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劳务经济调查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县域,劳务,经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0-21 11:19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 赵狄娜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3年经济重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稳就业保就业。一直以来,外出务工的蓝领群体是我国就业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质量关乎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增加农民收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
当下,工资性收入已经逐渐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在农村中很多富裕户都是通过外出打工富起来的。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被很多县域重视。可以说,劳务经济有力支撑起了乡村振兴的蓝天。
“抢人大战”愈演愈烈
春节已过,各地都迎来了外出务工、招工的高峰,这也意味着今年的“抢人大战”拉开序幕。
1月24日,4辆从广东中山南头出发的大巴车抵达广西梧州,“点对点”接回超过160名TCL空调员工返岗,这也是今年春节广东全省最早的一班返岗专车;
1月30日,无锡市人社局联合连云港市人社局共同举行了“无锡-连云港南北结对合作,‘点对点’劳务直通车”发车仪式,首批连云港籍务工人员免费乘坐政府包车赴无锡返岗复工。时隔几天后,湖南航空A67226次航班搭载近80名四川宜宾籍务工人员,从宜宾市五粮液机场出发,顺利抵达无锡硕放机场。
截至1月31日,苏州市各级人社部门已组织专车379辆,专列3趟,从河南、安徽、贵州、山西等15个省份接回15556名外来务工人员返岗复工。甚至苏州火车站的核酸采样亭也变身“人社服务站”,为来苏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维权支持等服务。
……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在内的多个沿海大省今年早早就开启了“抢人”模式,大手笔布局跨省招工、人才招聘,助力企业实现新年“开门红”。有人评论:“抢人”情绪的高涨,既体现了疫情防控优化调整后拼经济的强烈愿望,也客观反映出年初劳动力紧缺的现实。2021年国家统计局曾对9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约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是面临的最大问题,该比例创下几年来新高。
难点之一是,当下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人力成本持续上升,“抢人”不可避免。数据显示,2010—2020年,全国有超过20个省份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呈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数减少最多的是黑龙江、河北、山东,均减少超过600万人;同期,天津、河北、辽宁、北京、吉林、山东等省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幅度均超过10个百分点。而仅过去一年,全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21年减少666万人。“以前是一车一车把员工拉过来,现在他们拼命留人。”浙江嵊州服装协会秘书长朱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道。
难点之二是,如今越来越多在东部地区从事务工的流动人口返回本地,从事非农业的工作。有研究显示,农民工外出务工半径缩短,劳动力长距离输出效应减弱。据统计,2021年,农民工总量恢复增长,但外出务工半径缩短的势头不减。与2019年相比,跨省农民工下降5%。
农民工继续从东部向中西部回流,中部地区农民工增加 5.6%,西部地区增加1.7%,东部地区减少1.7%,东北地区减少0.1%。回流农民工到县内就地就近就业的不断增多,县域农民工占比逐年提高。截至 2021年底,县域农民工占比已达55.3%,超过1.6亿人。近年来,尤其是疫情暴发以来,农民工跨省外出意愿下降明显,就地就近就业意愿增强,这种回流进一步加剧了“用工荒”。
面对以上态势,各地频出奇招,纷纷发力。
深圳市人社局实施阶段性鼓励用工有关举措,计划投入2.7亿元,通过发放3大补贴和强化就业服务,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生产、帮助员工稳定就业。对2月5日前市外原在岗职工返岗达500人以上的企业(劳务派遣单位除外),按照每人2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返岗交通补助,每家企业最高40万元。
福建省人社厅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今年1—4月首次来闽就业和省内新增就业农民工,连续缴纳失业、养老保险满3个月的,将给予新增岗位补贴,并落实阶段性失业、工伤保险降费、缓缴政策。
浙江台州市抢抓时间,春节前人社部门已组织9支队伍赴贵州、陕西、江西、安徽等地开展跨省驻点招工。节后还组织16支队伍共100余名人社干部,发动企业191家、人力资源机构14家,奔赴云、贵、川等7省21个劳务输出地开展跨省驻点招工。
一系列举措,都昭示了迫切的用工需求。为了抢得先机,浙江嵊州招工团开始下乡到村头专场招工;来自东部沿海省份的用工企业还在贵州三都县打起了招工擂台;昆山人社部门将组织22家企业赴外召开12场招聘会,多渠道提供岗位50000个,计划组织专车400辆……
眼下,涨薪酬、提待遇、给补助,招引新人才、留住老员工,各类保障政策持续优化,都是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主要从事经营外包、职业技能培训等业务的江苏文鼎企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所服务的40多家苏州制造业企业的普通员工中,外地员工占比70%,以河南、安徽、山西等地居多;而在技术类员工中,非江苏员工占比更是高达85%。公司副总裁何文慧介绍,对于外地员工较多的地方,公司会包车点对点接送,从大年初三开始至今,已陆续派专车40余辆;而对于员工较少的地方,公司则采用报销路费的方式。“截至目前,我们共接回员工超3000人。当前,纺织、自动化等技能型岗位更为缺人,而无技能的普通员工,市场供应量今年会相对充足。重点是让人到苏州来,满足市场需求,跟客户共同发展。”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深化东西部协作,组织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与脱贫县开展携手促振兴行动,带动脱贫县更多承接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云南,人社部门围绕调结构、提质量、促增收,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在稳定和扩大转移就业规模的前提下,着力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质增效,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今年春节以来,已通过组织1465趟“务工专车、专列、包机”等“点对点”运输服务,帮助4.93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其中组织“务工专车”1390多辆,集中输出劳动力2.3万余人。搭乘“务工专列”前往惠州一家电子厂工作的云南省梁河县河西乡三锅疆村村民李仲香表示,“车票是免费的,还收到了爱心礼包。我以往在家务农,今年政府帮忙推荐岗位,想出去闯一闯。只要够勤劳,生活肯定会更好。”
“劳务品牌”蹚新路
县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城乡经济的连接点。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对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大力增加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时势变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崛起,让以往那些以劳动力输出为主的中西部大省呈现出昂扬的发展态势。所谓“故土难离”,在家乡与沿海收入差距逐渐缩小的现状下,大批外出务工的蓝领群体的“回流”趋势日益明显。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县域意识到:要统筹推动农民工外出务工和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增加县域培训资源供给,建立回流农民工培训基地,提供更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能培训项目;制定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规划,完善土地、资金、技术等支持政策体系。
1月29日,安徽省总工会印发《2023年“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全省工会就业援助行动方案》,以推动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在本省就近就地就业,降低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成本,加强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受疫情影响零就业家庭、困难职工及家庭成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缓解“招工难”“就业难”问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助力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据了解,仅在2023年“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招聘会启动当天,安徽全省工会就业援助统一招聘行动共举办招聘会102场,5700余家企业参与招聘,提供岗位26.4万个,吸引10万余人前来求职咨询,达成就业意向1.2万人。
同时,各县域也在积极培育县域劳务品牌,提高东西部劳务协作的精准性和匹配度。劳务品牌是劳动者务工就业的重要名牌,是推动就业创业工作的一块金字招牌,是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也是当下县域劳务经济呈现的新趋势和新特征。“树一个品牌,带一片就业,富一方百姓,强一域经济”,劳务品牌为劳动力贴上“就业名片”,形成“质量认证”,企业放心用工,就业拉动效应不断放大。
早在2022年2月,贵州就印发《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2年底,所有县(市、区)至少培育1个劳务品牌;到2023年,逐步健全劳务品牌相关支撑政策;到“十四五”末,要形成一批具有贵州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省级优秀劳务品牌。同时,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贵州省劳务品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经认定的优秀劳务品牌,对建设培育单位给予50万元一次性补助。如道真自治县依托成熟的食用菌产业,大力培育创建“道真食用菌”劳务品牌,提高劳动者增收能力,目前已建成食用菌农业产业园区10个,辐射带动1万余人稳定就业;“毕节带岗主播”是毕节市特色劳务品牌,各带岗主播扎根基层,直面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给予就业帮扶,在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助力毕节市务工人员进入数字化就业时代。
在西藏,以“强品牌、重特色、创效益、增收入”为做强做优劳务品牌的主要目标,强化组织保障、出台具体举措,全力实施“一县一品”劳务品牌创建活动。“全区已创建劳务品牌74个,其中20个劳务品牌收录在自治区劳务品牌目录中,4个劳务品牌被人社部收录进《百家劳务品牌名录》。据不完全统计,我区劳务品牌年度规模人数达27万余人,年增收32亿余元。”西藏自治区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其中尼木藏香、后藏庄园唐卡师、扎囊虱雕、墨脱采茶人等具有西藏特色的劳务品牌,吸纳就业人数较多。
“劳务品牌已经逐步得到市场认可,劳务品牌的创建,使从业者的收入更高、保障更好、稳定性更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表示。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指出,“劳务品牌大有大的优势,小有小的作为。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地方实际,挖掘特色优势,提高劳务品牌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