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索

  • 来源:系统医学
  • 关键字:教学,思维导图,应用途径
  • 发布时间:2022-01-11 14:14

  摘要: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需要通过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超声诊断便是其中应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种诊断方法,能够通 过超声探头发射超声波对患者进行检查,并获取相应的超声声像图,医师便可以通过声像图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想要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的 整体能力,必须要从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加以优化改进,选用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思维导图便是当前在教育领域中深入应用的一种新型教学 方法,将其纳入至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相信也能够“大放异彩”,促使学生们提高自身的超声诊断学专业素质水平。对此在本文中便分析了思维导 图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领域中超声诊断学囊括了病理学、外科学、解剖学等多种相 关内容,具有知识点复杂、覆盖面广的特点,学习和教学难度均非常 高。现如今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 自身的教学能力,而且也要通过思维导图方法的应用来提升学生们的 学习能力。思维导图最初于十九世纪后半叶被提出,有着图文并重的 技巧,能够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准关键点,并可以利用人的左右 脑机能,使得学习者能够通过思维导图中心点的关键词从逻辑上去梳 理知识,从相关研究结果中可见,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不仅可以提 升对陌生知识的掌握能力,更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 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超声诊断中便需要这类能力的支撑。

  1 思维导图具有高效性、科学性

  来自于英国的托尼巴赞是思维导图的发明者,其本身便是一名非 常有名的学者,在语言学、神经生理学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在其对 思维导图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 学习质量,不再如传统学习方法一般需要去“死记硬背”[1]。思维导图 看似简单,由中间的关键词、连接词和一些连线组成,学习者在学习 过程中通过自行去制作所学知识的思维导图,可以让其在学习的过程 中便加强记忆,并且在后续的思维导图观看中便能够通过各种关键 词、连接词回忆起更多的相关知识。前文中提到超声诊断学中的知识 点具有复杂性,想要提高自身超声诊断能力,学生就必须要能够熟练 掌握相关的知识点,那么在该过程中加强对思维导图的应用便能够让 学生们将非常复杂的知识点进行简单化、透明化的学习,并依靠自身 的理解制作思维导图,如此一来更能够让学生们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去 获取知识,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2 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超声诊断学的知识极为复杂,随着当前超声技术的发展,需要超 声诊断医师学习的知识也在持续更新,这无疑给超声诊断学教师的教 学和学生们的学习提出了难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详细了解学生 们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前期的备课工作,而且在该过程 中,教师也可加强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来帮助提升教学质量,如可以在 教案中制作思维导图,通过各连接线连接处关键知识点外的分支知 识,使得教学工作可能够从“复杂化”向“简单化”转变。同时,教师在 制作思维导图时,自身也能够加深对其中逻辑关系的理解深度,并且 可以在思维导图制作完毕后再次去梳理知识,确保查无遗漏。此外, 当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从教学角度考 虑问题,也要能够适当的换位思考,而在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也是 教师对所学知识再次温习的过程,而且可以从学生们的角度去思考一 些难点、重点,便于教师去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能够上好一堂课。

  3 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前文中提到,超声诊断学中涵盖了非常复杂化、系统化的知识,学生想要从一个初学者成长为合格的超声诊断学医师,不仅要有持之 以恒的耐心,更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牢固掌握超声诊断学的基础知 识。目前,影像学领域发展迅速,超声诊断学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快速 的更新迭代过程,同时在临床上许多比较新型的超声诊断仪器正在逐 步被应用[2]。教师、学生均要定期去观看超声影像学相关的新型文献 资料,使自身能够获取超声诊断学领域的最新内容。超声诊断学专业 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们应用各种技巧去学习,思维导图作为当下一种 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够适用于其中,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们可 以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的基本情况从脑海中去回想思维导图,找准疾病 的超声诊断重点,从而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总的来看,学生们通过 加强对思维导图方法的应用,可以将完成知识点从“树干”到“树枝”、 “树叶”这一完整体系的构建,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将一些抽象 画的知识具体化。另外,思维导图学习方法的应用本身便能够提高学 习能力,随着当前超声诊断学的继续发展,其相关的新兴知识会越来 越多,在掌握思维导图学习法后学生们对此类新兴知识的学习也能够 事半功倍。

  4 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除以上几方面优势外,也能够帮助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 力。外科学、解剖学等基础知识是学习超声诊断学的重要基础,学生 们在熟练记忆后要能够真正应用于实践中去,这时就要有良好的思维 发散能力,例如在对一名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诊断时,要能够 快速在脑海中回忆有关的内容,并形成一套非常完善的思维体系。而 且在对患者实施临床诊断前,也可以将患者的主诉、病史等基本资料 进行综合分析,将其在脑海中形成一张思维导图,如此一来,便可以 更为有效地帮助开展超声临床诊断。

  5 结束语

  思维导图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们的 思维能力、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加强对思维导图 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对此 应当提高对思维导图的重视度,继续加强应用。

  参考文献:

  [1]成涓,任建丽.思维导图在超声影像学网络远程教学中的应用探 索[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14):2483-2485.

  [2]付帅,陈文,崔立刚,王淑敏,邢亮,江凌.以临床症状为主题 的思维导图在急诊超声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1, 41(02):304-307.

  作者简介:蒋丹清(1994 年01 月),女,汉,助教,籍贯:江西 省上饶市,研究生学历,内科学,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应用 进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