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项目管理发展现状与趋势

  • 来源:项目管理评论
  • 关键字:中国,项目管理,发展
  • 发布时间:2022-10-03 16:27

  项目作为国民经济及企业发展的直接生产力,一直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项目作为一个广义概念,从空间范围说,在人类社会中项目无处不在。可以说,项目与世界各国、各行各业、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总是要处于项目之中。从时间范围说,自有人类社会起,项目就无时不在,总是有许许多多项目在酝酿、诞生和发展。因此,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70万亿元增加到超过100万亿元。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支撑,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污染防治力度加大,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项目管理的实践与应用

  重大工程项目成就显著

  “十三五”期间,165项重大工程从科技创新、结构升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改善五个方面发力,从规划、建设、实施到全面落地见效,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在量子信息等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悟空”“墨子”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嫦娥四号”首登月球背面,“嫦娥五号”地外天体采样返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成功研制“海翼”“潜龙”“探索”“海斗”“海星”等谱系化深海科研设备,“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万米海试。

  关键重大装备实现全方位提升。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大型客机C919进入审定试飞阶段,ARJ21飞机投入商业运营,世界最大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首飞,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实现时速350千米商业运营。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顺利下水,“雪龙2号”极地破冰船交付使用。

  一批世界级标志性重大工程建成投运。“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加快形成,运营总里程达到3.8万千米,国家高速公路网主线基本建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上海洋山港四期建成运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取得突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建成世界规模最大4G网络,用户接近13亿户,5G网络率先商业运营,14纳米制程芯片量产,建成深圳国家基因库一期工程,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网络。

  大量民生项目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生态环保重大工程实施力度空前,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民生领域项目深入实施。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成果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湖北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战场,我国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建16座方舱医院,迅速开辟600多个集中隔离点。最优秀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千里驰援,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资源和物资供应从紧缺向动态平衡的跨越式提升,为我国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凸显了应急工程项目管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国始终秉持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到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无论是抢建方舱医院,还是多条技术路线研发疫苗;无论是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溯源和健康码识别,还是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这些都是对科学精神的尊崇和弘扬,都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企业项目管理应用屡获殊荣

  截至2020年,我国企业共获得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全球卓越项目管理大奖金奖10个,银奖11个,铜奖2个,入围2个,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6年以后的获奖名单如下。

  2016年,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毛里求斯拉姆古兰机场项目获得IPMA全球卓越项目管理大奖。

  2017年,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的国投湄洲湾第二发电厂(简称“湄洲湾项目”)获得IPMA全球卓越项目管理大奖金奖。

  2018年,中国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1 300万吨/年炼油厂项目获得IPMA全球卓越项目管理大奖超大型项目银奖;重庆联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实施全过程管理的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项目,获得IPMA全球卓越项目管理大奖大型项目金奖。

  2019年,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负责建设管理的±1 100千伏古泉换流站工程,荣获IPMA全球卓越项目管理大奖银奖。

  2020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项目获得IPMA全球卓越项目管理大奖超大型项目金奖;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的孟加拉国帕亚拉2×66万千瓦燃煤电厂一期工程、巴基斯坦中电胡布2×66万千瓦燃煤电站项目分别荣获IPMA全球卓越项目管理大奖超大型项目银奖和铜奖。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进展

  主要研究方向热点明确

  20世纪90年代以后,项目管理的5个主要热点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软件项目管理、知识管理、进度管理和建设管理。通过对1990年以后中国知网数据库文献的国内项目管理学科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发现,20世纪90年代国内项目管理的研究重点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包括最初的项目法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以及后来逐渐兴起的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模式和BOT(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总承包模式、代建制等。近年来,随着项目管理在各个行业的迅速应用,风险管理、多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成为国内项目管理的核心问题,安全管理、全过程管理、项目管理信息化成为项目管理热点发展趋势。

  从Web of Science采集我国学者发表的文献进行研究热点分析,结果显示,国内项目管理学科转折点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2002年起,我国整体掀起了项目管理研究热潮:项目管理热点围绕建筑行业和建设项目展开,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受到国际项目管理领域关注,研究围绕代建制和战略问题展开。2010年以后,软件项目管理、项目进度、风险管理、项目组合管理、项目治理等成为热点研究内容,与国际研究相类似,风险管理和知识管理依然是普遍重点关注的问题。

  以 2007—2018 年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相关文献数据为样本,按照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分析“Project Management”的分布现状,结果显示,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从建筑工程到多行业、从学术研究到商业应用研究的探索过程;项目管理研究的热门学科包括工程学、环境科学、运筹管理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水资源等;项目管理的热点主题包括模糊调度、风险管理、进度模型、现场设计及项目多维组合管理等。其中,建筑项目和信息技术项目研究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项目多维组合管理,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现在及未来的热门研究方向。

  学科建设与发展稳步增长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期。

  自2010年国家设置工程管理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MEM)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项目以来,MEM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项目品牌逐步树立,培养和管理走上正轨,招生规模逐年增加。

  经MEM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下称“秘书处”)统计,2017年共有MEM授权点单位90家,全国MEM报考人数为13 901人,录取了5 119人,较2016年MEM录取的总人数2 139人大幅增加。2017年MEM非全日制录取名额占了总录取人数近80%。

  2018年共有MEM授权点单位101家,经秘书处统计,共有63家培养单位上报了2017—2018年的招生数据。2018年该63家单位较2017年录取人数有13%的增幅。

  2019年根据秘书处统计的来自84家MEM招生单位的招生数据,2019年全国MEM录取人数6 200余人,较2018年录取人数有10%的增长,录取人数超100人的学校有19家。截至2019年,已有MEM授权点184个。

  2019年国家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对工程专业学位类别进行调整的通知》(学位〔2018〕7号),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下项目管理、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三个领域调整到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类别(代码1256),从2020 年起,按调整后的专业学位类别进行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

  项目理论创新成果丰硕

  (1)《项目学》的研究进入实质阶段。1995年,西北工业大学钱福培教授就曾提出“项目学”的概念,并在这一年的首届国际项目管理学术会议上做了题为“时代的呼唤——论‘项目学’的创建”的发言。1998年,钱福培教授有关项目学的研究成果被收进由原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主编的《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一书。2016年11月,钱福培教授在2016中国项目管理大会暨中国特色与跨文化项目管理国际论坛上发表“时代的呼唤——再论‘项目学’的创建”演讲,在项目管理领域引起了较大反响。2017年6月,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在广州召开2017第十届中国项目管理应用与实践大会,特设立了《项目学》专题论坛。

  2017年9月,由西北工业大学和PMRC联合主办,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和学科建设办公室承办的首届《项目学》学科发展高端论坛在西北工业大学举行,与《项目学》相关的理论界和实践界专家学者代表近100人齐聚西安,共同探讨《项目学》学科发展的路径和内涵,共谋建立特色学科的愿景与思路。此外,在钱福培教授的亲自推动下,来自国内政、企、学、研、用等各领域的20多位专家先后参加了《项目学》专著的研究课题组。在2018年、2019年的中国项目管理大会暨中国特色与跨文化项目管理国际论坛上,钱福培教授连续发表了“项目学的发展”“项目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的主题演讲,为今后《项目学》的研究和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国内外众多行业和领域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下,《项目学》的理论研究必将结出硕果。

  (2)工程哲学理论体系框架形成。在开创工程哲学的过程中,我国和欧美的工程界和哲学界都开始逐步改变长期存在的“工程界不关心哲学,哲学界不关心工程”的固有传统,逐步树立“工程界学习和研究哲学,提高工程界的哲学觉悟”与“哲学界学习和研究工程,提高哲学界的工程觉悟”的新传统。

  在工程哲学开创过程中,中国、美国、英国三国的工程院都及时关注了工程哲学在本国兴起的趋势和意义,并且给予了不同方式的支持。特别是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已经成为组织中国工程师和哲学家合作研究工程哲学的强大引擎。

  中国工程院自 2004 年起连续立项研究工程哲学,先后出版了《工程哲学》《工程演化论》《工程方法论》和《工程知识论》。通过持续研究,我国工程师和哲学家提出并阐释了一个包括“五论”( 工程技术科学三元论、工程本体论、工程方法论、工程知识论、工程演化论)且以工程本体论为核心的工程哲学理论体系框架。虽然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但它无疑已经成为在工程哲学广袤处女地上进行学术垦荒的前进基地。

  工程哲学中国学派对工程哲学这个新学科在国内外的兴起发出了中国声音,做出了中国贡献,对工程管理改革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也为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管理理论与应用的发展趋势

  学科深度融合,研究重点将面向创新与数字化发展

  项目管理向多学科、跨学科融合发展,将显示更强的科学性与综合性:研究重点将由传统的以资源、时间规划和优化为中心向以人为本、相关方管理转移,由以项目目标为中心向实现企业战略和收益转移,由一般项目向大型复杂项目转移。项目管理将更多地以系统思维为指导,综合考虑自然、社会、人文、价值观等一系列问题,把人(团队)、科学技术、资源、科研生产、流程、时间及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系统,应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等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以便充分地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高效地实现项目目标和组织战略目标。

  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面向创新,特别是工程科技领域的创新项目管理,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要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优先培育并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双碳”、可持续发展、新基建、环保等领域的要求将会对项目管理特别是工程项目管理产生巨大影响,对工程项目的社会责任,社会目标,安全、健康、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迅速提高,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现有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推动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一般管理理论、运筹与管理、决策论、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管理系统工程、评估技术、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管理、复杂性研究等传统的管理工程与科学的研究内容将进一步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其他学科,以及人工智能、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新兴学科相互融合,以充分发挥项目运行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作用,使项目管理在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后成为项目管理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成为项目管理研究和实践的主战场。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中,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系统工程管理和以华罗庚为代表的统筹优化等,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管理理论基础。如今,我国的项目管理应用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研究者和实践者有责任成为国际上推动项目管理发展的主要力量,为世界贡献中国项目管理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案例,引领国际项目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项目管理应用领域的创新发展

  当前,“一带一路”“新基建”“双碳”等必将为项目管理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空间。伴随新基建推进,信息技术更新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也将日趋多元化,大大提高了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重大工程和复杂项目不断涌现,对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更需要采用创新的管理模式及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管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计算机领域内研究的深入及其社会影响力的提高,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技术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如何有效结合已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界的讨论热点。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但我国政府积极承担国际疫情防控义务,大部分国家对此表示赞赏。此外,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为例,2020年由于疫情等原因,营业额为4 730亿美元,较2018年下降2.9%。但我国企业的营业额呈持续上升的状态,2020年达到了1 200亿美元。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日趋严峻的不利形势下,我们必须及时研究国际工程承包的对策,迅速做好国际工程承包的科学组织与管理,避免发生因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导致的经营损失,稳固国际工程承包的经济效益。在后疫情时代,面对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与目标区域市场特点相吻合的发展战略,稳固自身地位并持续发展,这是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力行业、交通行业、建筑和工业行业碳排放占比分别达到41%、28%和31%。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也逐渐关注并重视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实施和发展绿色工程项目管理成为必然。在发展绿色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应注重绿色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推进全民树立绿色价值观,并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绿色工程项目管理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