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的“病”出在哪儿?
- 来源:销售与市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消费,市场,资本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2-03 10:34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新消费从众星拱月般的神坛跌落,成为众矢之的。明明前一秒还是投资圈争相抢夺的香饽饽,后一秒就好像成了人人避而远之的毒药。
但火与不火都只是现象而已,而现象从来都不重要:一个事物不会因为火了,就从没有价值而变得有价值;也不会因为不火了,就因此失去了价值。真正重要的是,要明白现象背后的本质。
然而不管在新消费还是资本的宠儿之前,还是迅速降温的现在,绝大多数人只是在一片喧嚣中狂欢,根本就没有看懂过消费。
市场处在一个迷之状态:一群不懂消费的分析师,点评着一群不懂消费的投资人投出来的,由一群不懂消费的创业者做的创业公司。
而更让人震惊的是,消费明明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行业,在上百年的商业历史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有着无数伟大的公司作为范本,然而一众新消费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却还是展现出了巨大的无知与傲慢。
即使在分析为何降温的最近,依然鲜有人能真正地把一众新消费的问题是什么说明白。其实这跟流量红利消失无关,也不是什么从流量广告到线下广告,更不是什么应该重点从公域转做私域,甚至也不是什么回归用心做产品和供应链。
我试图通过这篇文章,带大家理解,新消费为何走到今天?新消费的“病”出在哪儿,为什么我说99% 的新消费企业从出生那一刻就错了?
新消费的浪潮大概率从出现的那一刻就错了
新消费的浪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可能很难有一个精确的时间节点。但很多人大概率会认可的是,2019 年8 月雕爷的《真别怀疑了, “新消费”滔天巨浪来啦!》这篇文章,里面那句经典的“每个消费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几乎在后来新消费摇旗呐喊过程中,被反复提起。
文章提出的“新媒体( 抖音、快手、小红书)+ 新渠道( 社交/ 直播电商)+ 新产品( 极致性价比)= 新品牌”的公式,也成了后续新消费企业们奉为圭臬的万能法则。
但其实在雕爷那篇吹响号角的文章发出来两天之后,《时尚芭莎》新媒体前总经理于戈就在其个人公众号发了一篇“泼冷水”的文章《互联网老炮懂什么新消费?先把品牌和厂牌分清再说吧》。这篇文章阅读量虽然也达到了10 万+,但显然它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于戈文章的内容稍显情怀化。抨击的着力点更多在于,按照雕爷的公式,也许会有一些能够做大的品牌,但能够做大的品牌和伟大的品牌之间仍然有着巨大的鸿沟,大概就像瑞幸离伟大还差着一千个星巴克。
不过,于戈还是过于乐观了一点。没想到新消费的企业们不仅没来得及伟大,就连离成功做大都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实际上,先不论品牌伟大与否,重要的是,试图依赖于上面那一套公式,注定是不会做出任何成功的消费品企业的。因为这一套看似无比正确的公式,存在着根本性的商业缺陷——违背了商业的本质,也忽略了消费的核心。
而市面上这些新消费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就轻易Buy in(买入)了这一切:小红书感性种草,知乎理性背书,快手、抖音直播带货,天猫承接流量。嗅到了财富味道的人们纷纷下场,照葫芦画瓢炮制了一大票所谓的“新消费”公司。2020 年开始,超过300 家新消费企业获得融资,平均每天都有一家。
需要明白的是,无论是新媒体、新渠道,还是供应链优势带来的产品极致性价比能力,都不是决定消费企业成功与否的根本性因素。消费行业存在的巨大机会,也绝不取决于这些因素。
因为新媒体也好,新渠道也好,新供应链优势带来的产品极致性价比也好,对世界上任何一个优秀的消费企业而言,应该都只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产品销售的载体,满足用户需求的载体而已。
会做媒体投放,会做渠道销售,会做产品生产,都只是一个优秀消费企业最基础的基本功。如果有人认为,一个企业只要把以上这些基本功做好,抓住这些红利,就等于企业可以成功,甚至打败巨头,那等于在说只要是宝洁、可口可乐、联合利华、欧莱雅做任何产品都可以成功,但这显然无比荒谬。
因为现实告诉我们,这些全世界最会做营销、渠道、产品的优秀公司,用着那些它们曾经成功做出最知名的品牌近乎相同的方法论,在过去的上百年中,做出过太多失败的产品了。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曾说过一段话,我认为非常有价值,在这里也特别应景,他是这么说的:“人们经常问我,未来10 年什么会被改变。从来没有人问我,未来10 年,什么不会变。”
在这里我引用这段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探寻那些不变量的重要程度要远远大于盯着那些变量。如果一个消费品企业觉得,信息渠道从电视广告到视频网站再到社交媒体短视频,销售渠道从大型超市到便利店、综合电商再到垂直电商、社交电商、直播电商,能够动摇它的根基,那它一定不是合格的消费品企业。
换言之,新媒体、新渠道之类的红利,之所以被称之为红利,就意味着它从第一天就是对全行业全品类无差别存在的。所以如果任何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对外部红利的利用,那注定不会是长期成功的企业。
一个真正优秀的消费品企业,核心竞争力一定来自于内在
全球市场上无数消费品领域的商业案例,几乎没有一个是靠着红利成功的: 500 亿+ 美元市值的Lululemon 在耐克、阿迪达斯等巨头下成长,靠的不是什么红利; 150 亿+ 美元市值的Olaplex 在宝洁、欧莱雅、汉高等巨头下成长,靠的不是什么红利; 2020 年销售额超过30 亿美元的White Claw 抢下百威、保乐力加等巨头的市场,靠的更不是什么红利;
即使看中国市场,1992 年成立的蓝月亮,2008 年做洗衣液,是在宝洁、联合利华在国内最鼎盛的时期,从其手中抢下市场的;2012 年成立的江小白,从市场格局极度稳定的白酒市场杀出来,甚至都没有靠早期的淘宝红利,是在线下厮杀;2006 年的周黑鸭、良品铺子等,传统渠道都是其从0 ~ 1、1 ~ 100 成功的基本盘。
而利用了上一波红利的淘品牌们在今天成长为成功品牌的寥寥无几。有人解释说,这次不一样,我们的供应链更好了,我们有什么什么了。但世界上从未有一家消费品企业成功的核心在于供应链更好,供应链仅仅是成功的保障,而不是成功的驱动力。
之前看到某个当红的新消费品牌创始人被采访时说:“所有消费品的诞生都伴随着渠道红利,当年宝洁的崛起就是沾了沃尔玛在美国崛起的红利。” 但我想说,作为全球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的代表,宝洁的成功绝不是因为沃尔玛的崛起。
举几个最简单的数字:
1980 年,宝洁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110 亿美元,这个时候沃尔玛的零售额才刚刚跨过10 亿美元。
1993 年,宝洁的销售额超过300 亿美元,国际业务占比超过50%,正式超过美国本土,成为全美最大的跨国企业之一。而1994 年,沃尔玛才刚成立国际事业部,到1996 年才刚刚进入中国市场。
2004 年,宝洁514 亿美元的销售额中只有8%来自沃尔玛。而这还是在双方达成供应链协同战略管理模式的第17 年之后。
对商业常识的误读,对商业本质缺乏最基本的尊重;试图靠“抓红利”的投机思维起家,对消费品的本质理解浅薄,99% 的新消费企业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错了。
不要把眼界放在什么5 ~ 10 年的“巨变”,而应把眼界放到数百年的商业中去思考。马云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回过头去看,过去几乎99.99% 对于未来的预测都是错的。”天天想着抓“巨变”,死得很快;反而关注那些不变量的,更容易驾驭变化。
不过我仍然认为消费行业具有巨大的机会,因此可能只有那句“每个消费品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这句结论我认同,但绝不是因为上述任何一种理由。
那我看好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第一,过去20 年,驱动中国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核心就是巨大的人口红利,所以Google、 Facebook、Amazon 都是全球化的公司,但BAT 基本上都是吃尽国内14 亿人口的红利而发展成庞然大物。然而面对同样14 亿消费能力持续提升的消费者,我们的消费行业却几乎乏善可陈,优秀的消费品牌屈指可数。
第二,整个消费行业的逻辑在全球层面都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导致一个最重要的结果就是:超级大品牌出现的可能性变得极低,而因此使得小品牌成长为大品牌的机会提高了很多。
这才是为什么我认为消费行业存在巨大结构性机会的根本原因。
那如何抓住消费行业的机会,消费企业成功的关键又是什么?我下期再讲,敬请期待。(本文来自人本商业评论,ID :human-centeredfi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