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标管理风险与预防研究

  李帅

  山东中钢招标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国内建筑领域的持续稳健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也变得越发成熟,同时,在建筑质量的管理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伴随着高素质人才的持续加入,整个行业也在逐步地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不过,在国内的建筑工程招标中,依然有许多问题,可对本行业的持续稳健发展造成影响。故而,在具体的管理中,若是不能确保工作质量,则必定会给后续工程造成过重的影响,甚至有可能会使得施工单位产生极大的经济损失。故而,本文基于对建筑工程招标管理风险的预防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并提出了可靠的解决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与预防;招标管理;研究

  引言

  从1980 年代开始,国内的建筑工程领域就已经迈入了招标管理的阶段,伴随着经济与市场的持续发展,行业早已形成了比较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并保持着一定的规范性。不过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依然会有许多不能规避的风险,故而,切实提升管理风险以及预防的研究力度,将会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

  1.管理风险

  1.1 不正当竞争

  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的招标行业中,仍然有众多不正当竞争现象,而且还出现了很多不法勾当。如此一来,就会有损于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并且也会阻碍很多具有真正实力的企业的参标。除此之外,也会让监管部门的整体工作过程更显难度,不利于招标市场的持久化的发展。但是,出现如此种种现象的原因,并非只是某些企业过分看重利益而引发的,更为重点的因素是,企业只能在投标过程中一再地努力压缩成本。不过因为对项目的实际情况的考察与了解都不是很充分,故而,就会发生盲目报价,继而使得工程质量被牺牲、一味追求成本的降低,更有甚之,还有些企业借此克扣工人的工资、拖欠供货商的原材料款项等,因此,其后果相当恶劣的、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后续发展。

  1.2 弄虚作假引起的投标风险

  在目前,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与此同时,建筑企业的数量及规模也愈来愈大。因此,整个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而有些企业则因自己的实力不够,又过分地急于承揽一些工程,因此,其多半会在投标的过程中,采取弄虚作假以及虚报价格等不良行为。为了让自身的价格有足够的竞争力,他们甚至会在施工方面动用心思,以次充好,或者是同相关部门内外勾连,以虚假材料来敷衍,来降低成本,继而以低价中标。此外,还有一些企业在利用价格上的压缩来中标之后,为了可以取得最大的利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一些廉价的材料,并且不注重施工技术的提升,唯压缩成本论,如此一来,就牺牲了项目质量以及安全,给工程建设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1.3 评标专家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管理中,评标专家最关键的内容就是要研究建筑工程的相关投标文件有没有与其标准相符,然后再给出相应的、正确评估。不过在很多投标评估的过程中,却发生了许多问题,因为相关评估专家的素质水平较低,继而使得胡乱评标问题严重,如此一来就会使得评标质量大幅降低,并对招投标行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因为部分评估专家受到利益的诱惑,和投标人互相勾结,继而使得不公平投标的问题严重,让招投标丧失基本的公正公平,不利于行业的稳健发展。

  2.管理风险与预防策略研究

  2.1 正确评估投标风险

  从当前的实际可见,不少施工单位多会以“意外费用”来对应项目的投标报价内容中的相关风险。虽然在工程施工中,的确有诸多不可抗的因素,但借此来操作完全不可取。既然当初该企业已取得了该项目的建设权,并且竟然还会担心不能把控的风险与因素,则可明确,施工单位或许根本未能做足投标中的相关的准备。不但没能准确判定其风险的大小,并且,也无法判定意外费用的具体数目。如果将意外险计算得少了,那么意外风险的出现,就必定会使得工程投标方发生经济亏损。但是若是意外险算得多了,则必定会使得投标报价过高,继而丧失项目中标机会。故而在投标开始前,投标方也需将风险发生的严重度与其种类分清楚,并且要把风险责任有效地转移至项目投标承包中。若是因为自然地质因素带来损失,则要由业主来全部负责。而若是属于部分风险,譬如水灾以及火灾等,那么,就可基于保险模式,来要求保险公司最终承担。对于具有较多的风险因素、且无法预估到的项目,尤其是因某一些技术原因而引起的,那么是不是可以以意外费用来予以承担,则承包方仍须对此慎重分析。

  2.2 回避风险的原则

  回避风险所指的是,施工单位在正式投标前,经过慎重分析后,得出了相关的风险因素,并对此加以回避,使得其潜存的经济损失可得到规避。而这样的风险控制方法早已普遍地应用于绝大部分施工企业中,不过,该方法也有显著的局限性。第一,有一些不可抗拒风险并非是可回避的,尽管规避了一些风险,但是也丧失了取得利润的机会。并且,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有可能引发其它的各类风险发生。

  2.3 执行无标底的招标

  从当前来看,很多建筑工程项目使用的招标方法,基本均为标底招标的模式,此模式的运用基本还是按照工程预算与工期等各种数据来充当依据,并按照此前的分析结果,来大致地算出工程项目的预期价格。使用本方法,明显已不切合目前的建筑工程发展实际,也很难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因为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紧随市场的变动而做出合理的调整。因为市场经济具有极大的波动性,故而就要解决标底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同时,相关管理部门也需引入无标底招标的合理化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招投标市场的公正及公平的发展,适应现如今的市场发展需求。

  2.4 提高投标竞争者的行为规范要求

  为了确保招投标的平稳展开,就要对那些非正当手段的利用者,同时也是市场的不良竞争者,展开严格监管。为此,就要对相关规则做好严格的规范,并构建市场信息系统,对招标人的信息的规范性展开分析。

  2.5 提升评标专家的个人综合素质

  当专家综合素质有所提升后,就可保障项目招标文件的合理性及严谨性。具体而言,要把评标工作提交给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水平的人员,由他们来予以评定,并且,还须对中标人的综合实力实施全面分析,以利于把握中标结果的公正性及公平性、正确性。不过在此过程中,因评标专家也会有个体性,因此,其个人人品与专业技能若是不够硬,也可能使得相关工作受到负面的影响。故而,为了保障评标专家可具备与行业的要求相切合的综合素质,除了要要求他们必须掌握专业的技能之外,也要求他们能够具有综合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以利于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此外,还要对他们展开定期的职业素养的考核工作以及专业技能培训,以切实提升招投标质量及其公平性。

  2.6 确保招标文件的严谨性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的招投标中,往往会涉及许多不同的风险因素。因为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公司投来的投标文件本质上会有各种差异,故而,就要强化责任管理流程招标系统,并将其尽量地规范化,故而,投标格式必须得足够严谨,以保证评标专家均能深入细致地去分析这些投标文件,并确保投标工作的按时性的完成。

  结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的招投标阶段,其务必要对合同风险有所了解,并且,还要对此作出风险评估,并找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最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建筑工程中,招标工作可否很顺利地展开,也是工程正常实施的一个关键的决定因素。不过在招投标管理中,风险始终都是存在的,如果不能做好合理的管理,就容易带来经济损失。故而,为了对此予以解决,就要从多个角度来展开全方位的预防,以规避违规违法的现象的发生。并且,在招标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要注意规避风险,持续地提高管理水平,以利于企业的后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小清. 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风险及预防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0(11):2.

  [2]郑根.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探讨[J].新丝路:上旬,2020(10):2.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