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中国式创新

  近两年来,全球经济持续遭受疫情所带来的强烈冲击,各国也不约而同地选择将“创新”作为促进经济复苏和推进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世界创新格局,尤其是在科技领域,正呈现从单极化走向多极化的趋势。

  回顾自改革开放起至今,中国展现了一个后发国家通过技术追赶,实现收入跃升的成功案例。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将于2025年前后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与此同时,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所依赖的要素红利(即资本与劳动力)正不断减弱,政府已经意识到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需求,并提出了明确的创新国家建设愿景。

  在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阮芳看来,生态视角是帮助理解中国创新体系过去40年发展历程的重要切入点。

  创新并非线性模型,而是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等参与者大量互动作用的结果,创新主体间是否有紧密联系,能否形成高效动态反馈,成为真正决定创新质量的关键所在。

  在 BCG 近期推出的《解码中国创新》报告一文中,最值得读者关注的三个关键词是什么?

  从中国创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去看,第一个关键词,是“创新生态”。在早期,中国的创新体系仅聚焦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与配套机制设计,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中国融入国际市场,企业等创新主体逐步进入创新体系,而中国政府也逐渐从主导向使能角色转换,不断授权给以企业为代表的创新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创新方向。

  第二,是“弯道超车”。中国创新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就,展现了后发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的重要特点是沿着创新链条逆向上行,即:从工艺创新(引进设备生产产品)到开发新产品(找到技术秘密),继而从应用技术研究到基础研究。中国呈现出工业化与数字化并行发展的特点,意味着中国创新的破坏成本较低,有机会在数字化进程中采用“蛙跳模式”,赶超发达国家。

  第三,是“前沿创新”。未来拥有更多前沿创新和核心科技的国家和企业,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整体来看,中国创新正在从“引进跟随”向“自主创新”转型。近年来,中国愈发意识到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的重要性,在未来会进一步加大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

  当下,世界创新格局和体系正发生着怎样微妙的变化?

  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研发投入进入到一个加速阶段,远比在90年代之前的总和要多。2000年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占比迅速上升,发达国家投入比例在下降。我们认为,中国将在全球创新格局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从另一角度分析,未来创新的门槛将会越来越高。在技术突破层面,未来前沿技术的商业化与产业化将是最大的价值创造源泉;而应用转化层面上,专业化程度高、产业链复杂的垂直领域创新则需要更多耐心和策略;最后,商业模式层面,未来具备规模化输出创新能力的组织和能够高效激发、整合创新资源的生态将获得优势。

  中国式创新中有哪些发展趋势和特点值得探讨?

  有以下三个趋势值得重视:

  首先,就是“普惠”。中国内部不同区域间的发展不均匀、不平衡的现象较为明显,在欠发达地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在医疗、健康、养老、消费升级、公共服务、教育等行业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其次,是“自主”。新冠疫情常态化与逆全球化趋势,促使中国提高产业链环节本土化布局比例,以避免在关键技术上被“卡脖子”。

  再次,则是“前沿”。“追赶者”身份不足以驱动长期增长,中国需加强高精尖技术创新水平,寻找新科技革命突破口,创造长期价值,做大增长蛋糕。

  怎样的创新规划能够帮助企业解除“卡脖子”的技术之困?

  若能认真研究与创新相关的几大成功要素,将会对企业进行创新规划起到重要借鉴意义。 特别是,借力外部资源以提高创新效率,企业应积极融入外部创新生态,引入外部创新能力为己所用 ;同时, 企业应跳出“追赶者”思维,另辟蹊径,捕捉市场痛点与创新方案的结合点,获得快速发展。

  若想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占有更多的先发优势,则对我国创新系统的进化方式提出了哪些更高要求?

  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但是数字经济的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未来要想进一步在数字经济领域有大的发展,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研发强度,尤其是在前沿领域的研发。政府可以通过不断授权放权创新主体,给予创新主体更多的激励。资本市场也在逐渐完善当中,通过科创板等方式,用资本为尖端创新提供资源支持。

  其次,中国数字经济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待提高。未来或许需要国家层面去和国际市场进行对接,找到兼顾国内数据安全和国际通用规则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例如,未来和欧洲,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国家,日韩等达成一些双边的弹性的协议,促进数据的跨境流动,减少企业国际化道路上的障碍。 再次,数字经济制度架构还有待完善。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利用,适应中外企业对于创新市场环境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兼顾规范与发展的前提下,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的反垄断监管,并逐步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让自下而上创新成为主要的创新发展源动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