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港口工业城市到滨海休闲城市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港口,城市,滨海
  • 发布时间:2023-06-22 10:27

  3月26日,2023国际旅游休闲城市·青岛论坛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中国旅游研究院课题组、相关省市代表、著名文旅企业,结合“致敬美好,扬帆未来”的论坛主题,300多位嘉宾共同探讨城市旅游休闲如何发展。在论坛上,刘祥艳博士代表的中国旅游研究院课题组公布了游客心中最美好的10个国内滨海休闲城市,可见,滨海是休闲城市发展之中必须重视的资源依托。

  滨海资源对休闲城市的重要性

  滨海资源是一种稀缺的城市发展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拥有滨海资源的城市与其他内陆城市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滨海地区通常会建设各种港口、码头、船闸、堤防等基础设施,这些设施为城市的交通、物流、通讯和防护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也为城市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技支持。滨海地区的民风习俗、历史底蕴等独特的文化资源,为城市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注入了新的能量,也为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机遇。除此之外,滨海资源还具有生态保护的价值,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提供自然的防护屏障。可以说,滨海资源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

  休闲是城市的功能属性之一,没有休闲功能,产业升级与社会生活是缺乏活力的。休闲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城市更新的活力源泉,也是后工业化时代重要的推动力。滨海资源深刻影响着城市休闲功能如何发挥,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滨海资源对于我国沿海城市的休闲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世界旅游休闲城市发展报告》对休闲城市发展脉络的梳理可知,国外休闲城市建设大都建立在产业更新换代的基础上,是去工业化的产物。而我国休闲城市的发展是依托旅游业这一抓手而逐步铺开的,滨海资源正是绝佳的旅游资源。美国万事达卡(MasterCard)是全球第二大信用卡国际组织,每年根据不同国家游客信用卡消费额,对世界热门休闲旅游城市进行排名。该组织2019年评选出的10个 “世界最佳旅游休闲目的地”之中,有迪拜、新加坡、纽约、伊斯坦布尔以及安塔利亚5个沿海城市。由此可见,“滨海——旅游——休闲”的这条主线,是贯穿在滨海休闲城市建设之中的。

  滨海岸线对城市功能的整合梳理

  按照滨海岸线功能类型,可以将其大致分为城市生活型、港口运输型、度假休闲型以及生态保护型四个类型。不同的滨海岸线类型对应着不同的城市形态与功能分区,其发挥的功能也对应着内陆腹地的产业基础。合理的滨海岸线功能规划能促使城市功能分区更明晰,突出城市休闲功能的发展空间。

  青岛是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从德占时期青岛的滨海岸线利用就有了清晰的规划。开发初期,以团岛为中心点,向北形成港口与工业滨海岸线,向东形成了休闲与度假滨海岸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继续沿胶州湾建设港航工业滨海岸线,向东则继续发展休闲观光滨海岸线直到崂山。很多沿海城市在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都容易出现产业布局不合理的情况,而青岛滨海岸线的发展历程一直都遵循“深水深用,浅水浅用”原则,这为青岛的休闲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老城区滨海岸线实现了居民生活休闲与旅游观光融合共生,黄岛以南、崂山以北的滨海地区开发了旅游度假园区。滨海岸线与内部腹地的产业形成联动,打造了综合立体的城市休闲系统。

  西班牙巴塞罗那对滨海岸线资源重新利用,从而实现城市功能转型是一个绝佳案例。尽管巴塞罗那是沿海城市,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巴塞罗那都处于 “城市背靠大海”的状态,滨海地区只承担港口运输功能,与公共休闲生活的关联较弱。但在后工业化时代,巴塞罗那提出“城市向大海开放”的发展构想,重新规划滨海岸线的利用方式,加强滨海岸线公共娱乐休闲建设和文化设施建设,完成了从港口工业城市向世界休闲旅游城市的转变。

  滨海资源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发展

  在今天,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并不仅仅局限于参观自然风光,更在于感受旅游城市本身的魅力。在2023国际旅游休闲城市·青岛论坛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提道,传统团队旅游思想中,很多人把自然空间、乡村空间和历史遗迹视为理所当然的旅游场景,把城市仅仅是作为客源地来看待,但现代旅游业经济体系中,城市兼具客源地、集散、目的地多重角色。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商业环境等一直都是旅游城市的本地资源,也是最有力度的旅游吸引物。所以,旅游休闲与城市文化本身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游客去新的城市体验的,正是当地的文化特色。滨海资源在休闲城市的建设中也不能仅仅作为自然景观来呈现,而是要与城市本身的文化肌理深度融合在一起。

  文化是一个难以精准定义的概念,因为文化涵盖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将文化定义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世界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雷蒙·威廉斯也提出过“文化即生活”的观点,他认为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文化不只是精英人士头顶的光环,更是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城市居民参与日常生活,就构成了城市文化。而滨海资源在成为沿海城市的旅游吸引物之前,它首先是属于市民的生活资源。滨海城市的市民具有亲水的需求,海的烙印在每一个滨海城市居民的心中。

  所以,在滨海城市的休闲建设中,不能只关注到滨海资源带来的旅游度假机遇,更应该回归市民本身,为市民创造更好的滨海生活。澳大利亚悉尼为了解决市民对滨海岸线的可达性和亲水性的需求,打造了从南部海岬到博特尼湾全长共30公里的滨海步道。滨海步道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吸引大量居民前往跑步、健身、休闲。同时还能吸引很多不在滨海岸线附近的居民甚至游客前往体验。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沿海基础设施,当人们进入这条步道时,还能体验到不同视角的自然景观,也同样连接着城市生活区与海滩休闲区,极大地便利了市民的日常休闲生活。当滨海资源与市民生活融合在一起时,它就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能让城市更具旅游吸引力,让整个城市的休闲氛围更加浓厚。

  滨海生态的可持续性作用休

  闲城市的建设不仅关乎到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更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内的滨海地区将面临着被侵占的可能性,滨海腹地纵深不足的城市甚至会填海造陆,严重破坏了滨海资源。尽管海洋不会消失,但滨海资源会在开发中消逝。短期内,滨海岸线也许会被不断增加的游客所占据,而长期来看也许会被高耸建筑完全遮挡,城市至水边的视野变得狭窄,丧失了滨海城市感。滨海资源是滨海城市的灵魂,如果丧失了这一宝贵的财富,城市的休闲属性将大打折扣。

  2016年国家海洋局印发的《关于加强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应建立海洋保护区,将重点滨海湿地纳入保护范围。2021年,深圳大鹏新区提出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目标,计划在2025年初步建成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大鹏新区创新出“生态环境导向型发展模式”,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础上,把度假旅游、水上赛事、人文底蕴汇聚在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中。大鹏新区对于滨海生态保护与利用具有前瞻性的目光,早在10年前就开始布局完整的生态产业链。

  大鹏新区为滨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多可借鉴之处。城市的旅游休闲发展并不在于城市规模是否扩大,而是在于是否利用好了已有的资源。滨海资源不仅要避免逐渐缩小,更应该着力保护,建成滨海生态保护区,依托滨海保护区布局绿色可持续的休闲产业,不仅为城市注入更多休闲活力,也为城市的长远发展铺就新路。

  (实习生单子轩据2023国际旅游休闲城市·青岛论坛专家观点与相关研究整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