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产业链
  • 发布时间:2022-12-12 18:45

  中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放眼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把自己的产业体系、产业链进一步建全、建强,提高自身的配套能力非常重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迈上新征程,新型城镇化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区域重大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如何协调?近日,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

  区域重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相结合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认识区域重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系?

  陈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空间演化表现出两种基本形态:集聚发展和集群发展。这和其他大国的城市发展空间样态是一致的,也符合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理论揭示的空间发展规律。比如,特区、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级新区,都是推进单个城市集聚发展,做大规模,集聚发展首先出现在东南部地区。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城市集群发展模式。城市集群发展的逻辑是,从大城市到中心城市,再到都市圈和城市群。大城市和中心城市是城市集群发展的起点,都市圈是城市集群发展的落地形态,城市群是城市集群发展的平台,也可以说是完成形态。中国的省域行政区经济正在向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都市圈经济转变,都市圈和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新的区域增长极。

  区域重大战略可以从城市群的角度来理解,这也是非常适应国际竞争形势的一个趋势。在国际上,经济竞争的基本单元已经不再是单个城市,行政区划的功能在弱化。我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已经提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因此,行政区和经济区要适度分离,以城市群、都市圈为单位作为一个经济区,更加符合经济规律。统一大市场肯定是跨行政区的,只有做到在一个经济区域上统一市场,才能走向全国的统一大市场。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将县城分为四种发展类型。县城是中国最典型的城镇,上接大城市下接乡村。那些城镇化水平不太高的县城,是发展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点。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7%,即使到80%稳定下来,还有两三亿人会生活在农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既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发展,又重视以县城为代表的城镇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国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区域重大战略里面讲的城市群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是中国国情的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供给创造需求更加重要

  《瞭望东方周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战略的关系是什么?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何要将二者结合起来?

  陈宪: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二者先后是在不同背景下提出来的。将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是把经济学里最基本的主线需求和供给放在同一个框架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产能过剩、房地产杠杆过高等问题凸显,问题集中在供给一侧,供应过剩就会制约后面的经济循环。因此,在2015年,中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近两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与当年金融危机一样,属于诱发因素。中国经济曾长期存在着投资占比过高、消费不足的问题。整个经济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占整个GDP的比重始终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基于这样的背景,党中央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放在高质量发展主题下,表述就更加完整了。

  市场经济跟着订单走,订单即需求,但订单有滞后性。市场上总会产生很多新需求是预先订单不知道的,因此企业要想办法去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这部分新需求。

  从需求端看,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会形成潜在需求,这时候就需要供给方生产出新产品、新服务投放到市场上,消费者就会买单。未来需求导向和供给创造需求,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甚至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供给创造需求显得更加重要。

  与全球产业链深度整合

  《瞭望东方周刊》:目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现状如何?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韧性和安全水平?

  陈宪:当前,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很多因素的冲击,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不可低估。全球化使得产业间的联系更加广泛和深刻,冲击凸显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水平和自身产业体系完整性相关。某一特定类型的产业链条比较完整,就不容易出现某一个环节受影响导致整个产品做不出来的情况。

  提升韧性和安全水平,就是要在对产业链供应链有着更加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把产业体系、产业链建设得更加全面,更加强大。

  中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放眼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下一步,把自己的产业体系、产业链进一步建全、建强,提高自身的配套能力非常重要。

  未来,中国将会成为全球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引领者,中国也将以自身完善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与区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相互整合。

  科技型企业要注重应用型基础研究

  《瞭望东方周刊》:怎样理解现代化产业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当下主要应在哪些方面发力?

  陈宪:“现代化产业体系”比“现代产业体系”多加了一个“化”字,范围更大,更有深度。对此可从两方面来解读:范围更大,即要把更多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现代产业;要用更大的力度推动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就是创新驱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尤其是科技型企业。

  基础研究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纯科学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大学和研究所在做;另一部分是应用基础研究,企业做的占比很大。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大企业要更多去做应用型基础研究。只有这样,企业整个研究开发链才会很完整。到了开发研究的阶段,针对产品、服务的某一个创新点就能很快实现量产。企业将自主形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性)研究,再到成果量产的研发链和产品链。

  中国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创新型国家,就需要产生更多的科技型大企业。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核心点就在于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使这种企业加大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打造自身的科技创新生态。只有这样,产业体系才能不断实现现代化。

  把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要继续高度重视经济脱虚向实的问题,对经济的脱实向虚进行矫正。实体经济是物质财富的创造部门,不能等同于制造业,但制造业是其中的大头。

  当前,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既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同时对其他的经济部门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他非实体经济的产业,比如金融业,要为发展实体经济服务。

  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