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级公路软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 来源:家园.建筑与设计
  • 关键字:高等级公路,软土路基,填筑施工
  • 发布时间:2023-07-14 15:39

  蔡娥

  云南硕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级公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是城市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地理环境条件复杂,在软土地区建设的公路路基常常出现路基滑移和开裂等问题,影响车辆通行安全,也影响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本文对高等级公路软土路基的特点进行阐述,对现阶段在软土地区建设的公路路基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分析,探讨高等级公路软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要点,以期推动我国高等级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软土路基;填筑施工

  我国软土地区的分布范围也比较广泛,由于高等级公路工程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在软土地基上修筑,传统的软土路基使得我国高等级公路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公路标准,出现路基结构不够稳定的情况,进而使得公路路面丧失稳定性,影响填筑施工的安全性[1]。工作人员需要分析思考软土地基路堤填筑过程特殊性的问题,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分析如何对软土路基性能进行改善,采取适合的处理方式,帮助高等级公路工程施工要求达到标准,保障高等级公路工程效益。

  1 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概述

  1.1 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特点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软土地区在我国的分布范围也比较广泛,按照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形成和分布,大多位于沿水地带,一种在海洋沿岸;另一种在山区河、湖盆地等区域,这些软土的成因、土壤结构各不相同[2],高等级公路工程中有时会涉及到软土路基,如若软土路基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使用极易发生路基变形的施工质量事故。软土存在较大的孔隙,含有的水量比较大,不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出现路面不均匀沉降的现象,并且不具备较高的强度,压缩性较高,抗剪强度较低[3],路面容易变形、塌方等。

  1.2 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为提高道路地基的抗剪能力,工作人员可以对软土地基进行优化处理,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环境等因素,选用合适的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减少各种因素对道路地基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高等级公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车辆荷载、车辆行驶的车速等会远远大于普通公路,高等级公路对道路路基的剪力要求也相应的的更高,软基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现阶段我国一般应用换土垫层法、土工格栅加筋法、超载预压法等,降低其地基压缩性,改善其渗透特性,避免道路地基受荷后变形。

  2 高等级公路软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要点

  2.1 路基排水施工

  路面水源会对路基产生一定的冲刷作用,在进行高等级公路软土路基填筑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明确路基排水施工的必要性,做好路基排水施工,采取相应的临时排水措施,在对道路表层进行排水工作时,施工人员在路基填筑之前可以建设道路表层排水系统,通过排水系统来保证在雨水较多的天气实现路表的积水及时排出,保证路基的干燥性;同时,工作人员在铺设地基时还可以增加渗水能力非常强的砂垫层,不仅能够起到对地基的稳固作用,还可以及时排出积水,降低地下水位至施工设计标准范围,规避路基施工的安全隐患。

  2.2 地下排水施工

  地下水也会对公路路基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人员需要明确地下排水施工的必要性,不同的地质条件有不同的地下水含量,地下水含量过多会导致公路路基变软,甚至出现翻浆、边坡滑塌等现象,降低了路基路面的稳定性,为了高等级公路软土路基建设施工的正常进行,施工人员需保证路基的干燥性,建立健全的地下排水系统,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如设置截水沟、渡水槽等方式,规避路基施工的安全隐患,保障路基排水效果,使地下水含量降至施工设计标准范围,提高路基施工效率。

  2.3 换填施工法

  软土的伸缩性大、孔隙比大、地基强度低,工作人员需要实地考察土层变化复杂的地区,对天然地基进行加固,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将路基表面原有的、影响路基稳定性的软土用人工或机械除去,并且填入结构比较稳定的新土,包括灰土、砂卵石、碎石等,换填的高度一般在2m 以内,开挖的边坡一般为1∶1,保证高等级公路的稳定性;在一些常年积水的洼地地区,为较少淤泥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工作人员可以在路基底部抛设一定数量的毛石,毛石的数量以及大小由实际淤泥的厚度以及稠度而定,从路堤中部开始抛投,逐渐向两边扩展,保证高等级公路的稳定性;在一些农田地段或是路堤高度大于极限高度特殊区域,工作人员可以采用排水固结法,在地基中设置竖向排水体,地基表层设置水平向排水体,以更好地加固较软地基。

  2.4 设计填石隔水层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在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施工成本,常见的填石隔水层多使用砂垫层结构塑料排水板,厚度控制在1m 左右以防止砂垫层堵塞,施工后进行预压处理,保证砂垫层排水的畅通性,降低地下水对填土路基的侵蚀影响;同时对路基沉降情况进行有效的动态化观测,根据观测结果来优化和调整施工,同时应设置变形观测桩,由实际的安装地点选择安装沉降观测桩还是侧向位移观测桩,前者由钢板、钢管构成,使用内螺纹丝口套管将每节观测钢管进行连接,为了保证变形观测桩的稳定性,一般埋入深度应大于1.5m,设置警示标志,每隔3 天需要变形观测一次,将观测数据整理分析,用于指导后续的填筑施工,提高路基施工效率。

  2.5 复合地基法

  复合地基法由于其施工速度快、对周围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常应用于软土路基填筑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在软土层打桩,首先利用高压将软土进行打孔,之后在孔隙中填充碎石和混凝土,形成水泥桩柱,承担外部较大的荷载,通过柱体来对整体路基起到支撑作用,起到稳固地基的作用。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高等级公路不断完善,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土路基的情况越来越多,处理好软土路基填筑施工工作可以增强路基的强度,增加高等级公路通行质量和效率,对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哈建东.高等级公路软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探讨实践[J].中国设备工程,2022(06):211-212.

  [2] 黄展旗. 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基应对策略[J]. 城市住宅,2018,25(07):108-110+113.

  [3]杨勇.浅谈高等级公路软土地区路基处理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3):91-92.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