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考研择校,为考生助力

  对于大部分的考生来说,考研择校是一件大事,甚至选择哪所院校已经成为一件令人纠结的事。如果选择得当,即使成绩不太理想,仍然可以进入梦想的学校和专业深造,如果选择失误,很可能会和理想的院校失之交臂。所以,考生在择校环节一定要慎重。为了帮助大家更加准确地了解和判断,本期将从多个角度来向大家阐述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目标院校。

  考研的相关知识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考研常见的一些内容。

  1. 学习方式。

  统考的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意味着脱产并且调档,非全日制则没有脱产要求,可以一边上班一边完成学业。根据专业特性,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简单理解前者着重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后者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的。

  2. 考试方式。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一般都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的考试科目为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政治与英语,为全国统一命题;一门基础课(数学或者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根据报考单位所属地区的不同,考研初试分一区(A 区)和二区(B 区),二区的初试分数线(国家线)会低于一区。通过二区但没有通过一区分数线的考生,只能调剂二区院校,无法调剂一区院校。

  除34 所自主划线院校外,报考其他院校的考生需要通过国家线才可获得参加复试的资格。复试由高校自行组织,通常为笔试加面试的形式。

  考研择校注意事项

  考生在择校择专业环节要做到充分调研、清醒认知、目标明确,选择有价值的院校。

  1. 充分调研。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每一位考生必须要做到对报考的目标院校目标专业非常了解,包括学习和就业的理想地区、报考目标的水平及竞争态势。

  (1)地区和学校。

  “地区和学校哪个更重要”这个话题一直是有些争议的。实际上,考研择校不仅地区重要,而且学校也重要。学校及院系的软实力代表着你未来的影响力,地区代表着未来的机遇与可能。学校的影响力大可以让未来的就业摆脱地区限制,而在当地学校学习则更容易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青睐。

  不可避免地,发达地区会有更多的学校和更多的工作机会,所以在选择地区和学校时优先考虑发达地区。同时,还要考虑行业快速发展的地区或者相对偏远地区有相当影响力的学校。

  (2)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至今已完成了四轮,学科评估从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客观地评价了我国高校的学科整体水平。

  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中查询学科评估,可以根据提供的评估等级确定考研目标和判断该院校的考研难度。

  (3)院校竞争难度。

  学校及专业的招生人数都会在招生简章中公布,在初步确定几所目标院校后,我们要逐一查看各校的招生信息。招生信息查询以北京大学为例,在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招生信息中可以详细地看到计划招生人数(全/ 非全日制)、考试科目、历年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学术/ 专业学位)、调剂工作等相关信息。

  通过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根据院校分数线、各科分数线、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及参考书,判断院校竞争难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历年的报录比、复试与拟录取人数差、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平均分等细节判断。

  2. 清醒认知。

  考研的最初动机是认为本科期间所学的专业领域是有价值的,个人基础扎实并有继续研究下去的能力和动力,未来会在该研究领域有学术上的建树,想要未来从事科研工作,希望深入研究学习,则尽可能地选择该领域的名校学术型硕士进修,在考研初试后联系心仪导师会对复试有很大帮助。

  同时,考研也是一个换专业的机会,如果对本科的专业不是很感兴趣,可以通过跨专业考研掌握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除了个人兴趣以外,考研非常考验个人的学习能力、规划能力和自律性,尤其是跨专业考研,要确定是否到了非跨不可的程度,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再确定是否跨专业考研。选择跨专业考研要十分谨慎,了解专业限制,并充分评估自己的基础,尤其对于需要考数学的专业认真对待。跨专业考研时,在专业课方面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同时要确保公共课政治与英语不拖后腿。所以如果可以的话,选择跨专业考研与本专业专业课有交叉的学科。

  3. 目标明确。

  与高考不同,择校不仅是考研的最终结果,更是考研既定的目标和复习动力。尤其对于考研初试,备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而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考试的专业课不同,所以越早确定专业、确定学校甚至确定导师,就可以越早开始备考,占据主动。

  另外,需要留意的是考研是可以调剂的,A 区B 区之间、同学校不同专业之间、同专业不同学校之间、不同的专业和学校之间都是可以进行调剂的。因此,考研调剂是又一个潜在的机会。在信息调研阶段,对于目标院校冷门专业,目标专业的冷门院校调剂机会也要留意。

  如今,考研备考成本高、时间较长、竞争激烈,因此对于应届考生而言,备考的时间往往与毕业和校园招聘同时进行,这意味着由于备考有可能和一些工作机会无缘,甚至影响到几个月后的毕业论文。对于已毕业考生,除了要处理日常工作外,还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所以切勿盲目跟风考研,切勿盲目跟风选择名校。

  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要根据所学的专业及自身兴趣爱好,结合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学习情况,理性地、不盲目地制定目标,亦不可妄自菲薄,如此定会进入理想院校。

  (编辑 文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