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治理的成就与经验
- 来源:商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贫困,治理,成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9-15 14:25
文 贾圆鑫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准确研判我国减贫发展的新趋势以及科学分析贫困人口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将贫困治理工作推向“精准式”治理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贫困治理工作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惊人奇迹,取得了诸多历史性成就,并积累了宝贵的治理经验。总结和提炼贫困治理过程中的成就与经验,对进一步把握贫困治理规律、解决“后小康时代”相对贫困问题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成就瞩目
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2012年至2020年的8年时间,我国每年贫困人口减少的人数分别为:1650万、1232万、1442万、1240万、1289万、1386万、1109万和556万,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降到2020年11月的0%,这一伟大的减贫成绩是中国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最好佐证,是精准扶贫方略成功实施的伟大验证,不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也是一项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发生实质性改善。通过精准识别,2012年年底我国剩余贫困人口9899万人,在党、政府、社会组织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近一亿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任务目标提前并保质保量的全面实现。在收入水平方面,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在义务教育方面,2020年9月15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数首次实现动态清零;在基本医疗方面,全国贫困人口参保率达99.9%,基本实现每县建立1至2所公立医院,每个乡镇都有卫生院,每个村庄都有卫生室的医疗硬件体系;在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方面,790万户、2568万贫困群众住进宽敞明亮的房子,共解决2889万贫困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在交通和电力方面,基本全部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电通宽带。与此同时,通过志智双扶,贫困群众在精神面貌上也焕然一新,就业能力、创新能力等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显著提升。
中国人权事业获得显著提升。中国的人权事业不是空想的虚无,更不是高喊的口号,我国反贫困的决心与力度足以彰显对人权事业的重视与发展。从我国的脱贫标准的设定来看,并不单单以维持基本生活的经济收入作为唯一标准,而是将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因素都参考在内形成的多维衡量标准,不断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贫困地区在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出行方式、人均寿命等方面大幅提升,环境权利保障日益加强,贫困地区妇女、儿童、残疾人、老人、少数民族等特定群体权益也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为推动世界减贫贡献中国样板。“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毋庸置疑,中国的减贫成绩得益于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帮助,但中国是一个知感恩懂回报的国家,在解决好本国贫困问题的同时,始终力所能及的为世界减贫贡献中国力量与方案。中国通过大力倡导“一带一路”,筹建“亚投行”“丝路基金”,对外援助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充实,从基础设施到学校医疗,从机场港口到生态保护,中国不断拓展项目开发与资金投入,促使“一带一路”沿线760多万人摆脱极端贫困。在当下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中国将始终站在“共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进一步加强国际减贫实效,为推动世界减贫注入源源不断的中国力量。
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的经验总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稳步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每个发展阶段均以不同方式诠释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贯穿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的一条鲜明的主线。从保障人民基本生存,到解决温饱、巩固温饱,再到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足以彰显中国共产党永恒不变的初心诺言。“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的利益放置于第一位,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不仅仅是贫困治理的根本指南,更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仍风华正茂的密码所在。
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强化脱贫真实有效。科学制定减贫标准、目标、方略,不断创新减贫理念、方法、手段,找准正确的“路子”,才能彻底拔掉“穷根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贫困治理工作的实际特征,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项崭新战略,实现了贫困治理方式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彻底转变,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贫方略的第一步是要精准识别贫困对象,通过建立明细而又详实的数据库,跟踪追位到每家每户,第二步是要分析建档立卡的每一位贫困户导致贫困的原因,找寻贫困症结所在,第三步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分类实施对策,通过建立和完善驻村帮扶体制,确保每位贫困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因地制宜地开展精准帮扶。可以说,精准扶贫方略是信心满满地打赢脱贫攻坚的底气,是实现脱贫攻坚战顺利且圆满收官的保障,更是解锁中国贫困治理秘籍的金钥匙。
坚持社会动员,形成脱贫强大合力。贫困治理工作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系统性工程,为此,贫困治理工作需要凝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势,大力引导包括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在内的社会各界为贫困治理工作献智献力。我国已经实现了由政府“单枪匹马”的独自战斗转变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在具体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国家机关定点帮扶、企业帮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帮扶等帮扶模式,除以上帮扶模式外,参与到贫困治理的力量还包括人民军队和武警部队帮扶及国际扶贫交流与合作等,充分彰显了贫困治理过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组织优势。
坚持志智双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若想实现贫困人口真正脱贫致富,走出返贫魔咒,就必须找准脱贫的内因,将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彻底拔掉“穷根”,根治“穷病”。“志一立,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扶志,就是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精气神和勇于向贫困发起抗争的志气;扶起志气,有了信心,还要有能力去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这便是扶智。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脱贫能力,围绕着“培训谁,谁培训,培训什么”建立职业技术培训体系,有效推进贫困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依靠教育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扶起志气,并有了“造血”能力,不仅能从根本上拔掉“穷根”,还能够有效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
“小康梦圆不是终点,艰苦奋斗未有穷期”。2020年之后伴随着绝对贫困问题的消除,我国贫困治理将进入以解决次生贫困与相对贫困为主的新阶段,立足新治理阶段,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建立健全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