—二者真的挺像—那么风险感知弱的投资经理会胜出吗?如果这个假设成例,那么人们,特别是专业投资者是不是应该找到脑外科大夫,让他们在自己的眶额脑皮层轻轻来上一刀?

  当然不是!有大夫观察过风险感知受损的病人,他们虽然智力并未受到影响,而且可以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更贪婪,但日常生活的理财问题他们却应付不了。比如,电话推销的高收益金融产品,以及电视广告推销,通通能让他们动心并立刻下单。如果投资专业人士真的为了更好的业绩动这个手术,很可能还没等到战胜同行自己已经破产了。

  脑外科对人们风险感知水平的发现对普通投资者并非没价值。你应该从反面来想这个问题。对于那些在媒体上“谈笑风生”的风险投资家、基金经理或者创业者—公司人先暂缓相信、崇拜他们吧。这些专业人士要获得人们的信任最起码要经过经济的一个扩张阶段外加一个收缩阶段,要不然,你看到的也许不过是个风险感知迟钝的家伙,他的投资成绩好于市场表现只是因为其脑袋被门挤过,而使他的风险感知系统受损而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