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张桂梅眼里再普通不过的一天。说普通,是因为那一天的清晨跟以前所有清晨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天还是那片天,家还是那个熟悉的家,学校还是那所学校,同学还是那群同学。更重要的是,张桂梅还是那个活泼机灵的张桂梅。
但是,那一天又是特殊的一天。那天中午,张桂梅跟往常一样放学回家,远远地,她就看见自己家房子外面围了很多人,有熟悉的邻居,也有一些从没见过的人。
原来,张桂梅家房子的一面墙倒了,更让她无比担心的是,她妈妈被压在墙下面了!
人们忙前忙后地抢救被压在墙下面的妈妈,根本没有注意到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得面如土色的张桂梅。此时此刻,作为一个小孩子,张桂梅挤在忙碌的人群里手足无措。她特别担心妈妈的安危,眼泪在无声地流却不知道能做些什么,只能焦急地站在一边,看着大人们在一片忙乱中来来往往。此时此刻,张桂梅知道她家正在经历什么样的灾难。房子塌了,妈妈被压在墙下面。她心里明白,也许,生活不会像往常那样充满阳光和欢声笑语了。
一阵忙乱过后,妈妈被救出来了,张桂梅听到人们说:“人没事,人没事!”
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妈妈还活着。张桂梅心里有了一丝欣慰,妈妈还活着,一家人的生活就会一直保持着温暖和生机。无论以后的生活有多么艰难,只要有妈妈在,一家人就能在这个平静的港湾里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充满希望。
妈妈抢救出来了,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却让这个家庭犯了难。倒塌的墙,需要重新维修,这不仅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更需要人力、物力。
这时候,参与抢救的人中,有一个比张桂梅大一些的姐姐站了出来,对张桂梅的父亲说:“你领着家人去亲戚家住几天,我在这里带着大家帮你修房子,三天后你们就可以回来住了。”
张桂梅远远地看着这个姐姐在跟父亲说话,一脸成熟而坚定的神色,完全不像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姑娘。在张桂梅眼里,眼前的这个姑娘,白白的脸庞,两条长长的辫子,风风火火,干净利落,一身青色的衣服,一双好看的鞋子,完全是那个年代女孩子最常见的打扮。也许,后来报纸上、广播里常说的新长征突击手就是这个样子吧。
三天时间,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本来很短。但是对于张桂梅来说,却十分漫长。因为,她无法确定那个姐姐是否真的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她家的房子修好。在半信半疑里,张桂梅在亲戚家过了三天。她心里一直在想:那个姐姐,真的能把家里的房子修好吗?
等她回到家里一看,房子真的修好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新回到了往日的平静中。
当然,在家里,张桂梅又见到了那个姐姐。只是,她似乎不再像三天前张桂梅所见到的那样干净利落、英姿飒爽了。眼前的女孩,浑身都是泥巴,脸又黑又红——脸上划了一个口子,血从口子里渗出来;手又红又肿,手背上也都是血迹。三天时间,这个姐姐到底经历了什么?张桂梅不知道。但是眼前的情景,让她知道,就是这个姐姐带着一些人,帮她家把房子修好了;就是这个姐姐让她又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一家人满怀感激,对这个姐姐说了一大堆感谢的话。
面对一家人,这个姐姐没有说过多的话,只是说:“不用谢我们,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是我们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共产党员——这是张桂梅亲眼看到的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共产党员,一个站在自己面前,可以亲耳听她说话的共产党员。
以前,张桂梅对共产党员的印象,往往是在书里看到的那些英雄人物。比如“八女投江”里的冷云、《红岩》里的江姐。而如今,一位共产党员就站在她面前,就是这个抢救她那被压在墙下面的妈妈的姐姐,就是这个用三天时间帮她家把房子修好了的姐姐。当她家陷入危难时,共产党员出现在她的面前,无论是三天前的漂亮姐姐,还是三天后一身泥巴的憔悴姐姐,都是那么可亲可敬。
那一天,共产党员的形象在张桂梅心里变得更加鲜活了。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从书本里、从银幕上走到了她的身边。她终于知道,共产党员不仅仅是革命战争年代那些为了人民翻身解放而流血牺牲的革命烈士,还是现实生活里的姐姐,是那些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奋斗不息的人们。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个像江姐那样不畏艰险的共产党员,做一个像那个姐姐一样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勇往直前的人,从此成为张桂梅的人生目标。一颗信仰的种子,从此在张桂梅的灵魂深处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