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270 多年前,清乾隆皇帝南巡路过一处京畿重地时,曾御笔一挥写下如此诗句。乾隆笔下的“天下第一州”,便是河北涿州。
涿州地处河北省中部,位于京、津、保三角区中心地带,被称“京畿南大门”。涿州东临固安,西接涞水,南到高碑店,北通北京,距天安门仅有62 公里。
作为河北省一座具有丰富人文历史资源的古城,涿州可以说是燕赵大地上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座久经沧桑、历经风雨的千年古县,有不少历史文化遗存熠熠生辉。
涿州三塔
涿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是位于涿州市区西北隅的涿州双塔。此二塔南北对峙,南塔称 “智度寺塔”,北塔称“云居寺塔”,双塔因寺得名。但两座寺院不知毁于何时,各仅存佛塔一座,合称“涿州双塔”。
双塔均为八角形砖仿木构楼阁式舍利塔,彼此相距300 米。南塔五级,通高44 米,始建于辽太平十一年(1031 年)。北塔六级,通高56 米,始建于辽大安八年(1092)。双塔时代特征明显,颇具辽代建筑风格,在河北大地的辽塔中算得上出彩之作。
涿州双塔是中国现存辽塔中保存较少的楼阁式砖塔,完全模仿木构楼阁,做工精细,内部结构为套筒式,塔内各层均设八角形回廊。2001 年6 月25 日,涿州双塔作为辽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据史料记载,双塔在辽、金、明、清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民国十六年晋奉大战时,南塔遭炮击造成东侧墙体部分残缺。1976 年唐山大地震时,塔顶坍塌,塔体开裂,又经多年雨水冲刷破损加剧;北塔也因年久失修损毁严重。
2001 年至2010 年,由国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涿州市政府共同出资,对智度寺塔、云居寺塔进行修复。
除了双塔,另有一座八角密檐式实心砖塔,巍然矗立于京港澳高速的东侧,它就是永安寺佛塔。其实说它巍然矗立,有点不切实际,因为不走近其所在的刁窝乡塔照村,根本看不到这座塔。此塔残高只有18.82 米,分为基座、塔身及七层密檐三部分。
在塔身的假窗上,额嵌石刻梵文“佛”字。按现存状况判断,原塔应为七层。从建造用料和艺术风格方面来看,应属辽代建筑,为佛教舍利塔。
永安寺佛塔距今已近千年的历史,它是时代建筑特色的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辽代密檐式佛塔的代表作之一。
如今,永安寺塔已成国保单位,文物部门出资修缮,且圈地保护,由专人管理,不再对公众开放。
三国遗迹
涿州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广为流传。
三义宫景区坐落于涿州市松林店镇楼桑庙村,是历史上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故地。景区占地面积60 余亩,建筑面积1 万余平方米,为三进院落式景区。
三义宫,原为“三义庙”,又称“汉昭烈帝庙”,是为纪念三国时期刘备三兄弟在此结义而建。始建于隋代,唐、辽、元、明、清等时期均有修葺,距今已有1400 多年的历史。明正德三年(1508 年)武宗皇帝朱厚照亲赐玺书“敕建三义宫”。整座庙宇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宫内古柏众多,高大俊秀。
如今,三义宫内大部分建筑已被拆毁,仅存山门及明正德碑各一座。至1996 年,三义宫按原有样式恢复重建,由外向内依次为山门、马神殿、关羽殿、张飞殿、正殿、退宫殿、武侯殿等,诸殿宇内又重塑造像。
三义宫内尚存的珍贵文物,如明代《风雨竹碑》刻石、《紫阳先生题昭烈庙》诗碑刻石、元好问《访楼桑》诗碑刻石等,皆已由涿州文物部门收藏,与原址多地分居。
涿州张飞庙所在地,据说正是张飞的故里,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便是结义于此。这里的张桓侯庙,在荒芜多年后于1991 年重新复建。50 多亩的庙宇,依次排开山门、马殿、正殿、享堂和墓冢等建筑。回廊抱厦的正殿大门悬一块乾隆帝题的“万古流芳”匾额。廊柱上一副楹联据说也是乾隆御笔:“雄赳赳吓碎老曹肝胆 眼睁睁看定汉室江山”。
相传,当年镇守阆中、急于复东吴之仇的张飞为部将范疆、张达刺杀。奔逃东吴的范、张半路听东吴主意有变,便将所携张飞头颅抛入长江。后被捞起葬于云阳对岸的凤凰山,并修了最早的张飞庙。自此,便有了张飞“身葬阆中,头葬云阳”的传闻。
桓侯庙之南,有一处“桃园三结义故里”,郁葱葱一片桃园。桃园里有一口“张飞古井”和饮马槽,旁立汉昭烈帝结盟故里、张桓侯古井碑刻。
水润涿州的见证
自北京南下,走107 国道入涿。在邂逅了下胡良村之后,于路西的胡良河上,便会看到一座古朴至极的石桥,这便是国保单位胡良桥了。胡良桥与拒马河上的永济桥,同是明万历年建造,亦为古代京畿交通重要桥梁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涿州八景” 所称“胡良晓月”即此。
胡良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下建有5 个泄洪洞,中洞最大,其余洞由中间向两侧递小。桥南原有碑亭一座,亭内古碑上的铭文,乃明代万历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亲撰。
据史料记载,胡良桥建成于明万历二年( 公元 1574 年),为单路五孔石拱桥。桥全长69 米,桥面宽9.14 米,由分水到桥面高4.43 米。桥两侧有望柱( 高1.4 米)、栏板( 高0.81 米)、地袱,望柱头雕成方形卷叶,栏板、望柱各33 块均为素面无饰。
金门闸位于涿州市东北部义和庄乡北蔡村北3.5 公里永定河右岸。该闸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 年)。此后,自乾隆朝开始,终至宣统元年,这里“必数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每一大役兴,费必以巨万计”。
而且,金门闸的修筑,乃是皇帝亲自关注之事,怎样修,修到什么程度,清代帝王都要掌控。于是,一部永定河治理史,便成为了清廷中枢治国理政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门闸,则成为了其最后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