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山 水 画 自 六 朝 开 始, 迄 今 已 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历代山水画大家面对自然山川,根据不同的感受和认识,进行艺术创作,并不断进行变革。
“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 是学习山水画的三种状态。山水画发展到今天,古人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和创作经验供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不大需要像古人那样去发明去启蒙,我们可以站在古人的梯子上爬得更高。我们学习传统,但也不能守旧。“笔墨当随时代”,只有通过写生,才能获得更多的“笔墨情景” 和“自由的笔墨情怀”。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 理论的代表性言论。
“造化”,即大自然,“心源”,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从本质上讲,不是再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观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
文中所说的“造境”,意为造“心源”之境,是一种“境界”。“境界”是画家修养的表现,是“画境”的升华。
当我们面对自然景物时,不应如实照搬,客观景物应随着主观的情怀而变化。人由于感情和学养的不同,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表现也有差别,这一点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不同的景固然可以引起不同的画意,就是同一处景,也因各人的理解、认识不同形成不同的感觉,而这正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过程,以致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画以山川为景,山川也以画为境,或窥万法以写胸中之丘壑烟云,或参造化而悟古人之幽绝。
山水画写生“造境”,或借景或挪用,或 “卧游”,或直观或默记,或虚无或创作,诸多写生手法,是以“心中有景”、“笔墨修养” 为照,即 “境为心造”。情由境生,缘见心性。
董其昌云:“以蹊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不如画”。
五代荆浩十分注重生活,居于太行洪谷,和自然朝夕相处,写生松树数万本后,方知始真。他认为:“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这里的真并非物象的似,而是要表现内在的气质韵味。
“董氏尝泛舟于潇湘洞湖,于斜阳蓬底,见云影水光,湖天空洞,因叹元晖烟云幽微玄远,感怀云物何心,其吞吐变灭,皆因元晖品高闲静而得之矣”。
米家父子对江南烟云景色情有独钟,可谓长天云物,固心而造,意往而笔随之。“其朝朝暮暮之状,怪怪奇奇之态,荒没远近,迷离倘恍,有如隔帘看月,隔水看花”,此古人笔墨造境之妙也。
元四家黄公望若没有在江南的生活和体验,便没有其《富春山居图》这样的经典名作。云林那些“逸笔草草”的平远山水画,无不受太湖流域景色的影响。
《苦瓜和尚话语录·山川》 :“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
“搜尽奇峰”,指多从山水自然中收集素材;“打草稿”,指对绘画素材勤于选择、构思和加工,更好地把握画理。反映了石涛注重艺术与生活、自然的关系,注重感同身受和提炼构思相结合的美学思想。
近代山水画大家黄宾虹一生游览了无数的名山大川,学问既高,见识又广,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故画面浑厚华滋,独具风貌。李可染破除陈陈相固抄袭临摹的恶习,以惊人的毅力和胆色多次外出写生,积累了丰富的写生经验和大量的写生作品,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山水画,“为山河立传”,同时形成了自己雄浑博大的艺术风格。
傅抱石行程二万三千里于大江南北写生,并远赴西域采风。他重视“情景交融”和“笔意相发”,提出了写生中的“游、悟、记、写”,为后人留下了很多思考,也形成了独特的“傅氏山水”。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直面客体,通过主观的感受、理念、熔铸,把自然山川变为胸中丘壑,即达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境界,使作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盖昔贤法度,丹青所思者也;然则情景无穷,变态万端,能正固不能徒绳古人,才人当妙笔于造化,心与物成,物由心化,则大块之文章,无穷之烟境,即目即念,此生彼阴,藻思化成。”
历代经典画家于“造化”中求得各自的 “心源”,从而形成各具“心源”的“造境”,创作出各自独特审美情感的艺术佳作,为世人所仰。
所以,于写生乎,造“心源”之境,斯之谓驮!
广州宝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供稿
(编辑 / 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