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共建 幸福共享

  从东晋建城至今,温州鹿城已经有将近1800年的建城史,因相传筑城时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名鹿城。其辖区内的江心屿,是“中国四大名屿”之一,被誉为“中国诗之岛、东方佛之屿、世界古航标”。

  早在南宋时期,鹿城就有“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的美誉,这座“东瓯名镇”是永嘉学派发源地,也是如今温州市行政中心所在地和以鞋革产业而闻名的“中国鞋都”。

  中共温州市鹿城区委书记白洪楞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幸福’是对一座城市最高的褒奖,也是鹿城长期以来的价值追求。这几年,我们全面建设‘温州大都市核心区、民营经济示范区、改革开放标杆区、整体智治样板区、生态宜居幸福区’,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样板,在推动共同富裕中促进共同幸福,唱响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中国幸福就业强区’和全国‘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三重奏,铺开了一张全域共建、全民共享的幸福画卷。”

  高质发展,造福民生

  《瞭望东方周刊》:鹿城有“中国鞋都”之称,作为温州中心城区,这里也是改革开放后较早发展起民营经济的地区。如今,鹿城如何续写辉煌?

  白洪楞: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拓宽“幸福之路”。我们认为,发展是创造幸福的最大逻辑,只有不断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才能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造福民生。

  这几年,我们以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和城市经济,加快打造温州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基地的战略枢纽,推动中国鞋都向“世界鞋都”转型跨越,五年来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1个、“500强”项目13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经济综合实力上升至“中国县域百强榜”第13位,幸福发展的底盘更稳、底气更足。

  《瞭望东方周刊》:鹿城是温州“老三区”,轮廓东西狭长,曾有很多工业区、城中村和老旧市场,发展空间局促,针对这一问题,鹿城是怎么解决的?

  白洪楞:城市有品质、幸福才能有质感。这几年,我们全域拆整建美,集全区之力“大拆大整”,拆除旧村30个、旧房671万平方米,主城区告别了城中村历史。全域开展“精建精美”,分批分类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温州时尚外滩”“魅力斗城”“夜画塘河”“活力绿轴”成为温州最具辨识度的地标区块。

  此外,鹿城始终把生态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面销号劣V类水体,空气优良率从88.1%提升至99.1%,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成为鹿城的“幸福不动产”。

  筑巢引凤,共享成果

  《瞭望东方周刊》:人才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在温州,鹿城是人才大区,鹿城是如何让人才感受幸福、安心立业的?

  白洪楞:我们尊重礼遇人才,幸福城市不仅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更要孕育人才、成就人才。这几年,我们动态升级“人才新政30条”,全链条抓好人才引进“一件事”、就业服务“一揽子”、创业激励“一条龙”,突出解决好住房、子女就学等关键小事,人才净流入率稳居全市第一。

  我们系统构建创新主体“成长通道”和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建成世界青年科学家学术交流中心、瓯越院士之家,落地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让每一位创业创新者都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瞭望东方周刊》:你眼中的幸福城市是怎样的?鹿城市民的幸福感来自哪里?

  白洪楞:幸福城市应是一座有归属感的城市,拥有稳定的就业环境,广阔的创业平台,优质的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舒适的人居条件,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感受美好,在奋斗中创造价值。

  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是衡量幸福的根本标准,只有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好口碑,留下经得起历史沉淀的好评价。

  这几年,我们积极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向家门口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薄弱环节和重点群体倾斜,基本建成了15分钟文化圈和医疗圈、10分钟健身圈和养老圈。特别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抓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中小学、幼儿园32所,新增学位1.8万个,进一步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

  智治平安,善行天下

  《瞭望东方周刊》:平安是最基本的幸福。鹿城是如何构建社会治理体系,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获得安全感的?

  白洪楞:这几年,我们充分调动线上线下的资源、方方面面的力量,深化党建统领下的整体智治,打造了“平安乐巡”“智慧应急一张图”“智融瞭望”等一批智慧治理品牌,谋划了“共享社、幸福里”等基层治理平台,刑事治安警情创10年来新低,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体系。

  特别是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全面防控、精密智控、网格管控”一体推进,鹿城接连打赢一系列防控硬仗,坚决捍卫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瞭望东方周刊》:永嘉学派有着“义利并举”的理念,如今鹿城是如何继承这一文化基因的?

  白洪楞:鹿城人不仅商行天下、更善行天下,涌现出了“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孙兰香等一批慈善名人,特别是几十年如一日冬施热粥、夏送伏茶的“红日亭”,被中央文明办誉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

  现在的鹿城,每3个常住人口中就有1名注册志愿者,每500米就有1个免费伏茶供应点,“大爱城市,诚信社会,道德高地”的城市品格凝聚起人心、引领着风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