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思维能力的培养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初中生物,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 发布时间:2023-07-09 19:49

  张志强

  (十堰市茅箭区北京路中学 442000)

  【摘要】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不仅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创设条件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效培养学习求异思维、发散性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更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1-012-01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在生物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不但能巩固有关的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下面结合自己多年初中生物实践经验,跟同仁一起分享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思维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指某一研究对象通过非常规思路的思考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提出新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现行的生物教材虽然已考虑了探究性实验,但仍有不少实验偏向验证性实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帮助学生改变在实验过程中一成不变的思维老路,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应变能力。

  ㈠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关键在于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发挥求异思维的课堂环境,需要老师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

  例如“渗透作用原理”的教学中,首先把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展示给学生,并做演示实验。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争先恐后地提出了很多问题,如:①水分子能自由通过半透膜由烧杯进入漏斗,那会从漏斗进入烧杯吗?②漏斗内蔗糖溶液和烧杯内清水互换,液面会怎样?③本液面会一直上升吗?④什么条件液面上升?⑤把蔗糖变为葡萄糖结果会怎样?等等。这样就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伏笔,同时也开拓了思路。

  ⑵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还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发散创新思维成果得以实施的条件。

  例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这是高中生物中的一个经典实验。在课本中,制作洋葱临时装片的方法是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表皮。按此操作,认真而细心的学生能取下表皮,但大多学生取的表皮还带有部分果肉,使材料太厚,不利于在显微镜下观察;还有的同学则不知如何取材。这时教师若能适时地鼓励学生创新与探索,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入手, “大家在折枝条时,往往都能在断口处带有一些树皮”,进而想一想,撕取洋葱表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学生们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再经过全体同学共同实践改进,方法总结如下:剪取新鲜的洋葱鳞片叶一片(长约2cm,宽0.5cm),用双手由内向外掰,从折断处顺势轻撕,就能撕取单层的洋葱紫色外表皮,用镊子撕下并平展在载玻片的清水滴中(若表皮过大,可用剪刀适量减小),并用镊子盖上盖玻片。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有的学生想到:“质壁分离液是30﹪的蔗糖溶液,因操作不当容易将蔗糖溶液滴在载物台上,使载物台粘糊糊的。甚至有的出现因实验后未及时清洗而导致载玻片与盖玻片粘连在一起的现象”。那么能不能对质壁分离液作一改进呢?笔者便抓住学生的这个疑点,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并给他们提供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改进并重做对比实验,最后得出:有2﹪-5﹪的NaCl溶液质壁分离的效果明显优于教材中介绍的30﹪的蔗糖溶液,其中3﹪-5﹪的NaCl溶液尤佳。而且即使不慎有少量NaCl溶液滴在载物台上,用吸水纸擦干即可,不产生粘连感。

  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求异思维是很容易被激发和培养起来的。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创造这种氛围。

  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发散性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⑴ 课堂上呈现开放性问题情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手段。

  如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教学中,在获取真核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时,一般用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方法。但在此之前教师可提出以下开放性问题:

  ①通过哪些途径可获得目的基因?

  ②获得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方法可能有几种?

  ③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与真核细胞中的目的基因可能一样吗?

  ④为什么鸟枪法不用于获取真核细胞中的目的基因?

  ⑤影响目的基因表达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这样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问题,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和视野,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生物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⑵ 一个实验命题,多种探究实验设计,能培养学生发散的创新思维。

  纵观近年高考试题,越多地体现能力的的考察、并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拓宽思路,旧题新做,从另外一个侧面去发现新的问题,往往会豁然开朗。通过一个实验命题,多种探究实验设计的训练,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不同的知识得以综合运用,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遗传概率的计算中设计了这样的试题:某对夫妇所生子女中,仅患甲病的概率为A,正常概率为B,仅患乙病的概率为C,正常概率为D,则此夫妇生一个仅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为多少?表达方式可能有几种?经过讨论总结,结论如下:①AD+BC;②1-AC-BD;③A+C-2AC;④B+D-2BD。再比如,在“怎样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为叶绿体产生”的实验中,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①如何合理设置这个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②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不同因子可选择哪些?等等。

  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调动学生发散思维的参与,给学生创设无限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这样能让学生有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总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可以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挖掘,可以从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中体现,只要我们时刻注意,努力为学生创造好的思维环境,努力去诱发和引导学生,就一定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