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方华月逝无声导语

  • 来源:凤凰生活
  • 关键字:瑞士,艺术家,创作
  • 发布时间:2021-07-10 19:04

  导语

  瑞士高级制表品牌爱彼(Audemars Piguet)推出由香港多媒体艺术家许方华为第五届爱彼艺术创作委托计划(Audemars Piguet Art Commission)创作的艺术作品。展览此前在大馆–古迹及艺术馆复式展厅进行,并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同期闭幕。

  这一大型的场域特定艺术装置名为《月逝无声》(The Moon is Leaving Us),由许方华构思及创作,与客座策展人郭瑛协同合作,由爱彼当代艺术创作项目策展人Audrey Teichmann支持完成。艺术作品旨在探索关于月球的历史及当代观察,希望以此重新审视我们与月球的关系,并以当代艺术的形式阐述全新的科学观点。

  《月逝无声》展览图片,由爱彼当代艺术创作项目委托创作。照片由艺术家及爱彼提供。

  许方华在其工作室© 照片由艺术家和爱彼提供。

  与月球邂逅之后

  一直以来,许方华对月球这一主题、以及其错综复杂的多面性有着浓厚的兴趣。2019年,艺术家曾造访位于布拉苏丝的爱彼总部,在一次夜晚的散步中邂逅一轮满月。月色在白雪覆盖的山坡上历历分明,也在她的心中萦绕不去。回到香港后,她开始着手研究月球这一天体。随后发现的重要事实,成为许方华的创作基础:月球正以每年3.78厘米的速度缓慢远离地球,与我们的指甲生长速度相同。艺术家意识到,这一极慢的速度,在人们有限的生命中并不能通过简单观察得以感受,于是她开始着手探索月球可见及不可见的方方面面。

  机械呈现月球图像

  在大馆多个展厅中展出的这一大型艺术装置,主要由《Selenite》和《Selena》两件重要艺术作品组成。其中,“Selenite”的命名来源于著名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的科幻小说《登上月球的第一个人》(The First Men in the Moon);“Selena”则在希腊语中意为“月亮”。观者在进入复式展厅中庭时,可以欣赏到艺术作品《Selenite》。这部机械雕塑为展厅提供主要光源,并具有以抛物线形状排列的48个机械手臂。每个手臂上都固定有一面屏幕,将月球的破碎图像投影其上,其中包括月球的历史绘图、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月球影像、以及其他来自于网络的公开资料。屏幕通过覆盖在上方的偏光镜,只会显示出月球图像的部分视野。在许方华为《Selenite》进行机械编程的过程中,艺术家得到了由爱彼引荐的业内领先高精度触觉技术创新公司Force Dimension的科学家团队的专业知识分享与支持。这一大型雕塑向观众展示出鲜少完整呈现的月球影像,并引领观者思考一种事实——在现代技术工具的演绎转化中,人们只能以片面、杂乱的方式去了解自然。

  进一步认知月球

  观展旅程由展厅二楼呈现的艺术作品《Selena》得以延续:这一由许方华编程、手工制作的机器人,可以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月球可见与不可见的墨水画。《Selena》位于艺术家的研究室(Research Room)中,与制作这一艺术装置时所使用的其他物件共同呈现。在研究过程中,许方华逐渐深刻认识到,人类对月球的认知并不完整——因为这一天体的视觉,在通过工具转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主观性。与一位前宇航员的对话,更加深了艺术家的这一认知。随后,艺术家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月球在历史上如何被呈现的调查,包括网络记录资料、第一本记录有详细月球地图的书籍——由天文学家约翰·赫维留斯(Johannes Hevelius)所著、1647年出版的《月相绘画,或关于月球的描述》(Selenographia, sive Lunae descriptio)。这本书籍以及当代的月球观察,成为《Selena》这一绘画机器人的灵感。《Selena》的制造过程采用了再挪用的美术工具,以及画框和画架的部分组件。

  虽然《Selena》完成的复杂绘画均基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最新公开数据,但却感觉如同诞生于赫维留斯的笔下。

  《Selena》的电脑运行程序需要5至7天,分析每一幅美国航空航天局原始图像的1.38亿参数,再通过12至14小时才能完成一幅月球绘画。展厅内悬挂有艺术家通过《Selena》创作的4组月球绘画(各两张),包括一组地球与月球阴影的交叠,展示出两种相反视角。

  “我希望这件装置艺术作品能够使观者静思他们与月球的关系。我期望将大馆的空间转化为一座位于都市中的圣殿,观者可以在其中探索、反思、建立或重建与宇宙的联系。 ”

  ——许方华 当代艺术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