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底的业绩会上,碧桂园总裁莫斌表示,2021年下半年市场整体转冷,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行,给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下行周期,碧桂园总体保持了平稳走势。
年报显示,2021年碧桂园的权益合同销售金额5580亿元,总营收为5230.6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净利、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分别为927.8亿元、409.8亿元、269.3亿元。同时,债务规模和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截至2021年底,手握现金约1813亿元。
作为房企龙头,碧桂园的市场判断、投资策略、融资安排,备受关注。“市场在逐渐恢复。”莫斌表示,2022年行业在政策、融资、信贷端等将得到边际改善。
融资环境改善
行业调控的大环境下,去杠杆、降负债、质量发展成为房企穿越行业周期的关键词。碧桂园在行业不断追求规模效应之时,提早转向质量经营,聚焦于管理精度、财务管控,有效抵抗了风险。
莫斌提到,市场上行期和平稳期,公司以销售额、现金流的回款作为考核目标;进入市场下行期,则以可动用资金作为考核目标,以此牵引各个区域和项目都在一个安全边际下操作。
“碧桂园目前的状态,是开源节流、保现金流、保‘三道红线’,做正确的和确定性的事情。”莫斌直言,正确的事是做有现金流的利润,确定性的事是控支出、调结构、保资产。
过去一年,按揭贷款收紧使房企回款率受到影响,不少房企回款率跌至80%以下,碧桂园仍保持较高的销售回款率,保障了现金流安全。
2021年,其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5022亿元,权益回款率连续6年达到90%或以上。2022年前两个月,碧桂园共实现权益销售回款金额约656.8亿元,权益回款率超95%。
同时,碧桂园的债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至2021年底,集团总有息负债余额为3179.2亿元,短期债务为795亿元,现金短债比为2.3倍,短债压力不大。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下降至74%,净负债率降至45.4%,加权平均借贷成本较上年底下降36个基点至5.2%。
从“三道红线”的要求看,碧桂园仍处于黄档。莫斌表示,碧桂园有信心在2023年中期前转至绿档。
基于碧桂园道稳健财务表现以及良好的偿债能力,穆迪、惠誉维持“投资级”评级,标普维持公司“BB+”评级,展望“正面”。
在行业整体流动性困难的背景下,碧桂园频获市场认可。2021年,碧桂园共发行了12笔直接融资,境外优先票据、境内公司债、中期票据等工具均有触及。其中去年12月以来,碧桂园在境内外发行10亿元的公司债,15亿元ABS及39亿港元的可转债。另外,今年3月,碧桂园在银行间交易商协会首度获批50亿元中票额度。
莫斌透露,截至2022年3月底,公司已无境内到期债券,仅在9月及11月有两笔可回售公司债共计40亿元。境外方面,7月有一笔7亿美元优先票据。“公司已提前做好还款计划安排,并根据市场情况考虑再融资等安排,进一步调整负债结构”。
金融机构也给予支持。2022年3月,碧桂园陆续与招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签订了150亿元及4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
加大收并购
过去,碧桂园被视为深耕三四线城市的代表,其销售规模的持续增长,得益于新型城镇化的红利。
以2021年为例,碧桂园来自三四线城市的销售额占比为68%,其中在苏州、东莞、惠州、佛山、郑州、西安6个城市的权益销售额超过百亿,在韶关、云浮、阳江等13个城市的市占率超过20%。
身处行业深度调整期,碧桂园在集中供地、收并购、多元化拿地中均有斩获。
2021年内,碧桂园共获取了333个项目,共计土地权益地价1416.2亿元。其中按权益金额算,新获取土地中有85%位于五大都市圈。同时,一二线城市比例为34%,三四线城市占比约66%。
针对拿地策略,碧桂园常务副总裁程光煜强调,碧桂园一直均衡布局,不限定一二线或是三四五线城市,根据市场导向走。
“碧桂园一直追求的是好的年化回报,一二线和三四线能够各取所长。”程光煜表示,一二线城市的毛利水平、货值周转相对高,三四线城市的经营效率更高,开盘时间总体更短,货地比更高,年化回报较高。
2022年,碧桂园会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重点布局经济和人口比较强的城市,以及供求关系良好的封闭市场,适度提高市场能级。
在获取途径上,碧桂园预计未来收并购项目的占比会增多。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波动,再加上行业分化,我们看到市场上收并购的机会在增多。”程光煜表示,碧桂园计划加大这方面的部署。
从去第四季度到现在,碧桂园与合作方就80多个项目进行了沟通,已完成其中35个项目的收并购,还有约30个项目基本谈妥。此外,还在接洽银行和AMC公司手中好的收并购标的。
截至2021年底,碧桂园拥有位于中国内地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48万亿元,另有潜在权益可售资源约3400亿元,合计约1.8万亿元。预计可维持公司未来3年左右的销售需求。
在2022年,碧桂园计划投放不低于6500亿元货值。程光煜表示,希望用“精准供货”来提高货量的利用效率,使去化率进一步提升到70%左右。
莫斌认为,2022年全国商品房整体销售规模会有所降低,市场会呈现前低后高,逐渐企稳的过程。
他对行业始终保持信心,“长远来看,国家在新型城镇化、新发展模式和满足新市民购房需求等方面,出台了不少配套政策,地产行业仍然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