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的本质

  •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
  • 关键字:文人书画,蜕变,修为
  • 发布时间:2023-08-04 19:07

  文/王徵明(陕西西安)

  摘要:中国书画的本质是修身养性之道,是释怀抒情。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传统书画也在发生变化,人性的自由逐渐显现,书画从根本上得到全力释放,从形式上变化多端,而根植传统优秀则更为重要。

  关键词:文人书画;蜕变;修为

  文人书画

  文人,特指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是能正确熟练使用文字并于理论研究,秉持一定思想的人,这样的人通晓人情世故、自然伦理、天文物象、诗词绘画音律等知识,能权衡利弊。文人的字被称为文人字,文人的画被称为文人画,其具有独立的精神和美的品位。文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文人书画是形而上的道,其格调高雅,遵循正道,内在胜过外在;文人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导向,文人书画是至纯至美的,是美好的形式和美好的思想相统一的,又是对真善美灵的融通体现。传统中国书画就是文人书画,是以写的方式结合物像表达意,是文人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的根本,是表达个人情怀的方式,这种情怀的物化形成了意境 ,意境是文人精神的制高点,行成这种意境是作者的修养之高,是画外功等的综合反映。文人的敏而好学,知识广博,俗称杂家。这种杂是对诗词歌赋、音律宗教、天文地理等了解,如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才有《达摩图》;朱耷八岁时便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小时候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才有了《荷花水鸟图》。这种杂反映在对作画材料的借用,如留白,使作品形成无画处皆成妙境,从而加强了意境;这种杂搭配诗词印章环衬出画面内容的饱满和思想的丰富,增强了主题;这种杂反映在表现技巧,即将枯树和茂叶交错配合,从而增加了神秘感,达到静态美,这是中国山水画的至高点。为什么达到静态美?静是万物动力之源,是心里与身体保持相对平衡稳定;静是一种心态,其中包含了责任和勇气——在安静中思考,在平静中做事,在冷静中决策,静以养心诠释了心脏平稳跳动时大脑才能理性去分析,相反之下的内心紧张会加速心脏跳动导致衰老以至于死亡,对社会而言,平稳的发展心里才没有紧迫感,这静反映了文人的修养。历史上但凡具备静的作品在文化历史上具有独特的品味并占据很高的位置,如朱耷国画的静反映出的意、黄宾虹国画静反映出的味、王徵明水意画的静反映出的情、李煜词的静反映出的郁、王维诗的静反映出的幽、李清照词的静反映出的腻。静是中国文化中特别强调的,他所反射的坦然是平淡潇散,平淡潇散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绘画艺术纯洁和质量的关键。文人画的静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宗教,尤其儒释道,为文人提供了思路,使得其画中有神有灵,画面通透、幽谧、清明、干净,如牧溪、王徵明、王维。释在中国通常称禅,禅即梵语的音译“禅那”是静虑之意,禅宗的核心思想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基本修行首要是静,通过平静的心态在日常实践中感悟真正的智慧,达到自觉、自由、自知。禅寺通常设立在坐北朝南有山有水的地方,而且是理智规划,比如种植什么植被、安排房屋功能、颜色搭配协调而显厚重等,这和道观、清真寺、教堂大体一致,并且室内外打扫的干干净净,摆放的井然有序,且一成不变,在那里明理念佛修身养性,这样的理智安排是美好的,逐渐形成特定习惯,演变为一种文化,文化也是习惯,这对文人修养提供积极的参照,人们对文人的普遍看法是“明窗净几洁无暇”,所以,文人画也是理智安排;儒家讲修身俟命,尊卑仁爱,平心静气,志气以为和,为文人提供了修养方式,所以,文人在平淡安静的生活下衣貌整洁素雅,言语安静舒缓,作画环境安静、干净、简洁,作画状态慢条斯理,不温不火,舒心清静;道家强调“整体论、机体论”的世界观,重视人的自由,阴阳互补,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这种“道”就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文人画的静恰恰源于清静,阴阳,即用笔用墨的快慢、干湿、刚柔、浓淡、用色的冷暖及边角构图呈现的聚散、多少,枯枝与茂叶的交错,使画面对比有度,不急不躁,稳中有序而显得和谐平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核心基本都是信主爱人,修心方式都是静。文人有机的借助宗教体现了其修养,其作品反映了静,所谓“至虚极守静笃“,也只有静才能理智,才能祛除贪嗔痴,心境才能至纯至美、平和安静、温和宁静,这构成了中国文化独有特点。

  文人书画反映了文人良好的品格。 品格是人在社会道德体制下处事的综合反映,通俗意义是人品,是处事公平或甘愿失去所呈现的格调,文人“吃亏是福”的高尚品格,体现了君子之风。《礼记》囊括了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人品符合了其中的伦理道德。懂《礼记》便知礼,便达礼,这是中国文人都知晓的,也是深在骨髓的,《孝经》更突出的明确人的品格,说明构建文明的社会需要礼,一个知礼的人是博学洽闻的,受人尊敬的,令人羡慕的,反映在品格上是高尚的。中国几千年来秉承“谦谦君子”,“饱学之士”,“礼之用和为贵”来反映一个文人及其品格,即学必须有知识有文化,和是中和之道,是君子处事的公平之道。古人说“人品不高,落墨无法”,文人的权衡利弊反映在画上是整体设色的统一性、用色的轻淡、设墨的饱和、用笔强调中锋,落款均衡和谐,驰张有度,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反映出安静平和,自然而然的心境是高尚的,心境的坦然构成平淡潇散,遂成了文人画的最高境界,通常称逸品,诚然,“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反映的文人相貌是温和、平淡、规整、内敛而不张扬,相反,品格不高,则会过分追求一方,使动物头大身子小且神态丑陋淫秽,房子东倒西歪,用色用墨突兀跳跃,画面狰狞怪诞,笔墨色彩肤浅急躁,显得轻浮张扬,甚至呈现残山剩水,落寞消极和苦闷悲惨的境界,使人秃废落寞,张扬和落寞与文人的平静极不协调,不协调就不公平,不公平也就不自然,不自然也就不美,也说明文人画的含蓄性,中国文化本身也是含蓄的文化,含蓄即是内敛,讲究“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音韵忌散涣”,内敛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过分张扬画品自然不高。文人是知礼,懂礼,用礼,小人无礼,是自私贪婪的,无所顾忌的,巧取豪夺的,是为社会所诟病,是违反社会伦理道德的。懂礼是中国社会检验人品格高低的标准。

  文人书画守住传统底线,又要创新。传统文人的修养精神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实践检验证明是优秀的、传统中国书画以写的方式表达意是独特的、将诗书画印结合表现行成丰富的画面是创新的。守住优秀文化的底线才有根基,才能传承有序,才能循序渐进,这不但是文脉,也是责任。因而,在固有范围内寻找更新的出路,可能会行成死胡同,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向外寻求形式上的改变和精神上的提升才能有更新的路,这在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就开始了。当时的西方美术界也宣布他们的绘画已经死亡,只留下一些技术和形式,也为寻找出路而无奈,说明文化亟待融合,这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但到底怎么融合这是文人要思考的。中国文人之文是以学为主,以技为辅,以总结归纳为要,是积极进取,是开放努力,是取长补短,是追求美好;文人之文是以文化为担当,为“天地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需要更新的形式和优秀思想和更高的技艺,能在各种画里寻找融合点,比如油画、中国画、水彩画、壁画的特点融为一体,注重中国画境界,强调中国画的写意性,形成宁静、干净、空灵、悠远、纯美、积极的特点是需要多么大得勇气和聪明的才。清代意大利人郎世宁采用油画的方式画中国画(这为中国画发展注入了新生机,然而,没有大力推广);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一生都在变化作品,曾经来中国时说“真正的绘画在中国(是指中国画的意象表达)”。能在传统书法基础上更进一步,融合世界优秀文化因素不啻为更独特的形式,这是需要文人思想的变化,尤其对自我追求意念和对书法形式革新的勇气,使其蜕变。

  中国书画讲修为

  中国书画讲修为,是修养好个人身体和完善充实个人思想。道家的修炼养性是感知和洞察宇宙天地间的阴阳变化之道,反观自身的形体构造来掌握生死变化的规律达到养生,如唐代吕岩在《忆江南》词中说“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 宋代赵与时 说“ 柳公权书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从身体健康来修养。《道藏》以气养身,宋·黄庭坚说"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元代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里说“除去浮花,修养残躯,安排暮景。” ,作家王西彦 《乡下朋友》里说“去年你在信里说要到乡下来修养身体,我就想,他一定有点什么都市病。”,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的人所反映出的状态是自然的,温和的。修养至高,反映出内敛,含蓄,适中,平淡,温和,即志气和平不激不励,在中国书画中表现出笔墨圆润且劲健,构图奇而显平,寓意深刻而不外露,整体气息舒缓,平淡天然。相反,修养不够,表现出不修边幅,邋遢肮脏,身体肥硕或瘦骨如柴,形色诡异,暴跳如雷,大喊大叫,尖酸刻薄,自私自利,其作品呈现出埋怨,捩气,火气。

  事实上,传统中国书画的修为表现出最大特征是温和,不以竞技为目的。《黄帝内经》提到“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中医强调“持中守一而医百病”,儒家内圣、道家守柔、佛家慈悲,都是戒骄戒躁,平和温润,都是源于个人内在的修为。几千年来之所以看到同一题材,同一书体,若干人反反复复,代代相传就足以证明。温和是明心见性,是正己修身。马夏山水影响了中国画几千年,王羲之的《兰亭序》温文尔雅,平和舒缓影响了中国书法上千年,弘一的字静穆,素雅影响中国书法几代人。与西方不同,德国文学家尼采主张唯意志论,提倡超人哲学,并以太阳自命,鼓吹自己万能而发疯致死,梵高纠结的心态和努力为生活抗争而狂颠自杀。从书画的形式技巧看,都是讲究用笔用墨圆润,厚实,即中锋用笔。中锋说明中和之道,不偏不依,不温不火,不急不躁,含蓄内敛,静穆温馨的修养之道,这些修养隐藏在笔墨里,形成独特的美。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这样解释中锋“徐铉擅小篆,映日观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无有偏侧,乃笔锋直下,不倒不侧,故锋常在画中,此用笔之法也”,所以,古人总结“书无烟火始成家”,庄子说“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读者欣赏书画作品必然要感受笔墨带来的温润饱满,进而感染自己,提升自己,尤其从作者书画技巧和处理画面的方式窥视作者高尚的品质和待人处世的态度及学识修养,身体状况,等等,例如,作品的干净透亮反射出作者居住环境是明窗净几,作者衣着整洁;主体突出,环境搭配合理不突兀,说明作者对事待人“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是仁爱慈祥的;当然,作品自然流畅,狰狞怪诞反映出作者的率真,不拘小节,和身体的自由,内心的纠结,身体的不佳。

  至高的修为是需要不断读书学习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字如其人”,“精气神”都是学习所反映的,而不愿读书是当下社会的普遍现象,几乎绝大多数人都想通过短暂视频了解一般性知识,其言谈举止,处事为人简单直白,显得粗糙,可以说基本不动脑筋,诚如设计好的程序,机械、呆板、粗浅、幼稚、无趣。书籍是知识的结晶,读书是直接获取经验的方式,要理解中国文化的温和性,提高自身修为,只有认真阅读中国传统文化书籍,通过书画作品直观的感受。而事实上,短暂刺激的视频淹没了读书,人心浮躁所反映出读书变得奢侈和可望而不可及,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中国书画在蜕变

  蜕变现象中外各个时期都有,唐时的狂草、明清时期写意画、欧美十九世纪后期的行动派、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新文化运动、二十世纪50年代的非洲灵歌、二十世纪50年代美国的嬉皮士、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的日本书风,而当代中国书画蜕变是在改革开放。事实上,截止当前,中国书画已经从实用美观性向个性自由发展蜕变,文人们不再刻意讲究技法和外在形式的,直抒胸臆,展现自我,这样的蜕变意味着思想意识的超前,意味着对人的本性释放。随着当下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大量信息使文人思想发生极大的变化,表现自我正式启动,他们彻底摆脱很多传统书画的束缚和教条的过多干预、充分发挥自我创造力,来实现自我了。由此产生结构松散且扭曲,甚至脱离结构,重心不稳,以至演变为离经背道的笔墨游戏或笔墨构成形式的书法作品和大红大绿,极具视觉张力的彩墨画、形体结构扭曲夸张的水墨画、超写实的工笔画。这种蜕变现象相对于几千年来固有的笔墨技法和当下信息化迅速发展使人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和敏感,宛如机械而

  更有自我、更有信念、更加自由、更为坦率和极大的释放。这种蜕变下的释放是从前人书画中可以借鉴某些因素来充实和完善及启发,并不是空穴来潮,如:程邈受篆书启发创立隶书、钟繇借鉴隶书形体的扁方和笔画的平直创造出笔画平直,字型方正的楷书、刘德升由楷书一笔一划的规范书写启发而行成笔画之间连带萦绕的行书;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二十世纪50年代日本书法家井上有一将传统书法与欧美抽象表现派技法结合,形成天真烂漫的日本书法,同时代的日本画家长谷川三郎借鉴欧美抽象表现派画家波洛克开发的“滴画法”,即把画布平铺在地上,手握钻有若干小孔的颜料罐,在画布上边走边把颜料滴溅在上面,从而摆脱了传统中将画布紧绷在框上,用又短又硬的毛笔蘸上颜料奋力向画布抹去的方式,行成独有的抽象画。书画在当代的突然蜕变,体现了书画者一定思想和勇气,表现出自我,予人视觉上断崖式的强烈感受,但也由此行成文化断层,为众人所排斥。而实际上,任何事物发展具有两面性,一味的排斥会失去方向和更好的发展,也会失去民主文明和包容;一味的继承将会得到保持而显得平淡和无所谓,使身心疲惫。从这种断崖式的书法现象中借鉴某些因素,比如情感的酝酿和爆发、书画中出现众多大小不一的墨点、黑白灰,等,与传统成分融合,行成情感性书画、点线面构成的书画,等,这必然对书画审美和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当代书画的蜕变是个人行为,若通过媒体大范围推广,将会引领书画进一步蜕变,使得作者内心更自由,人性更本真,做事更专一,例如日本书画。当然,长期频繁且广泛宣传,会引起更多人效仿,与此同时,纵然会失去中国传统规范书画的要求,演变为纯粹的笔墨游戏,尤其使得几千年来以汉字书法作为民族特有的文化随之扭曲,甚至消亡,并由此引发社会矛盾,使教育混乱,使审美意识混乱,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一大损失,鲁迅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中国书画属于世界地区性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这是毫无疑问,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此,作者讲明原理,保持克制,把握尺度,循循善诱,这是书画蜕变的基本原则,也是担当民族责任。

  结束语

  中国书画的本质是个人的修养,更是性情的绽放,努力继承优秀,向其他学习来丰富书画就是发展,发展意味着进步,进步必然要融合,在当今世界文化经济等共生地球村努力使文化共通性,普及性是文化人努力的方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