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心:作为视觉样板的影像

  • 来源:中国摄影
  • 关键字:摄影,影像,视觉样板
  • 发布时间:2021-09-12 20:44

  1967 年5 月1 日至6 月17 日,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在北京集中汇演,并被确定为样板戏。在1960 年代末至1970 年代初,这八大样板戏被陆续拍成电影。从一开始,样板戏的拍摄就被决定在摄影棚里,一是为了保证电影画面的绝对“干净”,也同时保证在拍摄过程中不受干扰;二则是为了拍摄剧照。因为当时舞台演出时的剧照背景杂乱,最多只能用作新闻图片,在大量的印刷品中不能达到样板戏“高大全、红光亮”的要求。

  身为新华社摄影记者的张雅心,当年被委以重任:拍摄样板戏。这是一项政治意义远远超过摄影意义的任务。样板戏占据全民文艺生活达十年之久,张雅心拍摄的样板戏剧照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与各种书籍报刊广泛使用,也作为被无数次地复制成海报、年画、挂历、邮票、火花、装饰陶瓷,等等。样板戏也因这些图像的传播镌刻在了中国的历史上。对一种物象作出如此涵盖面广泛的多次复制本身必然隐含着大众文化的推广策略,只不过当时的推广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诉求革命理想主义的意识形态。

  样板戏电影的拍摄集中了中国当时最好的条件、最好的导演、最好的演员、最好的编曲、最好的舞美、最好的指挥,等等,谢晋、谢铁骊、翁偶虹、田汉、李承祥、汪曾祺、李少春、袁世海、李德伦……这些名字足以让今天的我们震撼。

  “三突出”原则是样板戏的核心理论,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为此张雅心总结了一套拍摄经验:“把相机放低一点,镜头仰些,使英雄形象显得高大;拍敌人时多用俯角,造成压抑、低矮的感觉”,他还琢磨出慢门曝光的办法,背景和前景一样漂亮,同时也解决了当时缺少高感光胶片的困难。在1973年的新华社《新闻业务》上,张雅心的一篇文章《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专门讲述了这一过程,包括“吃透精神、表现精华。用对比手法、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形象”等体会。随着这些样板戏照片被大量地印刷并广为流传,“高大全、红光亮”的模式得到迅速推广。受这些照片影响最深的是 “文革” 时期的美术创作。很多画家通过对样板戏的学习,逐步对 " 三突出" 原则有了理解,在画面中力求运用特写,突出英雄人物。在《美术资料》刊载《龙江颂》连环画创作组撰写的《学习“三突出”创作原则,不断提高创作质量》文章中说:“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是文艺创作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后来画家们通过“三突出”创作原则的学习,运用中国绘画技法,在反复加工成彩色画页的实践过程中,才逐步对这一无产阶级文艺创作原则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的体会是:“在画面中力求恰如其分地运用特写,突出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运用透视、色彩的变化,突出英雄人物。”

  在“三突出”基础上逐渐出现的“红光亮、高大全”模式,集中地表现了红色的主题。在风格方面,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遵循当时提倡的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提倡通俗易懂,在塑造了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视觉形象的同时,也创造了相应的视觉语言体系。而在“三突出”“高大全”“红光亮”之后,“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样式又迅速地向完全浪漫化和象征化的方向迈进,由此,完成了社会主义大众艺术的主体历程。而这一切,都缘起于图片传播的黄金时代里,摄影对电影时间的完美浓缩。

  本文整理自see+ 画廊展览“革命·浪漫·主义─张雅心样板戏经典剧照大型回顾展”策展前言及相关材料。图片由see+ 画廊提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