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实施信息化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分析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问题与策略
  • 发布时间:2021-09-25 20:25

  摘要:当下社会,计算机的普及与智能化教学的发展推动着课堂教学的变革,在教育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信息化课堂建设成为了目前课堂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小学从数学课堂在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推动下不断创新发展,以新的面貌展现在学生与教师的眼前,逐渐形成了基于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完整体系。在推动课堂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分析目前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引言: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信息化教学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通过自身对于科目的兴趣去学习,而信息化的授课在课堂中创造出了多元化的授课模式与知识展示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柱子探究,利用信息化的设备与教学模式提升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过于依赖多媒体授课

  部分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过于依赖多媒体进行课堂展示,将大多数知识点与教学思路以幻灯片或动画在课堂中展示,缺少对知识点的解释与分析,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很难掌握其中的技巧与思路。对多媒体的过于依赖反而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下降,对知识的上我不充分,在应用过程中出现较多错误。

  (二)信息化教学流程缺乏逻辑性

  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反复推敲授课流程,分析信息化的课堂展示是否符合逻辑,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建立的信息化授课模型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与掌握。不少教师只是将信息化授课与传统授课僵化结合在一起,缺少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降低了授课效率,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受到阻碍。

  (三)信息化教学未能实现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信息化教学应当以学生作为主体,通过信息化的授课模式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化课堂教学模式,使学习过程由被动转为主动;然而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虽然使用了信息化设备进行授课,但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授课,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能力不能够得到提升,信息化教学也未能发挥出最好的授课效果。

  二、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策略

  (一)加强信息化教学下师生互动

  课堂上的信息化设备只是辅助教学工具,教师应当明确课堂教学的主次关系,在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同时,要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互动中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程度,在互动中解答学生的疑惑。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活动,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内外学习资料与学生共同探讨。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以首先可以与学生在上课前讨论生活中所见到的小数问题,随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与故事,引入本节课的授课目标。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视频,介绍小数的重要性,例如,因为小数点错了一位,导致前苏联宇航员英勇牺牲的故事。在互动学习中,教师将小数与分数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加强信息化教学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加强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加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与讨论平台,教师在课前为每个小组准备手写板等工具,让学生能够在讨论中将自己的想法与思路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与讨论。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成员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划分,为每一个小组提供手写板,在将讲授完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提供若干组多边形图片,每两个小组共用一组图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利用切割法与补全法等数学方法对每组图片进行面积求算。合作结束后,所有小组利用手写板进行进行成果展示,两个共用同一组图片的小组进行比拼,看谁最后算的有准又快,方法最简单。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建设了数学课堂上的信息化教学。

  (三)加强信息化教学逻辑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加强课堂流程的逻辑性。尤其是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较强的课堂逻辑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反而如果整个课堂的逻辑性较差,学生在课堂上会对学过的知识存在较多的疑惑,积少成多最终影响到学生对于正堂课程的知识理解。尤其对于非图形化的抽象知识来说,更要加强整个课堂的逻辑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分数除法》一课中,由于分数除法较为首相因此教师首先要通过小例子来进行分数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一个正方形的图像按照斜切的方式分割成两个相同的梯形的形状,这个过程其实就相当于“除法”,最后将其中一个进行旋转,这个过程其实就相当于 “倒数”,最后将两个梯形再重新组合到一起重新形成正方形,这个过程就相当于“2*1/2”。通过这种逻辑性较强的例子来提升学生对于分数、乘法、除法、倒数的理解。

  总结: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信息化教学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多种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信息化授课方式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促进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天赋.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J]. 学周刊, 2020, No.438(18):84-85.

  [2]杨俊. 信息化背景下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J]. 视界观, 2019, 000(011):1-1.

  [3]焦海英. 信息化背景下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J]. 年轻人, 2019, No.017(17):119-11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