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金融版图”强势升级
- 来源:商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青岛,金融,指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1-14 15:34
截至2021年11月末,青岛本外币 存款余额22281亿元,同比增长9.33%。 本外币贷款余额23964亿元,同比增长 14.19%,存贷比高达107.6%,排名全 省第一位。山东港信期货、联储证券、 新沃基金、恒丰理财四家法人机构落 地,填补多项业态空白,青岛成为全国 为数不多拥有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城 市……在跨年之际,本刊盘点了2021年 青岛金融业的“高光时刻”,梳理总结 了青岛金融发展的关键节点。
重点指标创出新高
据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最 新统计数据显示,青岛市贷款保持快速 增长,2021年前11个月增量超2020年 全年。11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 额23964亿元,同比增长14.19%;比年 初增加2900亿元,同比多增123亿元, 比2020年全年多增45亿元。2021年11 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281 亿元,同比增长9.33%,比年初增加 1773亿元,同比少增72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到20 2 1 年1 1月 末,青岛存贷比高达107.6%,排名全省 第一位,分别高于全省、全国22和24个 百分点。
在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管理基 金数量以及管理基金规模这三大衡量城 市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关键指标方面,青岛也交出了靓丽答卷。来自中国证券 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1年11月末,青岛市在中基协登记私 募基金管理人439家,居全国(包括全 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 单列市)第10位,增长21.27%,增速 居全国第2位。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 管理人管理基金为1643只,居全国第9 位,增长85.23%,增速居全国第2位。 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 1605.57亿元,居全国第15位,较2020 年末增加566.27亿元、提升6个位次, 增长54.49%,增速居全国第5位。青岛 的三大指标持续飘红,显现出青岛的发 展活力和示范带动效应。
金融机构量质齐升
2021年6月,恒丰理财子公司获批 筹建,至此青岛集中了三家银行理财子 公司——光大理财、青银理财、恒丰理 财,也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三家理财子 公司的城市。此外,山东港信期货开业 运营,法人期货公司实现零的突破,联储证券、新沃基金总部迁入青岛市,广 发银行、亚太财险、交银人寿相继落 户,青岛聚齐七大类金融牌照,金融机 构总数达到284家,金融组织体系实现 量质齐升。
2021年,青岛金融业态得到了丰 富,原有金融机构也纷纷增资。陆家嘴信托、意才基金销售、中路财险三家法 人机构累计增资15.6亿元,发展实力进 一步增强。
银行系理财公司的先后落户,金融 机构持续发力,地方法人机构的做大做 强,不仅体现了青岛金融业生态的进一 步优化,更体现了青岛聚集优质金融资 源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持续增强。
重点项目实现落地
在重点项目方面,青岛不断加快 探索金融创新,发挥积极的创新引领作 用。光大理财子公司成为全国首批养老 理财试点机构,青岛也成为全国首批试 点城市。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全省首 单碳中和债券、首单飞机和船舶融资租 赁业务,全市首笔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 试点业务成功落地,数字人民币试点正 式上线场景达35万余个。
总募集规模百亿元的国新中银股权 投资基金、青岛航空产业融合基金和山东 陆海联动投资基金等一批优质基金项目落 户,三家基金机构获得QDLP对外投资试 点资格。QDLP试点资格的获批,标志着 青岛金融业开放水平特别是创投风投国际 化水平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于青岛财富 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跨境财富 管理资产配置、上合示范区和自贸区青岛 片区等重点功能区项目落地和国际化发展 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回望2021年,青岛金融行业蓬勃发 展,在支持实体经济,助推城市发展等 方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力量”。 展望2022年,青岛将聚集更多优质金融 资源,不断发挥金融支撑保障作用,持 续彰显金融发展活力,全面优化金融创 新环境。青岛金融,未来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