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理念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冯熳丽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四川成都市 61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要做好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工作,加强对生态理念的应用十分重要。在应用生态理念开展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时,应当遵守整体性原则、环境优化原则、生态和谐原则以及健康舒适原则,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确保城市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其次探讨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要点,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需求,实现人、建筑与生态环境三位一体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念;高层建筑;建筑设计;运用

  引言

  在民众生活中,绿色生态具有关键地位。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住宅项目设计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控制资源浪费问题。借助对自然环境的科学设计,充分促进住宅采光供水等性能,降低供热设施使用效率,对生活垃圾展开分类管理,对生态理念进行全面应用,能够提高建筑使用寿命,控制资源消耗问题。

  1 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生态建筑的设计必须将节约能源作为核心理念贯彻落实到设计的全过程,通过创新设计方法和技术等降低能耗,确保生态建筑设计在满足建筑需求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最终确保生态建筑设计的生态价值。在具体的设计环节要广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对能源资源的重复性应用,最大化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具体设计时应把握以下原则:(1)从全局角度整体性地分析建筑区域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2)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共存,把握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3)建设当中尽可能地应用天然材料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并采用节能抗污染的相关措施。(4)建筑位置的确定尽可能地远离污染源,尊重特定地区的生态特征,因地制宜。

  2 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要点

  2.1 加强对建筑节能、环保型能源的利用与设计

  传统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容易加剧环境污染,加上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会造成能源短缺问题,所以,需要合理开采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合理的建筑节能设计,积极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倡导的政策理念。建设单位应该加强对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视,探究进行节能设计的高效措施。在设计中,以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为导向,以房屋建筑现场环境、气候、地理位置等条件为立足点,充分收集和利用自然资源,如加强对太阳能、风能的应用,通过天然环保型能源利用,合理进行房屋建筑供暖系统与风冷功能设计,降低室内能源消耗,以天然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此满足室内温度与通风需求,在降低能耗的同时,也确保室内空间的舒适度。通常利用太阳能来实现建筑节能设计要求,一般表现为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太阳能集热器搜集太阳热量,并将太阳照射后的光能转化为热能,利用控制系统和循环系统等技术手段将热量输送到保温水箱中,再依托电力、燃气等能源来满足人们的热水需要。例如,深圳某中心充分应用了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以漂浮的建筑体打造最大化园林景观之上的超高层建筑。设计师利用可转动式悬挂立面外遮阳系统,让窗外景观尽收眼底,同时利用太阳能的除湿系统,形成有遮阳的屋顶景观,景观之间也形成呼应。

  2.2 应用绿色环保材料

  绿色环保的材料具有较少的污染性,而且性能良好,不仅有利于日后的维护,而且可以进行二次利用。健康环保的材料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适应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而,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材料的环保性效果,减少其对周遭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在设计的前期阶段,设计者需要将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融入到方案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时,侧重选择一些比较自然传统的材料,当然也可以选择人工的材料,选择材料时主要是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节能性以及循环使用性,减少对于建筑材料的浪费。

  2.3 加强低碳设计理念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景观设计是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设计人员应当加强低碳环保理念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体现出生态化的设计理念。第一,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做好相关建筑材料的选择,尽量选择低碳环保的材料,比如选择天然材料,减少对人工合成材料的使用,从而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第二,遵守“利用为主,改造为次”的原则,尽量加强对周边资源的利用,减少自然环境的改动。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量城市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从而进行更加科学的设计。第三,加强高新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借此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比如借助高新技术来加强对再生能源的利用,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碳排放量,减少成本。第四,要想实现低碳环保设计,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对低碳环保材料的应用,加强对再生能源的利用。比如,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尽量选择碳排放量较少的材料。此外,我国地区广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因此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结合当地的居住习惯,从而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建筑。

  2.4 自然采光技术的运用

  建筑用立面窗户形式、反光遮阳板等,提高自然采光水平,提高舒适感的同时,降低照明设备的用电量。经过对房屋进深的优化设计后,有效控制自然光的比例,获得良好的自然采光效果。(1)窗洞设计。根据各功能区的需求,富有针对性地开展窗洞设计工作。以展区、实验区为例,考虑到此类区域功能性较强的特点,宜采用窗墙比小的设计手法,其中,以深凹窗洞的设计最为适宜,其能够有效控制温控能耗;窗墙比大时,优先考虑的是带形连续窗的设计方法(带形连续窗在可用自然条件的办公空间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2)内遮阳及遮阳反光板。条件允许时,增加反光板的用量,以便将多余的阳光反射至建筑内部,提供自然光照。(3)光导管及采光井。通过光导管的配套或建设玻璃采光井,实现对自然光的延伸,使其能够到达更多的建筑内部空间中。(4)设置光电幕墙遮阳。对于光照较强烈的区域,可设计光电幕墙用于发电和遮阳或散热。在该办公大楼的设计中,我们考虑到大楼的西侧和南侧立面夏天日照较强,就在大楼的西侧和南侧立面设置了光电幕墙,不仅用于发电和遮阳,还能利用通道的热压力将墙体多余的热量排向空中。

  2.5 建设生态建筑模型方案

  在设计初期,设计师应充分考虑生态技术因素,并处理好生态技术与造型结构的协调管理,构思项目实施方案。由于建筑模型中包含设计信息较多,应充分利用分析软件,更高效便捷地获得直观、精准的建筑生态信息,以此为设计可行的方案提供指导,针对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设计师可以借助模型信息生态数据加以分析,将数据与软件进行对接,明确方案设计要点,综合建筑采光、材料、能耗等方面进行生态分析。

  结语

  综合分析,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渗透到现代房屋建筑设计中,需要设计人员认真落实整体性原则、节能降耗原则和耐久性原则,根据区域地理环境、城市资源及环境条件,做好综合考量与分析,同时,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科学规划设计廊道,加强自然通风效果,并合理选择和利用生态建材,以环保节能的新型材料满足现代人们对于生活的需求,同时实现材料、能源、设计、技术与施工方案保持一致性,以此确立人、建筑和自然生态和谐统一发展的实施途径。

  参考文献

  [1]刘雯雯.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0(4):16-17.

  [2]罗从容. 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1):95-96.

  [3]刘嘉斐.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73.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