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布拉戈维申斯克

  • 来源:出国
  • 关键字:布拉戈维申斯克,俄罗斯,城市
  • 发布时间:2021-09-09 20:24

  布拉戈维申斯克是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位于我国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右岸两江汇合处,结雅——布列亚平原西南端,黑龙江省黑河市对岸。据介绍,布拉戈维申斯克在俄语里是“喜讯”的意思。 据悉,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不平等的条约签订后,俄罗斯帝国特意将原名海兰泡改为布拉戈维申斯克。最近,笔者采风的脚步又走进了这块原本属于我国的土地………

  走进美丽的“海兰泡”

  初到布拉维戈申斯克就被它浓郁的异国情调所倾倒。这也许是很多人来此的最初感受。但是翻看它的历史却发现。百年前的它,我们曾经的海兰泡,现在的布拉维戈申斯克却有着一段屈辱、血腥、毫无人道的历史。与黑龙江一江之隔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简称布市),原属于我国的一块美丽的地方,1858年《瑷珲条约》,的不平等条约被强行割让俄罗斯。当我来到布市发现,我国的黑河市离布市的最近的距离仅仅只有750米,但是置身布市其中的时候,周围的俄罗斯氛围,却让人感觉离家万里。布市的蓝绿色的俄罗斯风格建筑尤其好看。

  布市和俄国其他地区一样,这里的人们大多信仰东正教,2002年布市新建了一座东正教堂。教堂顶上有两个尖塔,装饰华丽繁复,白色墙壁、蓝色楼裙、绿色房檐,典型的拜占庭式教堂,看起来非常的美观精致,极富异国情调。教堂前面还有一座两人的铜雕像,看起来却很有历史感。

  在布市少不了的一站是列宁广场,这几乎是大多数俄罗斯城市的标配。虽然列宁的时代已经远去了,但列宁依然有人在怀念,我看到雕像下面的台阶上有几束鲜花很显眼,布拉戈维申斯克的人们在怀念他,俄罗斯的人们在怀念他。这座广场是1967年为庆祝苏维埃诞生51周年而建。广场上列宁的雕像很突出,伸出右手像是在给苏维埃革命队伍的打招呼,给人很伟大的印象。不管哪国的普通人民需求始终是简单的,谁能够带来天下太平,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人民肯定就会怀念谁。在列宁广场上竖着一块石头,俄罗斯人叫它“报喜石”,150年前瑷珲条约签订时沙俄远征军向沙皇报喜,并在这里立石纪念。据说布拉戈维申斯克的俄语意思就是“报喜城”,可对中国人来说,那是一块“耻辱石”。

  胜利广场其实相距列宁广场并不远,广场上有一座凯旋门,边上还有一座古老的哥特式建筑,西欧常见的哥特式的建筑在这座城市里并不多。在这座城市的老城区,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俄式风格的建筑,包括这座城市的东正教堂,东正教作为基督教的分支,已经逐渐演变成俄罗斯民族宗教。除了教堂的洋葱头顶全部用西伯利亚特产的紫金包裹,看起来让人印象深刻外,整个建筑乏善可陈。二战时苏联是抗击法西斯的大主力,布市的胜利广场就是为了纪念反法西斯胜利而建的。里面标志性建筑有有无名英雄纪念碑、凯旋门、集会地等。凯旋门据说是1891年为迎接尚未成为沙皇的尼古拉二世而建立的,圆拱大门上方还标有罗曼诺夫王朝的皇家徽记和1891的字样。这座凯旋门虽然没有巴黎的那道凯旋门出名,但是碧蓝天空下看起来,依旧显得十分的巍峨气派。胜利广场的核心部分是庄严肃穆的无名英雄纪念碑广场,这里有一组带有浮雕的文字墙,讲述了前苏联卫国战争的历史。据导游介绍,广场的纪念碑,碑高约有141.8米,还象征着1418天的卫国战争。

  很幸运的在布市第一次饱尝到了俄式大餐,俄式进餐和东北菜有的一拼,分量都很足。主要是披萨、肉食、还有色拉,看起来谈不上有太多的花样,不过吃完却很饱腹。整个布拉戈维申斯克不算很大,尽管是俄罗斯的一个省会城市,规模上大概和中国的二三线差不多,一天的时间足够全部游览一遍。这个曾经被称为“海兰泡”的城市,如今充满了俄罗斯风情,两国的人民互相友好来往也很频繁。一方面人们确实需要牢记历史,另一方面,也要珍惜和平。

  在布拉戈维申斯克感受俄罗斯风情

  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与黑河市隔江相望,隔着的正是黑龙江。黑龙江本是中国内河,现在却永远地成为了边境界河,滔滔江水,流淌的尽是中国人的忧伤。漫步在加里宁大街,我发现两边散布着很多木刻楞房子,很有风情,陪同我的当地朋友不断地向我介绍在俄罗斯的各种各样的规矩,诸如进教堂后不能戴帽子,不能大声说话,不能照相,手机必须要关机等等。

  据悉,在这个已经彻底俄罗斯化的城市中,生活着22万俄罗斯人,这个城市距离他们祖国的首都莫斯科有八千多公里之遥的距离,我总有一种错觉,似乎这是一个被抛弃和遗忘了的城市,事实上他们的祖辈多数正是那些当年曾被沙皇流放的犯人、劳力和远征军,或许还有那些十二月党人也未可知。其实拥有22万人口的布拉戈维申斯克是俄罗斯阿穆尔州的首府,大概相当于我们的省会,是俄罗斯远东的第三大城市。以俄罗斯的人口总量来说,这个城市已经不小了。它有老城区和新区之分,新区的建筑除了赫鲁晓夫时代建设的集体公寓楼(当地人称“赫鲁晓夫楼”)外,都是和中国差不多的新式小区建筑。这个城市有自己的大学,还有自己长达百年历史的博物馆。

  阿穆尔州博物馆是一幢L形的古老的欧式建筑。当我们走进去时,正好有一群当地的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也在参观博物馆,那些金发碧眼的小孩子很漂亮,而且很有礼貌。超乎我的想象,俄罗斯地处偏远的阿穆尔州博物馆建设得非常的好,一共有十六个展厅,从古至今,从森林矿产到动植物标本,从远古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文物,似乎你想要了解的阿穆尔州的一切都尽在其中。每一个展厅都有一位俄罗斯大妈在看守,腰如水桶,表情肃穆。更神奇的是,这里居然专门有一个中文讲解员,这是一个令我印象颇深的中年人,他的长相略似憨豆,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西服,有些皱皱巴巴,显得很腼腆和害羞,很显然,他对自己的中文并不自信,总是在讲解的间隙借咳嗽来缓解自己的紧张。不过这是个可爱的人,他总是力图把这个博物馆的一切都告诉我们。在近代史的展厅里,这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瑷珲条约等与中国有关的东西,我注意到他的措辞是,称清政府为满洲人,那些满洲人如何如何,而不是中国人,这个细节难道是照顾中国人的自尊?现在回想起来,在一个展厅里,他指着一个模样奇怪的庞大机器说,这是来自美国的伐木机。我一下想起了多年看过的一部俄罗斯电影,是米哈尔科夫导演的《西伯利亚理发师》,我挺喜欢这部电影,米哈尔科夫史诗般的华丽的展现了俄罗斯的最后的荣耀与骄傲。

  体验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农庄

  我们穿越车流熙攘的布市,向郊外驶去,沿途路过布市的新区,布市的穷人聚居区,驶过结雅河上工业文明风格的结雅河大桥,一直来到了郊外的乡村,停在了一户农庄的门口。“俄罗斯农庄”,这几个字组合起来好像很风情的样子,如果表达成“俄国农民家”,就觉得似乎差了很多意蕴,但其实两者表达的是一回事儿。

  推开木门,这是个不大的院子,院子里鲜花飘香扑鼻。房子在院子的一侧,其实很简陋,一个老旧的沙发,对面是一排书柜,角落里是一个小电视机,主人是个老人,个子很高,七十多岁的年纪,单身一人生活着,虽然很热情,但是总让我觉得有一种职业接客的样子,他熟练的和我们合影,请我们参观他的简陋的地窖,他还有一个车库,里面停着他的二手尼桑车。

  汽车在俄罗斯早已经普及到一人一辆了,富人有富人的车开,穷人有穷人的车开,二手日本车在俄罗斯非常便宜,以购买力来换算,我估计跟中国家庭的电瓶车应该相差无几。但俄罗斯人开车很文明,真的很文明,在布市城区,我从来没有听到一声喇叭,不论车和人,都很遵守交通秩序。

  告别老人,我们下一个参观的地方,居然是火车站,如果你头脑浮现的是中国城市那种巨大的吞吐人的怪物机器似的火车站的话,那么你就错了,欧洲火车站大都是那种老式的建筑,很小,很安静。这一点,俄罗斯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没有春运,所以他们的火车站每天都很和谐。

  布拉戈维申斯克老式的火车站前面,三三两两的鸽子在西斜的阳光中飞翔,一个男人在门外寂寞的抽烟,几个漂亮的女人安静的经过,巨大的彩色俄文广告招牌立在车站对面的风中。

  布拉戈维申斯克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也是一座出了名的旅游城啊!我们沿着黑龙江畔的列宁大街欣赏异国风光。隔江相望,大黑瞎子岛上的建筑清晰可见。一些俄罗斯人有的在江中游泳,有的在沙滩上晒日光浴。图为:俄罗斯美丽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容市貌以及人文风光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