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与身心之累
- 来源:百科知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技术,进步,身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8-11 14:58
张田勘
近日, 有网友分享了一次下班后的工作经历。下班半小时后, 刚点完餐, 领导发了23 条很长的语音,饥肠辘辘地听完之后, 发现只是一件小事。现代人的工作常常面临这种情况, 下班后也难以脱身,因为微信、钉钉、飞书、电子邮箱等软件几乎分秒不停地传递着信息, 让现代人进入24 小时“待机” 的工作状态。
从今天人们普遍抱怨工作压力太大、希望获得更多休息时间来看, 人类并不适应技术进步带来的身心之累。那么, 从生理上看, 现代人是否能适应这种24 小时“待机”的工作压力呢?
从表面上看, 今天的法定工作时间其实并不算多。
从1995 年5 月1 日起, 中国全面实行每周5 天工作制,总工时为40 小时。现在,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加起来一年有1 0 4 天休息日( 每个周末2 天),法定节假日1 1 天, 共1 1 5 天, 工作时间为 2 5 0 天, 职工连续工作1 年以上, 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带薪年休假在很多企业难以实行,只有在机关、事业等单位能 得到实施。
从正常下班后的时间与上班时间之比看, 人们的休息时间应该十分充足, 但从实际工作时长看, 现代人的休息时间则要大打折扣。国内几乎所有企业都有加班制度,“996”“007” 是对这些加班制度的经典总结。
以“996”( 每天工作时间为上午9 点到晚上9 点, 每周6 天) 计算, 一周工作时长为72 小时,以每天8 小时法定工作时间换算,“996” 相当于让员工一周工作9 天。
2021 年5 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劳工组织首次发布了长时间工作导致的生命和健康损失全球报告。长时间工作是指每周工作55 小时以上,“996”显然已经严重超标了。2000— 2016 年,全球因长时间工作导致的心脏病死亡人数增加了42%,卒中死亡人数增加了19%。这种与工作有关的疾病负担尤以男性为重, 男性死亡者占到72%。
该报告的总体结论是,与每周工作35 ~ 40 小时相比, 每周工作55 小时以上的人患卒中的风险增加了 35%, 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了17%。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长时间工作的人数也在增加, 目前占到全球总人口的9%。全球有4.5 亿人每周工作超过55 小时,以每周工作5 天计算, 每天要工作11 小时。这种技术的进步导致的工作模式的改变及工作时间的增加使更多人面临残疾和早亡风险。
比“996”的工作时长更为普遍的是, 下班后还有领导通过办公软件、社交软件催促着员工工作。毫无疑问,这是当今劳动者面临的最大、最广泛的应激源。
应激源也称应激因素,是指任何能产生应激反应的有害刺激。按生物医学的分类, 应激源可分为四类: 躯体性、社会性、心理性和文化性应激源。按环境分类,应激源分为三大类: 家庭环境,如离婚、亲子关系恶化等;工作或学习环境, 如工作或学习负担过重、加班、职业转换等; 社会环境, 如严重的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
其实, 人们一般都能应对这些应激源, 除非出现较严重的应激事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脏病学家李· 戈德曼博士在《反本能生存学》一书中指出, 在人类的演化中, 有几个让人类种族延续下来的关键生理特性—饥饿、口渴、恐惧以及血液凝结。其中, 恐惧这种生理特性会让人保持高度警觉。在远古时代,人群中高达25% 的死亡是由暴力所致, 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暴力和野兽对人施加的伤害。
恐惧的特点是, 当人们面对应激源时, 会选择战斗或逃避来应对。幸运的是,随着文明的发展, 人与人之间的暴力活动越来越少, 因此, 现代人的应激源主要是家庭和工作。在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 工作已成为人们最大的应激源。原因在于,大部分人都要加班, 甚至要保持24 小时“待机”的工作状态。
24 小时“待机”是一种长时间的应激状态, 会对机体造成代谢紊乱或器官功能障碍等问题。在出现应激反应时, 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启动大脑神经内分泌反应, 包括蓝斑- 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应。蓝斑- 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会释放较高水平的儿茶酚胺, 导致心率加快, 心肌收缩力增强,血液输出量增加,血管外周阻力增加, 血压升高, 引起皮肤、胃肠道、肾脏等内脏器官血流量减少,但是冠状动脉、骨骼肌血流量明显增加, 从而保证心、脑、骨骼肌的血液供应。应激反应还会让支气管扩张,增加肺泡通气, 为机体提供足够的氧气; 血糖升高, 脂肪动员增加, 满足机体的能 量需求。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激活则会释放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皮质醇),以协助儿茶酚胺对心血管进行调节, 维持血压; 促进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升高血糖,保证重要器官的能量供应。
应激反应在应激事件结束后消失, 激素水平也会恢复正常。随着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下降, 心率和血压会恢复到基线水平, 其他系统恢复正常活动。
但是, 当应激源始终存在, 如长时间工作, 人就会不断感受到压力。更重要的是, 长时间处于压力下, 人们一般不再选择战斗, 而是逃避, 同时会感到特别累和恐惧。由此, 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疾病也会逐渐出现, 包括焦虑症、抑郁症、无食欲、消化不良、头痛、肌肉紧张和疼痛、失眠、记忆力和注意力障碍、心脏病、高血压等, 如果压力持续增加导致机体无力应对, 最后的结果可能是猝死、意外事故、自杀等。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人类几万年来形成的生理机制难以适应现在长时间工作带来的压力。改变人的生理机制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 需要改变技术和应用技术的机制、方式。
一个简单易行的方式是,减少工作日, 实行一周4 天工作制。尽管如此, 人们也可能受到加班的困扰, 但在家休息时间的增加, 会让人更好地缓解压力。目前,4 天工作制已经在英国、冰岛和西班牙等国取得了不错的试验效果。参加试验者的健康得到改善, 幸福感也大幅提升, 而工作效率和成果保持不变甚至有所提高。
【责任编辑】张小萌
xiaomeng175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