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都有一条淮海路

  我在读这期封面报道的时候,经常走神。

  得承认,我对淮海路的确不怎么熟悉。最早听说淮海路,是在大学时期,我去上海旅行,问及哪里是最值得逛的商业街,南京路吗?绝对不是!一位上海籍同学斩钉截铁地说,当然是淮海路。

  那是百货业的黄金岁月,我站在华亭伊势丹、巴黎春天、太平洋百货、百盛、第一百货等一众店铺前,有点眼花缭乱。但近几年去上海出差,流连在环贸iapm和K11,却根本意识不到这是当年那条淮海路。很多时候,我更像是在不断努力地用散碎的记忆完成一幅拼图。

  关键是,拼凑的难度超出了预期。我们的记者独家获悉,上海市启动了新一轮三年规划,意欲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作为城市主流商圈,淮海路的升级再造及业态调整,已势在必行。事实上,淮海路的样貌不仅在过去20年,甚至百年以来,都是持续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未来也不会停止。

  不过,导致我走神的原因不止于此。看到文章里说到淮海路脱胎于开埠时期的“霞飞路”,当年云集于此的中外商户成了如今许多“老字号”的基础—我的思路完全从淮海路跳脱,任由北京大栅栏浮现脑海:同样是崛起于近代,从当年北京城的CBD,经时代变迁,一步步蜕变为“老字号”云集的老北京旅游样板街区。

  同样作为曾经的主流商圈,王府井大街的经历比大栅栏要顺利一些。北京市政府分别在1996年和2012年对这条商业街启动扩容改造。东方广场的建成、王府井百货的升级,以及聚集年轻人的apm购物中心的进驻,使这条北京唯一的步行商业街重现繁荣。

  每个城市都有一条淮海路:发轫于现代化早期,在某个时段成为这个城市繁荣与活力的代名词,后因世事变迁,踟蹰不前。多数时候,这些主流商业街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在被规划的图纸上,在毫不掩饰的商业野心之下,在城市居民的消费渴求中,淮海路们为时代更迭留下最鲜明的空间印记。

  声名远扬是必然的,但淮海路们的被动角色也似乎因此注定。

  北京的大栅栏前门商业区,曾差点成为传统文化街区改造样本。在保留老北京城市风貌,和引进ZARA、星巴克等国际主流消费品牌这两种反向行为之下,前门大街变得面目模糊,几乎被视为老城区改造的失败案例。前门大街仍希望引进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Page One以及无印良品酒店等合作方,使这个见证了百年风云的街区形成新的消费文化气息。但如此反复,改造过程几乎被无限延长,其间定位不清、风格杂糅的阶段恐难以避免。

  淮海路的改造刚刚开始,之前,K11以及环贸iapm代表的更为潮流和国际化的设计理念,已经给这个地方增色不少。但也有些别样的感受,一位上海人回忆起小时候霓虹闪烁的商业街,难忘拥挤而繁荣的体验,而如今的淮海路几乎被一个个封闭而整洁的商业综合体所占据,缺少了阳光、绿色,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有时候,乱糟糟的商圈氛围,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真正的活力。

  淮海路的未来充满未知,也令人期待。无论如何,它的经验与教训,将会影响到更多的城市。它的故事,值得我们记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