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a Taste
- 来源:智族GQ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品味,欧洲,大众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1-10 14:18
前段时间在欧洲出差得空去了橘园美术馆看了一下莫迪利亚尼的展。一直很喜欢他深受非洲风格影响的雕塑和绘画以及标志性的长鼻子风格。这次才知道他得以被巴黎艺术圈推崇,少不了他当时的经纪人——藏家PaulGuillaume的力捧。实际上,这个展也是由艺术家和经纪人的关系展开,并且延伸到了Paul其他的146件个人收藏中。这部分也让我惊叹,不管是Marie Laurencin的如梦似幻,还是Henri Rousseu的怪诞幽默,Paul的选择似乎总会与你通常能看到的其他展品略有不同,但却大有惊喜。Paul的好品味让我神清气爽地在巴黎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本期杂志的大专题是《中国食材》,虽然大部分食材都因相对稀有而比较昂贵,但现在提起贵价食材我们的评判标准似乎变得更为多元、唯心,甚至颠覆。所谓“鉴赏品味”的高低也越发难评。国产优质食材、小众食材的出现和被接受,让我们可以抛除附加条件,只以个人口味作为评定标准:就像松茸,在外售价节节攀高,但在云南,本地人仍然不认为它是非常适口的野生菌。甚至连烹饪方式也都没有优待,爆炒仍然是唯一的提鲜妙招。在味觉记忆面前,价格和包装都不值一提。响螺也是一个口味私人化的绝佳案例。因收获稀少,响螺是当地的传统贵价食材。但其味之巧,烹饪之难,并不是可被大众广泛接受的。随着短视频平台的推广,它的影响力从潮汕地区辐射开来,出现的“烧烤响螺”被当地人评是“暴殄天物”。这其中的口味差异,恰恰是小众口味强行大众化后的闹剧。感谢编辑们的好品味,我才得以了解更多食物背后的故事。
十月刊封面人物黄轩是我认识很多年的好朋友。虽然见面不多,但每次见面……其实也都是“i人”相见,不会嘻嘻哈哈打成一片。本期封面故事的拍摄主题定的是“亦正亦邪”,黄轩也尝试了很多从未尝试过的look,包括但不限于眉钉、金牙套、伤疤、血渍等等,哪怕没那么帅气,哪怕有一些怪异。我觉得他品味挺不错,我觉得喜欢他的我的品味也挺不错的。
Disclaimer :
虽然在表达“有鉴赏力、懂得区分好坏高低”的意思时,“品味”和“品位”这两个词好像都能使用,但为了不引发一些“因为看到‘的地得’被乱用而闹心综合征”类似的panic attack,我在这边申请都用“品味”来统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