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儿腹泻,从细节入手
- 来源:家庭医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腹泻,细节,关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6-14 14:17
小儿腹泻是一种儿科常见病。许多家长一看见小儿腹泻便紧张,急忙喂食小儿以抗菌素。其实,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防治方法不能一概而论。
找准病因是关键
小儿腹泻最容易发生在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主要症状是排便次数增多,一天排大便次数3次及以上,大便质地稀薄,或呈水样便。引起宝宝腹泻的最常见原因是肠道内感染,病原有可能是细菌、病毒或霉菌等;肠道外感染,如感冒、肺炎、中耳炎等也有可能引发腹泻;喂养和护理不当时宝宝也容易发生腹泻。
发生腹泻时,若患儿症状较轻,且可正常进食,小便量未减少,则可先行观察。若患儿出现频繁呕吐、无法正常进食、腹泻次数持续无减少、大便带血、小便量减少、发热、精神差、眼泪少、口唇干、嗜睡等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否则有可能诱发低血容量性休克、末梢神经损害症状等严重症状。
就诊时,医生通常会要求患儿查大便常规。此时家长需要注意,不能刮取尿不湿上面的大便送检,而是应该尽量获取患儿的新鲜大便,并在30分钟内送检,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处方相应的药物,如补液、控制感染、肠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调节剂等药物。家长要详细向医师了解药物的准确用法及用量,同时在患者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其身体和情绪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若患儿用药后症状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始终没有痊愈,则代表目前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需请医生及时分析原因,决定是否需要调整用药量或是更换治疗方案,以提升治疗效果。若患儿用药后症状彻底消失,大便恢复正常,但主治医师给药前嘱咐必须完成一疗程用药,患儿还需继续用药,直至完成一疗程用药,避免停药后疾病复发。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的小儿腹泻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家长千万不要自行给宝宝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并进一步加重腹泻。
饮食以流质食物为主
腹泻患儿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胃肠道内容物大部分被排出,身体营养状况较差。此时,不能给患儿禁食,而是应该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进行喂养,以保证其营养供应。考虑到此时患儿的消化功能较差,进食应以流质食物为主,以减轻其胃肠道的消化负担。比如,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喂母乳,但妈妈的饮食需要含脂量低一些;对于6个月以内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按平时的量喝奶,若患儿病情较重,伴有双糖酶缺失,可暂时更换成腹泻奶粉(无乳糖配方奶粉);对于6个月以上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给予一些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稀粥、烂面条、新鲜水果汁或香蕉泥。
但若患儿存在剧烈呕吐症状,则不建议患儿进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输注补液的方式来满足其机体的营养需求,同时改善其机体电解质紊乱的状态,促使其康复。
卫生状况不能忽视
患儿发病后,必须重点关注其卫生状态,尤其是饮食卫生。对于母乳喂养的患儿,在喂奶之前,母亲必须使用温水擦拭乳头及周围皮肤;对于进食辅食的患儿,则需保证食材新鲜,每一样食物熟透,不能让患儿食用生冷食物;在患儿进食前后,也要注意为其清洁手、头面部,食毕后需及时给予温开水清洁口腔,避免食物残留导致的口腔卫生问题;患儿专用的奶瓶及餐具,也需使用开水或消毒机消毒。
总之,小儿发生腹泻时,家长不可自行用药,应该积极遵从医嘱治疗,做好饮食管理,以促进患儿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