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拥入欧洲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国,电动车,欧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29 19:35
文丨戴闻名 编辑金明大
2023年4月,《星期日泰晤士报》在题为《英国将迎来一大批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文章中,引用汽车业研究网站Automaker的报告称,未来一年内,将有至少25家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计划进入英国市场。
最近一段时间,英国媒体关注到了一个新动向:一大批中国电动车品牌要来英国了!
2023年4月,《星期日泰晤士报》在题为《英国将迎来一大批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文章中,引用汽车业研究网站Automaker的报告称,未来一年内,将有至少25家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计划进入英国市场。
6月10日,《每日电讯报》又报道说,包括奇瑞在内的多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已与英国政府就在英国生产汽车事项举行了会谈。
这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不但要“组团”来英,而且雄心不小,除了卖车还考虑造车。
英国人对于中国汽车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英国汽车在线销售平台Carwow在今年初对1314名汽车买家的调查显示,已有近1/3 (29%)的受访者表示,购买下一辆汽车时将选择中国品牌。
英国是仅次于德国的欧洲第二大汽车市场,其风向标意义不言而喻。
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彭博社曾宣称 “中国电动汽车将接管世界”。如果这个预言成真的话,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就将是中国电动汽车全面“出海”的关键一站。
炫酷中国车
据不完全统计,已进入和明确官宣将进入英国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至少有10个:比亚迪、奇瑞、高合、吉利旗下品牌(LEVC、领克、极氪)、爱驰、上汽名爵、蔚来和长城欧拉。
中国电动汽车的强势崛起,逐渐在颠覆欧洲人对于中国产品“低质又低价”的刻板印象。
今年5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来自中国的滚滚车轮》一文中评论说:“就在几年前,中国汽车还设计蹩脚、做工粗糙。如今它们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上都基本与外国车不相上下,在由软件驱动的数字体验方面更已实现赶超。”
英国汽车在线销售平台Carwow在今年初的调查中询问为什么选择中国品牌时,有30%的受访者表示,与欧美日韩的汽车品牌相比,中国汽车“性价比更高”,另外10%的人则相信中国汽车“拥有更好的技术”。
Carwow还专门撰文介绍了蔚来,称之为“正在赶超特斯拉的中国电动汽车品牌”。
文章写道:“NIO(蔚来英文名)可能听起来像是好莱坞影星基努·里维斯创立的品牌,但它却是一家中国创新车企,正在迅速成为全世界最具价值的电动车品牌之一。”
文章还详细介绍了蔚来的换电技术,认为这个设计非常“聪明”:可以在不到10分钟时间里,就能通过更换电池实现100%充电,价格也不贵;如果实在不想花钱买电池,还可以通过租赁方式使用;万一没电困在了荒郊野外,会有救援车队带着电池过来。
另一家英国汽车专业媒体Autoexpress则着重介绍了即将进入英国的中国品牌高合(HiPhi),并对其炫酷的设计赞不绝口,认为它的Z系列将是保时捷纯电超跑Taycan的竞争对手。
“它与你在路上看到的其它车型都不一样,是高科技含量的顶级汽车。车前部和后部有特别的灯光设计,停止不动时会生成一场‘灯光秀’。控制屏的视觉效果由顶尖游戏设计师设计,还可以通过车前灯把屏幕投影在外墙上。两扇后门更可以像翅膀一样抬起,你可以直接走进车里,坐好,门再合上。”
伦敦公交中国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已进入了英国的公共交通系统。未来,伦敦最具标志性的红色双层巴士和黑色出租车可能都将由中国电动车制造商提供。
如果你在伦敦街头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红色双层巴士车头上都印着中国品牌比亚迪的英文名字:BYD。
2015年,比亚迪在伦敦推出首批电动双层大巴,受到伦敦交通局旗下运营商Metroline的欢迎,投放在了一批公交线路上。
2021年6月,比亚迪又中标伦敦交通局旗下公共交通运营商RATP的195台纯电动巴士订单,这也是当时英国单笔最大的纯电动巴士订单。
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累计获得1000多笔全英各大公交运营商纯电动大巴订单,遍布英国逾10个城市,在英国公共巴士市场占有率接近50%,在伦敦市的占有率更是超过了80%。
在“007”和福尔摩斯系列电影中经常出镜的伦敦黑色出租车,则由中国车企吉利控股,即将走进大规模电动化的新时代。
2012年,伦敦黑色出租车母公司英国锰铜控股濒临破产,被中国车企吉利出手收购,成为其旗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并更名为LEVC(“伦敦电力汽车公司”的首字母缩写)。2017年,LEVC考文垂工厂停止了燃油车型TX4的生产,代之以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TX5。
据彭博社报道,吉利计划投资1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91.8亿元),用于大幅增加纯电动黑色出租车的产量。
“桥头堡”挪威
进入英国之前,中国电动车品牌已在北欧国家挪威站稳了脚跟。
一名在挪威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说:“只要在首都奥斯陆市中心转一圈,就能遇到很多国产品牌电动车。”
他举例说,市中心最繁华的卡尔·约翰斯大道上就有蔚来旗舰店,一出地标建筑蒙克美术馆就能看到最新的小鹏P7鹏翼版,接娃放学的家长可能开一辆红旗E-HS9,马路上还常常可以看到比亚迪唐和名爵ZSEV。
中国电动汽车品牌之所以集体选择从挪威登陆欧洲,是因为这个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极度友好。
挪威被称为“欧洲绿都”,环保意识极强,是全世界电动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2022年,挪威电动车累计渗透率已经达87.8%,且政府已明确宣布将在2025年禁售燃油车,将成为全球第一个拥抱“全电动”时代的国家。
这个人口仅有540多万、面积相当于云南省的国家,还拥有1500个超级充电站和超过8000座普通公共充电站,每万人拥有的充电桩数量超过35个,远高于欧洲汽车大国德国,是亚洲汽车大国日本的11倍。
此外,在挪威,购买或租赁电动车时也无需缴纳购置税或进口税,在充电费、停车费、过路费方面还享有全面的政府补贴。
中信证券研报称,在“桥头堡”挪威,中国车企已经取得了燃油车时代在欧洲市场从未有过的成绩。
目前,挪威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榜上,领跑的仍然是特斯拉和德国大众,但多个中国品牌已经跻身前10。2022年1-7月,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在挪威的注册量已达5726台,同比增长204%。
只是开始
中国电动汽车为何“组团”去英国和欧洲?
首先是因为时机。2022年6月,欧洲议会全会通过决议,2035年将禁止在欧盟境内销售燃油车,欧洲各国也已陆续宣布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
也就是说,欧洲已经进入燃油车“倒计时”,电动车将成为个人和公共交通的“刚需”。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政府都对电动汽车实施了高额补贴政策,鼓励民众购买新能源车。
欧洲本土产新能源汽车,价格相对较高且产品更新速度较慢。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因此迎来了“攻占”欧洲市场的最佳时机。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是中国品牌汽车进军欧洲的关键一年,中国对欧盟的汽车出口量激增了156%,达到43.5万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新能源汽车。
2021年至今,已有包括比亚迪、长城汽车、上汽名爵、蔚来汽车、岚图汽车、小鹏汽车等多家中国电动车企业宣布了“欧洲计划”。特斯拉上海工厂制造的汽车,也源源不断销往欧洲市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是,2022年前三季度,接近90%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往了欧洲和亚洲,其中出口欧洲国家的占比已经达到46.8%,超过了出口亚洲的份额。
在目前的欧洲市场上,中国汽车品牌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销量还难抗衡特斯拉和大众,但未来潜力巨大。
据普华永道预测,未来2-3年,欧洲将从汽车净出口地区变为汽车净进口地区。到2025年,中国制造电动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可能达到80万辆。
全球科技市场分析公司Canalys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则认为,由于欧洲市场主流电动汽车平均售价与中国品牌出口均价高度吻合,加之欧洲市场对电动汽车接受程度较高等因素,到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渗透率将提升至16.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进军欧洲)只是一个开始,中国汽车目标是到2030年向海外销售800万辆乘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