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在大地上的记忆

  时间静默了,硝烟沉寂了,盔甲锈蚀了。一切的记忆,苦涩的,悲壮的,都尘封于大地。

  这片土地诞生过梦想与荣光,也埋葬过青春与少年。鸦啼月,泪满襟,辕门霜角响,燕脂凝夜紫。战争的记忆是痛的,无数少年“身死为国殇”。“旌旗蔽日兮敌若云”“首身离兮心不惩”……纵使无法在史册留名,也不会被后人传颂,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他们仍愿挺身而出。操吴戈,披犀甲,挟秦弓,击鸣鼓,挟剑惊风,横槊凌云,这就是少年英雄的形象。山何巍巍?天何苍苍?那些悲壮的记忆,那些年轻的楚国士兵,被屈原写成一曲《国殇》,随风雨埋藏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幅饱蘸热血绘就的瑰丽斑斓、雄浑壮丽的画卷,楚国兴亡如此,抗日战争亦如此。亲历远征军“野人山”战役的穆旦,在《森林之魅———祭胡康河谷上的白骨》中写道:“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年轻的士兵,为了国土的完整,宁愿把生命留在他乡。当鲜花再次盛开、树木再现葱绿的时候,又有谁还能记起他们年轻的面孔?月轮空,风力紧,雪掩寒山,霜重鼓寒。过往云烟尽逝,山河血泪尘封,换得如今春色流光,蔓草斜曛,江花妍妍,潭水悠悠。

  然而,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甘于被遗忘、不畏被尘封,正是他们的血泪换来了我们的笑语盈盈。那些长眠在朝鲜土地上的志愿军战士,牺牲时不过和我们一般年纪,他们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大家的英雄。炮声隆隆,如山挺立着的是他们;坦克骄横,身系炸药包冲上去的是他们。“茫茫沧海填精卫,寂寂空山哭杜鹃”,其实他们也想落叶归根,但依旧选择了奋不顾身。他们本该在安静的学堂里静享与书相伴的时光,这就是我们现在的青春岁月,也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山河无恙。公辞七十载,今夕请当归。家人永远惦念,祖国从未忘记,入朝作战70周年之际,志愿军遗骸被迎回祖国的那一刻,尘封在大地上的记忆终于被唤醒。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战甲可以尘封,生命可以尘封,但精神却如铁水般熔铸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虽然英雄们抱定视死如归之决心,亦不求青史留名,但山河记得,大地记得,人民记得。无论是封狼居胥、禅于姑衍的霍去病,还是被鲜花掩盖了鲜血的仁人志士,他们的身影永远留存在大地的记忆中。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