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消费者最重要的生活休闲方式选项,新茶饮品牌在其门店空间不断铺开的过程中,与这些城市发生了充分的信息交换,也成为城市消费力成长与消费场景迭代升级的一个典型切面。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联合喜茶发布了《茶与城:喜茶·城市消费报告》,以喜茶在19座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门店和相关消费数据为基础,尝试描绘中国城市中新兴消费业态的发展趋势,以及不同城市之间消费性格的差异。
一个背景是,茶饮门店已经构成了城市新消费的重要业态。统计19座城市重点商圈里的非餐厅餐饮业态门店可以看到:除了上海和重庆,所有城市重点商圈的茶饮门店占比均在40%以上,明显高于咖啡店—茶饮门店在头部城市新消费场景与潮流碰撞的重点商圈已经找到了明确的存在感。
在众多茶饮品牌中,喜茶无疑更具标志性意义。
若将一座城市里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喜茶门店数设定为“喜茶指数”,则它也能参与衡量一座城市的消费活力—喜茶指数越高,城市里能够支撑这类新消费业态的客群也更为活跃。对比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城市商业魅力指数,喜茶指数与各城市综合的商业魅力表现基本呈正相关。
对于城市来说,重要的商圈往往是人流与消费集中的高地,考察这些城市消费核心节点的业态及门店布局,对了解城市消费的特点和趋势变化有着重要意义。而对于品牌来说,与门店数量拥有同等价值的是门店的点位分布:它体现出一个品牌对城市商业热点的判断与同步。
喜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城市新商业体的“标配”。以上海为例,绝大部分2021年有新商业项目开业的热门新商圈均已有喜茶门店。在武汉、西安、重庆等喜茶进驻相对较晚的新一线城市,喜茶新店与城市新商业空间扩张高度同步。
而在进驻较早、门店较多的城市,喜茶正将新店拓展到传统商业更新项目、社区商业、办公空间、公共服务空间等更加多元的空间。过去一年,上海有28.57%的喜茶新店分布在传统商业更新项目,14.29%拓展至社区商业体;杭州20%的喜茶新店开在了写字楼、园区等办公空间。与此同时,喜茶还开进了多座城市的机场航站楼,为更多旅途中的人们提供一杯灵感。
年城市商业综合体的业态变化催生了诸多城市消费新图景。频繁出现在这些场景中的除了喜茶,还有它的“好朋友”们。
比如和喜茶高频同步出现的超级猩猩、泡泡玛特、西西弗书店,还有近年快速扩张的新能源汽车体验店。截至2 0 21年11月,19座城市中超过一半的泡泡玛特门店开在了喜茶周边。同时,你可以在近40%的喜茶门店周边找到一家或多家新能源汽车体验店。
这些品牌和业态深受城市年轻消费者青睐,这些喜茶的“共生业态”与喜茶共同构成了覆盖休闲餐饮、运动、娱乐、文化和出行等核心消费领域的新消费生态圈。
以喜茶门店周边200米范围为观察单位,我们将喜茶和至少一种共生业态同步出现的单元定义为一个城市“新消费生态圈”。按照业态丰富程度可将新消费生态圈划分为1至4级:1级指除喜茶以外仅出现一类共生业态;4级则集齐喜茶和全部四类共生业态。
从新消费生态圈总数与类别来看,上海、深圳和北京不仅在生态圈总量上与其他城市拉开差距,且拥有的3级、4级两类高质量生态圈也显著多于其他城市,新消费生态发展优势明显。此外,在19座城市中,4级新消费生态圈仅有5个,分别分布在上海、深圳、北京和成都。
根据产品偏好、品茶多样性、养生态度、分享意愿、到店偏好和品茶时间集中度等维度的数据,《茶与城:喜茶·城市消费报告》还设定了9个消费者行为指标,对19座城市做了聚类分析,得出6种城市类型,描绘出一杯喜茶所折射出的城市消费性格。
你能从喜茶门店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那些城市里看到结果:只需要几年的时间,一座城市的消费观念、消费模式以及消费的空间载体都会发生新的变化。这是茶与城的互动,也是茶与人的互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