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精彩纷呈的2021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与青岛国际软件融合创新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圆满结束。本届展会采用创新办展办会模式,电博会与软博会首次融合举办,通过“软硬结合”的全产业链展示方式,打造“智能硬件+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的C2M产业生态闭环。既有利于拉动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又有利于聚合行业优势资源,构建电子和软件信息产业健康发展平台,促进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
据了解,青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经集聚了超过130 家集成电路产业企业,1800多家涉软企业和4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基础服务全面起势。
打造标杆,大规模定制化实践
海尔青岛工厂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模式,搭建从用户下单、智能生产到用户体验迭代的大规模定制平台和远程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互联工厂智慧服务云平台,不仅实现了高精度下的高效率,还实现了“零库存”,达成了投入产出的平衡。这一模式得益于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深度赋能,实现了生产车间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
在本次2021中国(青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高峰论坛的主题演讲中,海尔集团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录城表示,“这个平台有两大差异化,首先是进行了生产方式颠覆,把大规模制造变为大规模定制,这个是解决企业发展的潜力问题。二是商业模式颠覆,在这里它不是一个单云,而是一个多云,生态各方在这个平台上创造价值、分享价值。”
“海尔全球有120多家工厂可以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我们自身的工厂大规模探索之后会进行软件化进而对外复制,在不断实现自身转型的同时也给其他企业赋能,帮助他们迭代和升级。”陈录城补充道。
同时,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就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中的软件创新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他指出真正建立应用和软件场景之间真实的使用关系,对当下的中国制造业至关重要。整个经济社会朝着数字经济发展,对软件的需求将越来越多,我们正在处于这样的变革中。坐拥当今世界最多的场景、最广阔的市场,中国的工业软件腾飞需要积累,对于高端应用市场的探索和实践显得尤为突出。
德国菲尼克斯集团高级顾问、原副总裁兼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杜品圣博士也在随后的智能制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分享自动化和智能制造之间的关系时说,“在刚刚开始工业4.0的时候,要解决的问题叫个性化生产。什么叫个性化生产?就是按需生产。个性化生产不是工业品,而是工艺品。所以个性化生产后来又改成了大规模定制模型,这是海尔提出来的一个标准。”
初创涌现,智能制造新势力争锋
促进智能制造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新一批创新企业的解决方案也在此次论坛中不断涌现,继往开来,正是未来中国智造的无限可能。
比如突破当下工业机器人瓶颈,实现应对多种复杂场景的自动化,拥有组装装配、复杂曲面的打磨抛光等技能的 Flexiv非夕科技新一代柔性自适应机器人是其中之一。该机器人的机械臂能够像人类一样以手眼配合的方式去完成复杂的动作,并且通过AI技术在任务的过程优化相应的动作或任务策略,让企业能够轻松把机械臂之前的工作任务移植到相似场景的新生产线上,大大减少设置时间。此深度融合了高精度力控、机器视觉和AI的一站式自适应机器人解决方案颇具看点。
除此之外,“德国神笔马良”TracePen系统也为“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制造提出了新思路,通过示教方案(示教笔),让整个系统不用耗费大量时间写代码,企业可以根据现场的需求去使用不同品牌的机器人,帮助企业快速部署,节省培训和调试时间,未来普通工人也可以轻松胜任机器人编程,这种全新的机器人编成系统在中国的落地也同样值得期待。
结语
青岛港、青岛啤酒、青岛海尔……高端制造的“青岛方案”身影已不算鲜见。在中国的制造业由“中国制造”转向 “中国智造”征途中,本次展会和论坛为青岛“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添加了高分量的砝码。期待青岛能够持续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经济发展生态,引领智能制造发展新未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