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标准化,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标准化,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时间:2023-11-10 16:36

  文|本刊评论员 编辑顾佳贇

  标准是支撑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基础,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日前,国家标准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城市治理标准供给显著增加,标准协同和国际化程度显著增强,城市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标准化融入城市社会治理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更加凸显。这一方案的落实,将有力支撑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助力提升城市韧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致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从中国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标准化的生动实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历史性成就,标准化工作功不可没。如今,新型城镇化发展已经迈入提质增效新阶段,但各城市的进程并不一致,有达到国际领先水准的城市,也存在相对滞后的城镇。持续推动城市标准化,有利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城镇避免一些弯路和教训,比如滥圈滥划、扩容贪大、拔苗助长、拼凑成园等“城市病”;有利于城市群互联互通、协调发展,实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产业分工协调等目标;有利于城市迈向国际化,以标准接轨国际推动更多全球合作。

  标准化需要持续发展与完善。城市发展向前一步,标准化就要跟进一步。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例,不用采暖和空调设备的恒温建筑,无人驾驶汽车在道路上有序行驶,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智能应用在未来将随处可见,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标准支撑。如果城市使用的是标准各异的硬件和软件,数据互通共用就难以做到。只有实现能源供应、传感器、数据处理、信息交换等的标准化,才能让不同系统构成的城市更加智慧。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地建设城市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除了智慧城市,在公共服务、城市治理、应急管理、绿色低碳等领域都要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实现城市标准化全领域覆盖、全流程控制、全手段运用。

  标准化是“交响乐”,不是“独奏曲”。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城市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如不能构建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统一完善、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就很难与其他城市实现基础设施联同、公共服务共享、关键要素流通、产业衔接配套,不利于更好地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这就需要我们聚焦最大公约数,打破利益藩篱,架设标准对接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兼容,在都市圈、城市圈以及跨国之间更大范围实现标准相通。

  标准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标准可执行、可衡量,政策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按照《方案》,城市高质量发展,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诸多具体标准的确立与执行,尤其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增强标准引领意识,深刻理解和领悟政策转化为标准的潜在效能,系统判断和掌握标准执行所激发的现实效应。因此,标准执行的水平,也就是创新思路、转换打法,应对难题、破解矛盾的水平。只有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找准落实政策、执行标准、提升治理效能的发力点,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才能确保标准落地落实,政策见行见效,获得群众的普遍认可。

  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每一座城市都应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响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目标,更好地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保驾护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