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大闸蟹变大“诈”蟹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大闸蟹,陷阱,诈骗
  • 发布时间:2023-11-10 16:42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史佳庆,特约撰稿陈锐炜 编辑陈融雪

  原以为是天下掉馅饼,没想到是自己掉进了陷阱。

  秋风起,蟹脚痒。近年来,不少商家都推出了全国通兑的蟹卡,市民们也习惯了蟹卡提货。

  “如果你收到来历不明的快递,打开之后是一张大闸蟹兑换卡,你会经不住诱惑,扫描上面的二维码进行提货吗?”日前,国家反诈中心就新型蟹卡诈骗进行提示,提醒公众小心大闸蟹兑换卡骗局。

  从送湿巾、送手机支架,到送蟹卡,不法分子花招不断,电信网络诈骗升级。

  就蟹卡骗局,国家反诈中心提醒公众:“骗子会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事主的个人信息,通过广发快递的方式向事主邮寄提取蟹卡,目的就是让事主扫码进群,进而实施刷单诈骗或是投资理财诈骗。”

  天上掉下大闸蟹

  “大闸蟹建议品鉴期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建议追求品质的您在此期间提货。”

  近日,北京市民张梅(化名)收到一张印刷精美的蟹礼卡,打开包装,显眼的vip logo下写着这样的“温馨提示”,对页上则是“致尊贵客户的一封信”。

  她一边在心里美滋滋地寻思是哪位朋友送来的礼物,一边取下卡在包装上的银行卡大小的蟹卡——这卡片正面明确标注“公蟹4.5两5只,母蟹3.3两5只”,反面则注明了“微信扫描二维码”“激活后方可使用”,还有提货卡号和提货密码。

  “当我扫码进去,等着我的却是‘入群再领礼品’‘下载App做任务领取更多螃蟹’……我就感觉应该是个骗局!”张梅称,前几年也有收到朋友寄来的蟹卡礼物,都成功兑换到了大闸蟹,没想到这次大闸蟹变成了大“诈”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想要单纯从蟹卡上识别骗局,并不容易。多家售卖蟹卡的店铺客服表示,蟹卡的制作成本低,诈骗分子随便找个印刷点,就能大批量印制蟹卡。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固城湖的蟹农蒋先生称:蟹卡一般分为企业定制、头部蟹商发行等,即便是正常经营,往年也不乏拿着蟹卡找不到蟹商、无法提货的情况。

  他建议:“蟹卡上标注清楚商家的,可以联系客服核实真伪,没来源的蟹卡不要扫码,不提供个人信息,陌生蟹卡建议拒收。”

  “馅饼”变陷阱

  近日来,收到免费蟹卡的市民不分天南地北,且不在少数。

  有人谨慎地拨打了快递上的寄件人电话,想问下单人信息,结果寄件人电话号码竟然是空号;也有人怀着好奇扫了二维码,想看看能有什么收获。

  深圳市民刘力(化名)扫了二维码后,手机界面弹出一个类似微信的对话框,但是以网页的形式展示。

  在客服的引导下,他先提供了刮开密码的蟹卡照片,随后提交了手机号码登记。客服核对无误后,便称“螃蟹将在三个工作日后发出,现在先送您一份水果和15.8元现金福利”,引导他扫码进群。

  扫码进群前,他好奇地问客服“为什么给我寄这个卡?”客服一本正经地回复:“我们是美团、饿了么、淘宝、美的等一线品牌组成的商家庆典活动,回馈曾消费的顾客赠送蟹礼。”

  “群里可以抢几元几毛的小额红包,然后就会被引导关注店铺、下载聊天App、进行刷单返利等。”刘力称,原以为是天下掉馅饼,没想到是自己掉进了陷阱。

  不同的群里,要求有所不同。同样收到蟹卡的小浩(化名)说,他接到的任务是在视频平台搜索客服提供的文字,截图得现金。

  上海闵行警方披露的一个案件显示:收到蟹卡的市民黄女士,进群后被要求下载一款名为“好友圈”的App,注册领红包。群主称有投资性回报的项目任务,黄女士根据指引操作,投资了几笔小额的试水,发现有百余元收益且能返还本金。当对方称有更大的投资性回报项目时,她继续投入了5.3万元,然而再未收到回报,黄女士方才察觉上当,到派出所报了案。目前,该案件仍在侦办中。

  神秘寄件人

  究竟是谁寄来的蟹卡?有网友晒出蟹卡包裹,寄件地址瞄向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成功路6号”。

  据查询,这个地址对应的是一家以从事金属制品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天眼查信息显示,该企业经营范围是金属制品的加工、制造、销售等,并不涉及螃蟹相关业务。

  济南市民赵亮(化名)晒出的包裹快递信息则显示,寄件人姓李,寄件地址为广西柳州一小区。他搜索快递单号发现,该寄件人以群发快递方式邮寄的蟹卡,一次性发送了499个快递包裹。

  还有一些网友晒出的寄件地址,涉及河南、安徽、江西等地。由于包裹显示了寄件人姓名和电话,寄件地址也十分详细,颇具迷惑性,总能让人想象是哪个做好事不留名的朋友寄来的。

  对此,北京市西城区反诈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此类蟹卡的寄件地址和人名,均为诈骗分子虚构。

  我国从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行快递实名制寄递。《快递暂行条例》规定,除信件和已签订安全协议用户交寄的快件外,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收寄快件,应当对寄件人身份进行查验,并登记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绝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实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不得收寄。

  但在实际操作中,有快递员透露,寄件人的身份信息“想写啥就写啥,电话号码只要有11位数字就行”。

  不过,无论寄件人多神秘,蟹卡上的二维码也露出了端倪。

  “我们对扫描蟹卡二维码后弹出的模拟对话框网址进行解析,发现该网址通过多层服务器中转,隐藏了真实IP。”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反诈中心相关民警表示,如果真是兑换大闸蟹,何必如此遮遮掩掩?

  谁泄露的信息?

  在刘力看来,诈骗分子的工作可谓“有组织有条理”。

  “我想测试骗子是否有的放矢,就拿朋友的手机扫码,发送了朋友的电话号码。结果客服说这个号码‘不在此次回馈名单里面,请提供正确的礼品手机号’。”他说。

  “快递上我的收货地址和手机号都是对的,他们怎么知道我的信息?”刘力问。

  北京市华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缪蒙京表示,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有三大途径:一是在房产、车辆等交易时,涉及大额资金,需要填写较多个人信息。二是使用不正规软件,导致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三是网购包裹、外卖包装贴有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等信息,若外包装直接扔掉,也可能造成信息泄露。

  在这些信息泄露的背后,个人信息的买卖已形成黑灰色产业。

  据悉,非法分子长期活跃于一些黑灰产平台,通过一些网络黑话兜售用户个人信息,快递面单被随意买卖。

  收购快递面单个人信息,称之为“收/吃面”“收料”等。在一些黑灰产平台,历史面单低至每张1.5元,且面单数量不一,有的仅有5000条,有的可达到几十万条的数量。快递产品不同,面单价格也有差异,实时面单价格会高于历史面单出售价格。

  当人们接到各类推销电话和广告短信时,或许就意味着个人信息已经被泄露。

  如何防诈

  目前,已有多地警方对蟹卡诈骗发布警示。警方表示,这种骗局其实是此前的兼职刷单骗局的新形式。

  以往,不法分子直接通过短视频、添加社交账号、抢红包等途径发布点赞、刷单等虚假兼职信息,打着“高薪、轻松”的旗号吸引目标群体后实施诈骗。

  新骗局中,不法分子大范围投递大闸蟹兑换卡、湿巾、手机支架等,以领奖为由,引导受害人扫码进群后实施刷单诈骗。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而且新骗术、新手段层出不穷。

  不法分子针对不同人群的喜好,实施精准诈骗。比如,对于“宝妈”,他们会“免费送”母婴用品或小家电;对于没有太多收入的学生,他们会“免费送”游戏皮肤和装备;对于爱美的女性朋友,他们就“免费送”化妆品。

  “这类披着各式外衣的网络刷单理财类诈骗,万变不离其宗。”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反诈中心相关民警称,诈骗过程主要分成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通过编造新颖的故事场景,让目标放松警惕。

  第二步,是安排托儿在群内散布获得高额佣金截图,引诱受害人下载刷单App做进阶任务,骗取受害人进行垫资充值,实际是诱骗受害人向其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汇款,返还的佣金系 App 账户里显示的数字,受害人实际未获利。

  第三步,当受害人想要提现时,诈骗分子以“任务未完成”“卡单”等为借口,拒绝支付本金和佣金,表示只有不断做任务才能拿到之前的本金和佣金,诱骗受害人加大投入,完成诈骗。

  针对蟹礼卡这种新型诈骗引流手段,国家反诈中心提醒:大家在收到不明快递时,一定要登录官方网站,查看物流信息和快递员信息,验证快递员身份和包裹类物品,切勿扫描不明包裹内的二维码卡片,不要点击陌生链接、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务必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