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老大,谁老二?

  • 来源:销售与市场
  • 关键字:汾酒,白酒,市场
  • 发布时间:2023-09-26 13:01

  文 | 吴 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少不了酒;人讲究先来后到,江湖喜欢论资排辈,酒自然少不了被分为三六九等。

  白酒市场浓、酱、清三分天下,浓香型白酒市场份额最大,品牌种类最丰富,结构层级最合理,品类发展触顶;酱香接棒浓香,于中高端市场搅动风云,近两年受各种因素影响疲态尽显,搞了块“大众酱香”的遮羞布,自降身价,想要“飞入寻常百姓家”。

  浓香没得玩,酱香玩不动,清香躺着躺着机会就来了。

  开启“老二争夺战”

  气氛到这儿了,眼看差一把火就能解锁新的财富密码,业内一些高人翻了两页《史记》,灵光一现,搞起了陈胜、吴广“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那一套,于是,“清香热”一声惊雷,打破了沉寂的白酒行业。

  浓香、酱香拼过了头,给了清香躺赢的机会,“清香热”声名鹊起,就看清香品类自己怎么折腾了。

  想折腾点浪花出来似乎也不容易。

  大家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逻辑:销量波动不大,商品价格越高企业赚得越多,赚得越多企业走得越远。当下,白酒行业整体面临消费人群萎缩的不利局面,品牌想要提升溢价,“高端化”成了“清香热”绕不开的话题。

  恰恰是“高端化”这个被浓香、酱香轻松拿捏的问题,抛给清香反而成了不可承受之重。清香佛系几十年,咬定平民路线不松口,被贴上“低端”标签,想要改头换面,难比登天。好在清香家族有个足够出类拔萃的好学生——汾酒,从股市到消费市场一路通杀,甚至把连年高喊着“重回第三”的浓香扛把子泸州老窖压得没脾气。汾酒可撑门面,但在“三分天下”的白酒行业,也颇有些“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悲哀。

  “清香热”靠的是汾酒拉动,但仅靠汾酒,“清香热”注定难行。

  “二把手”的缺位,倒逼清香赛道开启“老二争夺战”。

  走自己的路,先要找到自己的路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上一次“老二争夺战”还是发生在酱香崛起的时候。当时酱香品牌竞争战略普遍就四个字——绑定茅台。

  郎酒定位“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国台称自己为“茅台镇第二酱酒”;珍酒在营销上着重强调其为茅台唯一易地酿制的优级酱香酒……不知不觉,茅台身上多了一堆小广告,身边多了一群五湖四海的异姓兄弟。

  蹭品牌也就算了,说好听点那叫借势,蹭无可蹭的时候,一些新晋品牌连人都不放过了,动不动就关联上了季克良前辈,动不动就攀上了茅台某代传人……当年酱酒品牌对茅台的追捧,不亚于前段时间TFBOYS西安演唱会的狂热。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贴着贴着酱香品类还真做起来了,多少有点奇葩,多少有点狗血。

  参考酱香品类,清香赛道“老二争夺战”会不会从贴汾酒开始?现在已有苗头,未来大概率也会成势,但贴汾酒应该不是好选择。相较于茅台贵得很纯粹,全身上下显着“高端”二字,汾酒身上的标签太多:说它高端,毕竟青花汾系列做得还不错,但论资排辈最起码第三名开外;说它亲民,光玻汾可封神,但毕竟是大众路线,强贴只会“走回头路”;说它赚钱,毕竟营收排名行业第四,但从这个角度贴,那纯粹是自我揭短,毕竟汾酒营收的零头已是很多清香品牌做梦都想迈过的坎……

  在营销上,清香白酒的“老二争夺战”也在亦步亦趋酱酒当年圈层营销的老路。不必举例盘点,十个布局高端的清香品牌,九个都在做。不过是找个由头,搞个品酒会、发布会,讲讲故事,吹吹牛,KOL(关键意见领袖)、KOC(关键意见消费者)是标配,再拉过来一些有意向的经销商,钱稍稍富余的话,请一些媒体、网红发声,循环往复以期实现所谓圈层引爆,小众回归大众。

  圈层营销形式千变万化,但底层逻辑大抵如此。当年,酱香赛道把圈层营销玩得炉火纯青(更有甚者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玄幻因素,连“太上老君托梦”的事儿都抖出来了),确有不少品牌不说借此一飞冲天,倒也勉强上了牌桌。

  不过,圈层营销说得天花乱坠,归根结底,还得依靠经销商。酱香大火的时候,白酒行业处在上行通道,很多中小经销商达不到和头部品牌合作的条件,吃不上肉,便思忖着找一些新晋酱酒品牌喝喝汤,因而经销商先有需求,后才诞生了圈层营销这一玩法。

  今时不同往日,清香火了,机会来了,但经销商躺平了。如今白酒行业库存超载,浓香、酱香赛道各大白酒品牌迫于竞争、经营压力,比着向渠道压货,经销商倒是想布局清香赛道,面对现金流掣肘,只能思忖再三。

  浓香白酒赢在深度分销,酱香白酒赢在圈层营销,清香白酒崛起应该走出自己的道路,借用大画家吴昌硕的一句话,“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

  两个江湖,殊途同归

  品类低端认知固化、全行业渠道萎靡、缺少自己的方法论……短期看,清香热的概念似乎很难让人笃信,但未来3—5年,清香品类却很可能带给人们惊喜。

  说一个跨行业的例子:20年前,李宁、安踏还没这么牛,中国的运动服饰品牌,都被耐克、阿迪达斯挤在下沉市场的角落,土、质量差,是当时国货的消费标签。之后,一些品牌开始动起心思,从名字上学“洋品牌”,匹克、鸿星尔克、金莱克、美克等一批“克”字辈品牌次第出现。边卷边学,边学边卷,渐渐蹚出了自己的发展路径,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李宁、安踏等品牌风生水起,直至现在反过来挤压众洋品牌。

  从饮料、食品,到汽车、家电,几乎都有着相同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卷”与“势”是品类崛起难以或缺的要素。

  清香品类卷吗?很卷。

  在营收5亿—50亿元的价格区间,挤进了老白干、黄鹤楼、江小白、红星、宝丰、北京二锅头、汾阳王、一担粮等诸多清香品牌,这些大众品牌的知名度还都不低,但就是显得低端了些。

  “势”来了吗?也来了。

  从发展周期看,浓香经历了由低端到高端的演进周期,品类发展成熟;酱香从高端发力势如破竹,在高端市场和浓香打了个平手,但立根未稳,现在被迫开始市场下沉;清香和酱香完全相反,属于自下而上、从低到高。目前,消费降级,对酱香是逆风,对清香或许是顺风。

  类比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金庸笔下的小说主人公,往往生逢乱世(周期节点),彼时,中原武林总会出现诸如《九阴真经》、屠龙宝刀等有意思的噱头(“清香热”),整个江湖因而不得安生,各大势力想方设法为赢得彩头提战力、刷经验(卷)。诸如郭靖、张无忌(清香白酒品牌)等天赋并不算突出的主人公,苦心孤诣习百家之长(学方法),而后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他们背后代表的利益团体,如丐帮、明教,顺利登顶上位(品类崛起)。

  汾酒是清香的领头羊,新周期下,大概率也会卷出一个帮助汾酒共同扛旗的品牌来。

  清香争出个老二,差的只是时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