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宋文雨

  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6400

  摘要:现阶段,国家对于公路工程建设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混凝土作为公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材料,其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如果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没有得到增强和完善,就会对公路施工过程造成诸多不利影响,破坏其质量的同时,也会影响公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加强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公路施工过程中的主要趋势。本文主要根据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增强公路施工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为社会经济建设助力。

  关键词: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路面是公路项目施工中最常见的路面形式,在我国的各个城市、地区和乡村农村区域都能够看到其广泛应用,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强的耐压性、防滑性和稳定性等诸多优点。

  1 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原材料质量不达标

  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影响着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执行力度,也影响着施工质量。所以,只有保障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才能减少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顺利进行。但是,有些公路工程考虑到经济成本的问题,并不会注重原材料的选择,而是选择质量不符合标准或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这样的施工原材料既无法达到应有的性能,也无法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反而会增添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有些原材料在施工现场进行保存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相关要求保存,材料的储存环境与实际需求不符,导致材料在储存过程质量遭到破坏,导致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执行时受到限制。所以,一定要加强原材料的质量管控,让基础得到保障。

  1.2 温度控制不合理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应用时还需要合理控制温度。但是,有些公路工程对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温度控制并未引起重视,或者由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性较低无法合理的控制温度,导致混凝土由于内外温差较大,产生质量问题,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裂缝,影响路面在使用过程中的平整性,引发安全隐患。例如,混凝土在浇筑后会散发热量,进而产生凝固,如果在这一阶段没有对内外温差进行控制,就会影响混凝土在浇筑后的质量。所以,如果想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时合理控制温度,以此保障路面在运行过程中的平整性,防止裂缝产生。

  2 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施工准备

  在公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前期,有必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材料的选用、明确沥青种类、施工过程中外界的各种因素等,这些都是正式施工前的一些基本问题,所以在开展施工前应全部得到有效解决,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某一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影响到施工进度,或者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埋下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影响公路工程后续的使用质量。例如,对于地质薄弱的区域要选择混凝土沥青混合路面,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的抗压力较强,是一种较为结实的施工材料,避免混凝土路面交工运营后,由于大型汽车碾压而产生塌陷、裂缝等现象,切实有效的延长公路工程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而这项工作开展的前提需要施工前期相关人员做好充分的地质调查工作,才能够分析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按照既定的施工方案开展工程建设,遵循公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特点,充分发挥因地制宜的作用。又或者要将沥青搅拌的温度控制在150 ℃左右,搅拌的方式分为连续式和间歇式两种,现阶段应用较为普遍的是间歇式的搅拌方式,对于提高施工质量有着良好的作用。

  2.2 摊铺技术

  在公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摊铺机是一个应用较多的设备,大多数施工作业都需要应用机械摊铺,这对于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充分发挥这一机械设备的作用,应注重对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例如,施工人员要合理调配摊铺机的运行速度。通常来说,摊铺机的正常运行速度为2~5m/min,然后均匀的摊铺路面。当遇到特殊路面如十字路口等,就需要施工人员手动进行填补。同时,也要利用多台机械同时进行施工,以梯队的形式进行摊铺作业,两台摊铺机前后的距离应控制在15m 左右,两幅之间的搭接距离应是30~60m,通过试铺试压的方式来确定松铺厚度等。

  2.3 碾压技术

  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为更好地提升碾压作业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碾压技术,对整个碾压区域应进行分段处理,并依次进行初压、复压和终压等3 个环节的作业,严格把控碾压设备的使用性能,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有效衔接起来,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应把控好碾压设备转向和车道变化等重点问题,保证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应根据国家的具体规范要求进行碾压施工作业,混合料配比应符合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规范地开展碾压作业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整体承载力,提升不同集料之间的密实度,从源头上保证路面的耐久性,保证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3 混凝土路面施工管理措施

  3.1 接缝病害防治

  已完成摊铺的路面边缘要设置成垂直面,并且要和纵向边缘呈直角。对已经完成压实的路面要及时预热,并且加强对混合料的使用。在完成摊铺后及时碾压,并控制碾压速度。在纵向接缝上,要能够尽量使用热接茬施工,并利用两台或者两台以上的摊铺机作业。已经摊铺的混合料要留有 10~20cm,作为后续的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待摊铺后完成碾压。碾压后,使用直尺检查,了解实际的施工质量。

  3.2 路面断板防治

  首先,要保证结构的正确,以此确保结构设计合理。其次,要保证基层施工满足实际工程要求,保证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平整性,为水泥混凝土面板提供支撑。最后,要能够有效控制水泥混凝土混合比,避免混合料离析,从而使强度达到要求。对切缝时间加以控制,避免混凝土收缩而出现断板问题,有效控制荷载,加强对施工缝隙的处理,避免地面水进入内部结构中。

  3.3 路面不平整防治

  首先要保证摊铺机和找平装置处于良好状态,并根据实铺效果进行调整。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管理车辆,保证摊铺机的均匀连续。对路面结构层的平整度加以控制,并严格制定工序。针对混合料中沥青性能特点,明确压路机机型,明确施工温度,并控制好碾压速度,合理进行振捣。在摊铺前要有专人来清理周围的混合料,先对混凝土面层加以摊铺,再设置伸缩缝,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保证路面的接缝施工。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其不断完善,才能展现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价值,增强公路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分析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才能使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执行过程中更加顺利,同时也能增强混凝土施工应用的合理性。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的形式提升其专业性,让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流程在标准性的基础上进行,以此提高公路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质量,从而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援越.公路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20(02):117-118.

  [2]王志刚.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1(36):76-77.

  [3]陈海威,张映星,杨柳文.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交通世界,2020(26):97-98.

  [4]毛永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产城:上半月,2020(08):76-77.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