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马背摇篮”的育才新篇章

  •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
  • 关键字:“马背摇篮”,传承,传统
  • 发布时间:2022-07-27 20:39

  2022年5月30日上午,北京育才学校(以下简称“育才学校”)为2022 届高三毕业班举行了一场隆重而特殊的 “云端”升国旗仪式。国歌响起时,党委书记齐建军和校长桑春茂作为升旗手,亲自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云端” 的高三学子们精神饱满,肃立致敬,唱响国歌,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心忧天下,启智扬长。愿育才的校训长留你们心间。学业的艰辛,疫情的阻碍,考试的压力,都将成为磨砺你们精神和意志的砥石,助力你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赢得人生的重要挑战。”升旗仪式上,学校领导班子集体为高三学生送上祝福。

  育才学校1937年创办于延安。作为一所拥有红色革命传统的学校,建校 85年来,学校始终以厚植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为己任,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扬传统,让红色基因在师生心中永传承

  “宝塔巍巍,延水汤汤;圣地延安,抗日救亡……”这铿锵有力地诵读《育才赋》的声音在开学典礼的操场上久久回荡。在每学年的开学典礼上由入学新生诵读反映育才光荣发展历史和红色育人传统的《育才赋》,已经成为育才学校坚持多年的保留项目。

  “建设校史馆,编写《育才赋》,谱写《育才颂歌》等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承育才的红色文化,让每名教师坚守为国育才的初心,让每名学生践行强国有我的使命。”齐建军说。

  作为一所建校于延安的红色学校,深情追溯光辉校史,鲜亮的红色深深植根于育才人的心中。育才学校始终秉承“忧天下、启心智、扬优长”的校训,自觉赓续红色文化基因,弘扬传承 “红色气质育英才”的使命责任,牢固树立推进教育改革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的育人理念,不断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需求,努力把爱党爱国的种子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昔日的“马背摇篮”如今已成为现代化的育人基地。育才学校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党建示范点、西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课程,让学史崇德在师生心中深扎根

  “北京育才学校1937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员在延安时期亲手创办的第一所基础教育学校……”一名初二学生站在育才校史馆生动地讲述着,而身边簇拥着她认真聆听的都是她的同学。这是育才学校“学党史·忆校史· 看今朝·展未来”校史系列课程开展过程中的生动一幕。

  桑春茂在《半月谈》“校长说”栏目中,曾经这样阐释学校的育人理念: “我们要培养的学生,不是只盯着分数和考试、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而是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新青年。我们正是要通过校史学习,让学生明白个体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一定是休戚相关的。唯此,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接班人。”

  课程是育人的基本途径。育才学校时刻不忘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落实党组织抓德育的责任,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打造12年学制下的红色课程体系,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设定了不同层次梯度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打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红色底色。小学部的“红色体验营” 活动课程、初中部的校史系列课程和高中部的“延安寻根”社会实践课程都极有特点。在对课程多学科整合的探究与体验中,学生进一步涵养了“红色气质”,即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矢志报国的政治觉悟,自强不息、品格高尚、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励精图治、实践创新、开拓进取的责任担当。

  促改革,让党建引领在师生心中成共识

  “面对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学校党委努力通过提升党建水平促进教育教学工作。”齐建军说,“我们将支部建在年级上,力求通过党支部工作与年级工作的深度融合,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健全师德教育体系,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学校发展的治理优势和治理效能。”

  育才学校党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提升党建水平。一是精心打造支委班子。党委在支委会的构成上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力争做到委员新老结合、学科整合、特长融合。通过党课和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支委班子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二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制定育才学校党员学习积分制度,以“学习强国”平台为主体,丰富党员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三是加大表彰宣传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开展优秀党员评选,在党员中树立先进典型。倡导党员佩戴先锋标识,向群众亮明身份,不断强化党员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的责任意识。

  走过85年的风雨,今日的育才学校依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正续写着 “马背摇篮”的育才新篇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