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动能驱动城阳跃升

  • 来源:商周刊
  • 关键字:动能,驱动,跃升
  • 发布时间:2023-09-15 14:39

  文 本刊记者 封满楼

  今年1-7月份,城阳区高企表现分外亮眼:

  能电池头部企业鹏辉能源落户城阳,是青岛市储能产业首个引进的百亿级项目;和而泰东北亚制造基地落地城阳,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基地;中电科青岛科技产业园落户城阳南,将实现数字电磁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超50亿元……2 0 2 3年以来,随着高企不断引入城阳,区域制造业的“高精尖”成色越来越足。

  上半年同样惹眼的是,在全市经济运行及重点工作“摘星夺旗”考核中,城阳区从倒数第一跃升为第五位,提升了五个位次,实现了一次进位“狂飙”。

  针对此次跃升进位,有人分析说是大项目引进,也有人说是新旧动能转换。最根本的,是城阳区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持续“领跑”带来的产业动能。

  来看几组数据:2 0 2 0 年、2 0 2 1年、2022年城阳区高企数量分别达到970家、1248家、1550家,数量稳居全市首位;2 02 3年预计高企数量将突破1700家。

  引用城阳区主政者的一句话:这些都是城阳区今后快速发展的动力和底气!

  高新企业发展迈入“千亿时代”近几天,“炫酷”“便利”“中国智造”……即将投入运营的雅万高铁霸屏印度尼西亚各大网络社交平台的热搜榜。

  雅万高铁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

  而这一国之重器的孕育地正是城阳区。

  轨道交通装备是城阳区重点发展的三大优势产业链之一,也是毫无疑问的首位产业,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功不可没。

  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数据显示,城阳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超七成来自“高企”力量。特别是高企总营收规模不断增大,2020年、2021年、2022年高企总体营收分别为1108.29亿元、1274亿元、1289亿元,过亿元高企数量分别为144家、170家、184家。

  虽然营收过亿元高企数量占比仅有13%,但是营收贡献度巨大。如中车股份2020年营收382.5亿元,占高企总营收34.50%;2021年营收361.92亿元,占比28.40%;2022年营收266.7亿元,占比20.7%。

  然而,成也制造失也制造。以轨道交通产业为支柱的城阳区,在尽享高企成长红利的同时,也尝到了产业结构单一的苦头。中车股份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2 021、2 02 2年营收同比下降5.00%、35.6%,对上下游高企营收带来较大的影响。

  为此,城阳区提出以重点产业链及细分领域为突破,培育发展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先进高分子及金属材料、精密仪器仪表、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千亿级潜力产业集群,近年来大力招引集成电路、储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精密仪器仪表、高分子等新兴产业,在推进老旧工业园区更新和价值跃迁的同时,对冲轨道交通产业的影响。如《城阳区半导体产业规划(2021-2025)》提出到2025年,城阳区半导体产业主营收入突破100亿元;《青岛市城阳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则提出到2025年,全区规模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数量和营业收入总额实现“双翻番”。

  一个个高新技术项目在老旧园区落成封顶,激发着区域科创活力:

  —— 作为青岛市重点招商引资、城阳区一号工程,物元半导体项目落子棘洪滩,一期项目总投资22.7亿元,投产后主要研发和生产国际先进高精端三维堆叠晶圆芯片,计划2024年竣工,将有力突破集成电路这一卡脖子技术难题;

  ——以瓜果飘香著称的夏庄,有了新地标。百米超高建筑“磊鑫都市智造园项目”近期主楼封顶,作为在自有老旧工业园区基础上升级改造建设的工业楼宇,该项目围绕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整体投产后预计年产值不低于20亿元,可创造就业岗位3000个。

  磊鑫都市智造园

  ——均和云谷·青岛未来创新园项目将连续3年亩均税收为零的低效用地,打造成为高端研发智造产业园区,重点引进智能制造、电子信息高端科技研发类项目等,全面达产后,预计可实现114家企业入驻,实现年产值15亿元;

  ——在老旧工业园区崛起的还有海利康科技创新产业园,建成以智能制造、智慧双创等产业链及配套为主的产城融合综合体,建成后年生产总值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同时提供近千个就业机会。

  文旅产业的“高”与“新”

  无人机表演、大型烟花秀、火凤凰表演……作为全国首个以《山海经》为主题的青岛山海文化特色文旅街区,青岛明月·山海间不夜城以传统文化为设计灵感,融入现代科技元素,营造出独特的国风之美和富有辨识度的地域特色,为游客打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场景。

  其背后,是城阳区聚焦创新创意引领区这一主攻方向,谋创新、补短板,抢占创新创意“新风口”的决心。

  围绕流亭机场片区的开发建设,城阳区谋划举办了国内首个机场音乐节——青岛艾可什机场音乐节,大蘑菇音乐节掀起一场规模空前的音乐狂潮;方特“熊出没”乐园规划近日公示,项目方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作为国内文化科技旅游产业领军企业,始终坚持“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创意和创新双核驱动”战略,开创了中国自主品牌主题公园“走出去”的先河;针对城阳西部缺乏文化商业等高水平生活配套等问题,城阳区重点围绕东部海西地铁站、中部棘洪滩核心商务圈、西部国创中心建设,谋划文化商业创意项目……

  “文化+科技”带来的创新创意产业,让城阳区迎来了文旅产业趋“高”向“新”的变革,其中深蕴高企“智慧”。

  功夫动漫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家级动漫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动漫超级I P的智造与变现。北岸控股、动投集团与其联合打造的《动车侠·未来高铁城》将中国经典神话IP形象与现代动车相结合,承载起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展现动车文化的创新发展,在国际国内屡获大奖,不仅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焕发生机,还将以点带面打造玩具、食品、图书、文具、游戏等超级IP产业链。

  青岛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园

  位于城阳区长城路的青岛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园,以新媒体、数字化、高科技等两岸文化创意企业为发展产业核心,重点围绕文化科技创新价值链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深度实现校企联合、项目成果转化、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天行昆仑集团、领客文化、慧行天下、北京故宫-博滙文创等一批优秀企业入驻产业园,将大数据、CG技术、人工智能、数字文化创意、智能软件应用、互联网+、AR、VR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服务中,助力了文创服务的生态建设。其中,青岛领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2018年首批入驻园区的初创企业,几年来在园区的大力引导培育、扶持推介下,营业额每年翻一番,成长为城阳区首家文化类高新技术企业和文化类纳统企业。

  此外,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产业亦有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 滴灌”。5分钟就能出锅的鱼香肉丝,10分钟就能搞定的蒜香排骨……利和味道(青岛)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构建了一条包含了香辛料基础味道、复合调味料、预制菜在内的食品产业链,并引领着城阳预制菜产业跑在了新兴赛道前端;青岛浩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浩源集团”)的海洋预制菜品类爆款产品,每年有400吨鱿鱼圈从这里销往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受当地家庭喜爱的“口粮级”美食,企业市场份额稳居国内前列。城阳区将发挥现有头部企业的带动作用,培育发展方便休闲食品、精深水产品加工、食品装备、食品包装4大优势主导产业,着重打造特殊需求产品、预制餐饮食品和健康饮品3大重点潜力产业。

  高新动能推动“消费马车”加速驶向胶东经济圈消费中心区。

  数据显示,城阳区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7元,跃居青岛主城区第三位,增速全市第一。2023上半年城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2%,较一季度提升5.8个百分点。

  科创未来

  成绩与不足并存,机遇和挑战共生。不可否认,城阳区高企发展也存在发展空间受限、创新能力不强、资本支撑体系不完善、人才资源匹配不均衡、产学研合作不精准等问题。

  目前企业研发载体数量仍然较少,技术创新平台数量与高企数量相比,占比较低;国家级和省级的平台数量较少,与企业技术研发需求匹配度不高,企业研发投入两极分化严重。以2022年数据为例,研发投入小于1000万元企业1483家,占比高达95.68%;超10亿元企业仅有中车股份1家。研发投入全社会覆盖面不高,致使企业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全市首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站在城阳区揭牌

  本地风险投资不活跃也是制约发展因素之一。在2022年全区1550家高企中,上市高企仅有12家,大部分高企正处于发展阶段,不被风投机构看好,特别是初创型科技型中小企业更难以获得投资支持。同时,从高企从业人员学历构成来看,近三年博士、硕士、学士三类人才同比增长率均不足15%。高层次人才数量远远达不到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软件电子信息、半导体、芯片、生物医药等高端人才尤为欠缺,制约企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此外,科研成果转化周期长,科研院所与高校研发的部分课题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偏差,与企业需要快速响应的目标不匹配。

  为此,城阳区相关部门提出了积极应对举措:首先,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力度,建立城阳区高企上市培育库,遴选50家左右创新性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加快上市培育进程,助推6家重点企业进入市级上市培育库;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积极争创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提升企业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力争打造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家以上;加强与各商业银行、各金融机构的合作,引导金融机构设计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产品,满足科技型企业的实际需求,2023年力争通过科技金融政策带动贷款金额达到15亿元;面向十条重点产业链和专业园区,“一链一策”“一园一策”引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促进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依托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全球供需平台等专业赋能平台,建设中小企业科技成果库和中试熟化平台,将企业高端人才、技术难题攻关需求与高校院所的科学研究、技术成果进行对接,解决企业“卡脖子”问题,打造本土应用场景示范,提高企业本地交易成功率,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0%以上。

  高企孕育活力,科创成就未来。城阳区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以“四区一园”建设任务为导向,围绕科技型城区建设,突出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创新金融、科技人才等要素高度集聚、融合,奋力建设创新创意引领区,为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