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行情上紧箍咒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年报,行情,紧箍咒
  • 发布时间:2011-02-14 10:15
  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证监会发布2010年37号公告对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编制、披露和审计工作做出具体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内控、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及内幕信息相关情况,充分披露暂停上市和退市风险;并针对创业板规定,应充分披露核心价值、风险、高管减持及超募资金使用情况。

  仅相隔8天,S*ST圣方(000620. S Z)忽然将年报披露时间由原计划的1月26日提前至1月8日,成为两市首个披露年报的公司;紧随其后,陕国投A (000563.SZ)也将年报披露日期由1月22日提前到了1月18日来赶上披露年报的头班车。

  近年来,“年报第一股”们都曾上演了无量上涨的开场。2008年“年报第一股”中兵光电(600435.SZ)在披露年报后的15个交易日涨幅超过90%;2009年首批年报披露的卧龙地产(600173. S Z )在披露年报前后4个交易日涨幅达30%。似乎无论是谁,只要当上了第一,上涨就表示毫无压力。炒年报行情成了每年必将上演的戏码。

  多位市场研究者表示,证监会公告的发布,目的为了在新一轮年报行情到来时,使投资者得到更加准确与全面的信息。而其中专门针对创业板出台的规定,更深一层次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全面规范,从而避免估值已经过高的创业板公司成为年报行情的爆炒对象。

  警惕年报地雷

  “超募不会用”、“高管减持潮”……针对最具争议性话题的创业板,此次证监会颁布的公告中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对高管的减持情况与资金募集使用等要做详细的披露。

  而之前有关部门对创业板直接退市的制度的讨论以及“新三板”或于“两会”期间正式推出消息的打击,加之近期高估值中小盘股下跌和低估值大盘股相对走强等因素,使得投资者在年报行情对创业板公司的选择上态度审慎。

  “当前创业板公司仍然存在估值偏高,公司质量也存在鱼目混珠的情况。证监会发布的公告主要是针对当前创业板公司目前存在的超募现象严重、股票上市后,高管辞职为了套现等问题,加强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对公司实际运营情况的判断。”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策略部经理冯志远告诉《英才》记者。

  从创业板公司披露的2010年中报业绩来看,呈现明显的业绩分化态势。79%的创业板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另21%的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但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超过30%的公司不足两成。

  自去年以来,关于创业板直接退市制度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2010年9月,深交所把最新修改的创业板退市办法草案上报证监会,证监会已成立专门小组研究退市制度。

  从此次证监会公告的规定来看,让上市公司更为全面准确的披露年报降低风险是其主要目的,尤其对创业板,抑制对超募资金的无序投资,自查公司的自身风险,对高管减持提出及时披露的要求进行严格规范,如果未来一旦有直接退市的企业,对投资者与公司都将是不小损失。由于创业板的公司大都刚募资完毕,现有的资金还会支撑其未来的业绩,因此今年不会出现创业板退市的公司。

  “公告实施的本身不会影响创业板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股价,但如果强化信息披露后,不同的信息披露会影响投资者的公司基本面的判断。”冯志远认为,这将会影响创业板公司的股价重估。

  年报怎么看

  有数据显示,目前764家上市公司的预告业绩中,业绩预喜的有613家,占总和的80.24%。除了年报预增外,市场最为关注的是“高分红”、“高转送”公司。但如何挤掉年报概念的“水分”,来挑选真金白银成了真正考验投资者眼光的难题。

  究竟年报应该怎么看?

  “投资者阅读年报应确认自己是否已经了解这家公司所处领域的商业逻辑;然后看资产负债表,知道这家公司是用怎样的资产结构来进行着经营活动的;其次是会计政策的阅读,在会计政策上的一些差异,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在确定自己已经知道了这家公司的资产结构及会计政策的情况下,可以去阅读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从这一步可以确定大多数财务指标;最后阅读董事会报告,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存在问题。”冯志远表示。

  财务数据固然是投资者在挑选公司所参考的一个方面,但这却不能区分一些上市公司靠投资收益、政府补助、非流动资产处置等方式来扮靓业绩的情况与一些由于处理不良资产,今年业绩并不理想,但前景看好的公司。

  “因为经过去年一年的整体震荡市,大家预期一些比较好的个股现在都已经炒的很高,透支了以后的业绩,所以要提防有很多主力借机出货的行为。”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罗晓明说。

  由于去年市场出现了整体分化的行情,一部分企业提前消化了负面的预期,一部分企业消化了未来的利好,因此,在看个股年报的同时,还要参考个股的估值,也许有的公司在年报上体现出上涨一倍或几倍的业绩,但是其估值已经上升到百倍,甚至还有高配送与过去股价几倍的涨幅,罗晓明认为类似这样的公司投资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布局年报行情

  回顾2010年股市,沪综指跌幅为14.31%;深成指全年下跌9.06%,而中小板指数上涨21%,创业板指数6月1日正式发布,截至年底7个月累计涨幅13.77%。结构分化成为去年股市的主要特点。

  由于货币政策转为稳健与国家产业机构调整,在过去一年,银行、地产等传统行业在缺乏政策与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这些大蓝筹在市场上乏人问津。而受惠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新兴产业政策导向,反而一些市盈率超过百倍的中小盘股成为了“香饽饽”。

  近期,随着中小盘股题材的全面回落,与银行、地产、钢铁的走强,市场这种风格是否会在年报亮相的同时完成切换?

  “由于去年中小盘股被炒的太高,一些公司高达几百倍的市盈率,其估值已经消化了它的高增长。反而是今年开年一些传统产业个股的表现来看,在去年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板块开始回升。这些个股大部分估值只有十倍左右,有的市净率像钢铁行业普遍在1倍左右,银行股的市净率甚至比H股还要低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产业个股在今年开始出现机会。”罗晓明认为,目前市场已经释放风格转换的型号,一些低市盈率、低估值、产业调整比较久的公司开始迎来机会。

  从历年的经验来看,年报必然对公司的股价产生影响,布局业绩高成长、高含权的优质公司是投资者关注年报行情的主要目的。

  “投资者应该第一时间关注年报的预增公告,同时积极在高每股收益、高资本公积、高未分配利润的公司中寻找符合新兴战略产业投资方向的成长性股票进行布局。”冯志远表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