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守护者联盟”

  • 来源:奇妙博物馆
  • 关键字:故宫,守护者,联盟
  • 发布时间:2022-05-07 14:06

  爬上屋顶的它们

  相信大家对故宫建筑屋顶上的脊兽并不陌生。要知道,脊兽数量越多,就表示这座建筑的等级越高。除去骑凤仙人,从龙开始算起,故宫建筑上的脊兽数量一般是单数,但有一个特例,那就是太和殿上还多了一个“行什(háng sh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原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太和殿并非是“原装”的。以前这里是皇极殿,因为一场大火,皇极殿被付之一炬。康熙年间重建后,人们将其命名为太和殿。这座大殿由原来的9间变为了11间,建筑整体的长度增加了,屋顶上恰好多出来一块放一只脊兽的位置,所以加入了行什。

  在不同的建筑上,这些脊兽中也会有兽“插队”。比如天马和海马,狻猊和狎鱼有时候会调换位置,需要你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哟。

  骑凤仙人带领着十只瑞兽日复一日地守护在故宫建筑的屋脊上,它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儿。因为它们既有能力也有傲气,所以只有等级最高的太和殿才能让它们齐聚一堂!

  谁站得最高

  站得最高的瑞兽是鸱(chī)吻,又名龙吻,因为传说中它喜欢吞东西,所以也叫吞脊兽,又因为它喜欢咬大殿的正脊,所以也叫正脊兽。

  它是古建筑中为了避火防雷而专门修建的建筑构件,一般成对出现在屋顶正脊的两端,遥遥相望。它的表面装饰有龙纹,龙首张开大嘴吞住正脊,四爪腾空,背上插着一把宝剑,显得十分威严。

  仔细观察故宫各宫殿上面的鸱吻,你是不是觉得它们的样式没有什么不同?但是通过看它们的大小,你应该能区分出宫殿的高低等级来。有的鸱吻只用1块琉璃构件制成,有的则是用5块琉璃构件拼装而成,而太和殿顶的鸱吻,竟然是用13块琉璃构件拼装而成的!你远远地看太和殿上面的鸱吻会觉得它很小,实际上它高3.4米,重约4.3吨呢!

  “鸱吻小分队”不仅故宫里有,在其他地方、不同时期的建筑上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当然,各地鸱吻的造型和特征也是不一样的。下次和爸爸妈妈去旅游的时候,你可以留心观察古建筑上的鸱吻,看看你能发现多少种。

  是狮子头吗

  故宫很多宫殿的大门上都有很像狮子的动物形象,它们怒目圆睁,头上长角,脑袋周围有一圈鬃毛,嘴里一排整齐的牙齿死死咬住一个环。那并不是狮子,而是传说中龙的一个儿子,名叫椒图。

  “守护大门小分队”椒图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守护着皇家的大门。椒图这样的金属构件被称为“铺首”。铺首有三个作用,用来敲门、拉门或装饰,相当于现在门把手和门铃的集合体。但是又有谁会真的去敲皇帝家的大门呢?所以故宫殿门上的椒图辟邪、镇宅和装饰的作用大于其实用功能。

  龙头里的“黑科技”

  你发现了吗?故宫里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坐落在一个8米多高的“土”字形台基上的,整个台基分为上、中、下三层。石台的外沿有汉白玉的围栏围绕,把石台装饰得仿佛一层层白云。从远处看,“三大殿”就像浮在云上的琼楼仙阁一般。

  这些围栏由栏板和望柱组成,每个望柱下面都探出一个龙头,这个龙头又叫螭(chī)首。螭首不仅是雕刻精美的石刻艺术品和建筑装饰品,它还有非常实用的功能呢!你仔细观察螭首,会发现它的嘴里有一个圆洞,这个圆洞其实跟望柱的下面是连通的。每个螭首,其实就是一个排水孔。故宫里面一共有1000多个螭首,在下暴雨时,会出现“千龙吐水”的壮观景象,这就是宫里不会积水的原因。这些螭首可是故宫里的“排水黑科技”呢!

  原来,这几座宫殿的台基设计得中间高、四周低,就是为了让雨水能够从高到低顺势向下流,而地下又暗藏玄机,设计了精密的、纵横交错的暗沟作为排水系统,雨水从明沟排入暗沟,暗沟又贯穿紫禁城,各个区域的雨水就都能顺利排入内金水河了。

  当然,“千龙吐水”的壮观景象可不是你每次去故宫都能见到的,只有在大雨滂沱时,故宫里才会出现“千龙吐水”的景观。届时,在白茫茫的雨雾之中,上千条的“白练”会从龙口中喷出,蔚为壮观。

  现在,瑞兽们依然以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已经600岁的故宫。它们彼此没有见过面,却都心照不宣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这个“守护者联盟”是不是很值得我们敬佩与喜爱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