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措施

  • 来源:家园.建筑与设计
  • 关键字: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 发布时间:2023-07-14 15:42

  王银行

  天津天房信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80

  摘要: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我国建筑领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固定场所,带来了极大便利。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只有保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时,需要保证该项施工技术能够符合施工目的和施工要求,在制定规划时也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方案不足会带来的一些影响,提前根据这些影响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保证施工能够顺利开展,并且将其他的风险因素规避在外。只有保证施工现场管理符合相关规范,才能确保施工技术能够同项目发展保持一致。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建筑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建筑由于其特殊性对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建筑的施工技术和相应的管理必须不断提高,才能有效地保障施工质量。

  1 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提高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采取科学、妥善的措施对施工技术加以管理。在开展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企业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从而确保技术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另外,企业开展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解决突发问题,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以及效率。此外,企业通过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还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

  2.1 材料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质量与建筑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影响着建筑施工的进度。通常情况下,采购部门负责建筑工程所需材料的采购,在采购过程中,由于采购人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材料达不到施工要求的情况,影响施工质量。建筑工程对施工材料的规格及材质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如果在采购过程中未按照要求采购,将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控工作,造成施工难以顺利开展,甚至会出现返工的情况,最终导致建筑工程难以按期交付。另外,材料需要进行入库封存,此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保存措施不严谨,极易导致施工材料受潮、变质等,直接导致建筑质量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甚至在投入使用后出现严重安全事故。

  2.2 施工技术缺乏创新性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得到创新与发展的空间,当前建筑施工技术已得到优化改善,但存在的部分技术仍待改良更新。施工技术的选择会影响工程施工周期及所耗费的资金与最终建设质量,因此为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应对施工技术进行改善创新,加强技术研发水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达标,出现部分操作失误,无法使施工技术发挥应有效果,导致工程质量较差,出现返工现象,延误工期,增加施工成本。

  3 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优化措施

  3.1 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验,计量、试验控制

  在某工程建设中,针对性地加强了施工材料质量管控,设置了专人负责对材料进行检查,例如检查质量合格证明,定期进行抽检,如果抽检结果不达标,必须将施工材料退回给厂家。根据建筑施工经验表明:建筑工程事故中大部分是由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造成的,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必须追究验收人员的责任。一般验收程序是施工企业委托具备资质的试验单位对各种材料进行质量试验,例如配比试验、见证取样试验等,各种构件、材料必须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施工单位要强化计量工作,各项建筑工程必须配备试验员以及相应的试验器材,定期进行试验检测和取样等。根据国家计量法规,在计量器材的报废、购买、送检、验收、使用等方面必须进行程序控制,确保计量器材的完好率、配备率达标,并建立完善的计量档案,实现计量工作标准化,从计量管理的角度入手保证施工质量。

  3.2 合理配置资源,渗透绿色施工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充分掌握该工程所需的资金数额、机械器具数量、劳动力、原材料数量等数据信息,并对每环节的人力、物力、资金消耗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合理分配资源、优化人员配置、节约建设成本的目的。因此,管理人员应在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规划管理,并结合建设需求对各个环节所需的材料、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合理控制。此外,还应在建筑工程中渗透绿色施工技术,以此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3.3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制度

  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较快的现实决定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进步速度也比较快,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水平能够满足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要求,相关单位应该对其施工人员进行妥善的职业内容培训,保证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够适应建筑工程建设事业的需要。此外,建筑工程企业更应该在劳动力市场进行对建筑工程相关人才的引进工作,并保证其内部培训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企业应该根据项目良好施工结果的需要完善其技术创新奖励的建设,充分保证企业员工的创新成果能够得到妥善维护,并有效促进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

  3.4 建立健全管理标准,提升管理质量

  对大部分企业而言,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应当建立健全与工程建设相符合的管理标准,这样才能提升管理的质量和管理效率。保证相关的施工方以及建设方的管理人员严格遵守管理标准,根据具体的责任来落实相关的制度,避免职责不落实而出现问题。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应当严格监督相关的施工人员,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违规操作,给施工质量带来不良影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监管人员没有对这些问题监管到位,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问题产生。对于相关人员来说需要提升工作责任意识,在工作的过程中保持细心积极的工作态度,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避免因小失大,从而给项目工程带来影响。

  3.5 做好先进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中,通过各种先进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可有效确保其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同时也可以为整体的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经济和环保等方面提供良好保障。基于此,在具体的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管理者一定要注重先进技术的合理应用。在此过程中,可将当今先进的BIM技术引入到管理中,通过数字化BIM模型的创建来进行施工技术管理和碰撞试验等操作,以此来有效避免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的各种问题,让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与安全得到保障,并进一步提升整体工程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比如,在建筑工程综合管线设计中,便可通过BIM数字化模型的方式来进行构建,从而有效避免建筑管线工程与其他分项工程之间产生施工碰撞,最大限度确保管线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要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企业就需要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建筑工程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从而有效解决施工技术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党永刚.农村公路桥梁改造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以何家台桥为例[J].科技资讯,2021,19(09).

  [2]孙志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29).

  [3]王炜.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06).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