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链主企业在城市产业建圈强链中的路径和方法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会展,路径,方法
  • 发布时间:2023-11-17 14:55

  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亟需会展业加持

  未来产业发展,将依靠创新驱动来培育新动能、依靠结构优化来拓展新空间、依靠场景营造来培育新优势,从而推动综合能级的全方位提升和发展方式全方位变革。会展的产业促进作用将贯穿于产业生命周期全过程,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从产业生态看,现代产业突出以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现代产业,以跨界渗透和相互交叉为特征的“融合化”发展,以协同共享和互促共赢为特征的“生态化”发展、以规模经济和外部效应为特征的“集群化”发展的产业链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用市场的手主动调剂适配的资源,市长用供给侧改革的手调整区域经济的方向,相得益彰的配套,使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物流和配套企业在一定区域内实现规模集聚,然后再通过产业链自身配套、生产性服务配套、非生产性服务配套以及基础设施配套,形成产业的自行调节、资源的有效聚集、核心竞争力的充分发挥的圈链产业体系。大力举办会展,可以将大量的买方和卖方,商品、技术、信息等资源在一定时间内集中,产生前所未有的集聚效应,形成集聚经济,从而推动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二)从发展动能看,现代产业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

  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带来的困难和挑战逐步显现,支撑发展的条件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高强度的科技创新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促使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井喷式爆发,无法估量的迭代速度和泛化程度改变着传统市场格局、生产方式和社群生活,进而引发区域竞争实力消长和位势更迭,同时也深刻影响会展方式的改变。通过举办会展,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最前沿的创新要素,促进科技开发,实现科技成果转让和转化,从而增强城市的经济发展创新活力,为城市产业发展和转型注入创新动力。产业生态、发展动态的改变、改革,推动会展业新的竞争力、新的动能的出现和蝶变。

  (三)从新发展格局看,加快融入“双循环”成为宏观战略方向

  推动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已成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选择。因此市场愈来愈需要会展作为平台和桥梁,紧密联系着供给和需求两端,通过举办会展,加快发展要素汇聚,引导特定产业发展与结构优化,以新的生产能力,产生新的生产行业,形成新的发展趋势,会展产业要在建圈强链中主动作为、主动发力、主动改变。

  会展链主企业在城市产业建圈强链中路径和方法

  机遇是流动的资源,抓住机遇才能成为机会,我们要抢抓世界会展向东、中国会展向西的战略机遇,认真践行全市会展产业链链主企业担当,充分发挥会展业现代市场体系平台和开放型体系平台作用,加速会展产业集聚成链、赋能经济发展,按照“以展引企,以展强链,以会引展,以会强链”的总体思路,做好“以展为业,以会为业,以销为业”的产业链聚集工作,统筹好会展企业、会展行业和会展产业,让办会办展成为成区域经济中产业升级和项目招引的重要舞台,成为政府经济工作中的座上客。

  (一)发挥聚合带动效应,推进产业链集聚成势

  聚焦提升会展流量经济带动功能,深挖链主聚合潜能,纵向拓展、横向整合,全力锚定会展产业链的源头活水,不断提升产业链发展的数量和质量。彰显链主担当,着力提升产业链的粘性。依托成都会展联盟,以集团联办展、自办展为契机,着力提升本土链上企业的市场份额,推动以组展、主场服务、搭建、高端会议服务、设计、餐饮、住宿为代表的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实现会展产业链各环节协作配套,彰显平台功能,强化经济聚集的内生效应。切实发挥展会连接产业链和价值链两端作用,把招展引会和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旨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提升泛会展服务能力。积极对接促成“展商”变“客商”,扩大会展经济溢出效益,变三天产业短暂集群为永久产业集群,不断向产业集群基地输送新鲜血液,同时利用现有产业集群反哺主办招展,实现产业+会展的良性循环。彰显开放姿态,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以自办项目、联合办展的方式做大,以区域总部落户、设立分支机构等形式与汉诺威展览公司、英国英富曼等上游组展企业、主办机构开展合作的方式做强,让国际化的展会品牌更多落地,当好一二三产业会展超级宣传员,我们将通过西博会、糖酒会、工博会、“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川港澳合作周”等展会平台,主动宣传、主动融入、助力提升成都的全球美誉度及知名度。

  (二)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提升泛会展服务能力

  坚持以展会为平台,高质量构建“会展+产业+园区+投资促进”的泛会展服务平台和对外开放交往平台体系,围绕中西部重点产业开展会展投资促进工作,形成商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效推动贸易升级、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开放升级。一是瞄准重大产业类展会,放大展会平台促进功能。围绕四川省现代产业体系和成都市21条重点产业链,以玩具展、畜牧展、风能大会、建博会等品牌展会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探索“会展搭台、精准引流+各地协同、投资促进+产业环接、科学分工+园区功能、禀赋承载+金融助力、培塑产业”的以展引企、以展促产工作路径。二是瞄准数字中国建设,扎实培育会展数据链。把握会展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会展场馆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快建设会展产业智能分析平台等项目,构建全国领先的数字场馆智慧化运营体系,让会展成为区域经济社会数据分析的重要平台。三是瞄准产业新赛道,寻求细分需求下的路径突破。聚焦乡村振兴、科学、科技、科幻、科教、“双碳”发展、公园城市建设等战略部署,以碳中和峰会、公园城市论坛为基底,加强原创展会策源,打造一批服务国家战略实施的品牌展会;聚焦“元宇宙”等数字新经济,策划新的经济品牌展会,把天府元宇宙产业大会打造成为成都市数字经济领域的自创IP展会,引领新经济发展;聚焦时尚消费、中医药等成都优势产业,策划培育“天府时尚周”相关活动,打造标识度高、显示度强、影响力大的品牌展会活动,策划城市群之间展会,用中国西部博览城为载体,主当成渝城市群、大湾区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平台。

  (三)激发消费潜力活力,积聚产业发展新动能

  坚持“场景营城”发展理念,以国际化商圈建设为引领,通过鉴别客群、预知需求、精准覆盖、场景浸入,强化客制化的消费提供和个性化的消费体验,打造全天候复合型国际消费群落。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升场馆自身商业辐射能级。针对西博城商圈自身商业体量不足的问题,对标国际会展门户城市功能,积极布局旗舰型商业项目和高端品牌酒店,导入多维度的功能和业态匹配社群需求,谋划打造会展楼宇、会展街区、会展公园等载体,创新“商业零售”“馆店融合”等新业态,提升不一样的物业服务能力和商业造血能力。二是坚持需求导向,全力打造环西博城多元化消费体验新场景。围绕西博城周边高端办公需求和秦皇湖、天府公园游客需求,打造自然开放的室外会议区和散客游艺区,工作日创造“户外办公经济”,周末和节假日创造“晴天休闲经济”。主动融入全市公园城市场景体系,构建“全景化营销、全民化体验、全时段消费”的会展商业新生态。三是坚持泛会展导向,努力实现复合型场馆经营。探索开发中国西部博览城作为艺术馆、运动馆、博物馆等方面功能属性,深度挖掘场馆的增值和赋能的价值。探索会商文旅体的产业营销模式,用跨界整合,推动“会展+商贸”“会展+文创”“会展+旅游”“会展+体育”等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消费吸引力和流量承载力。说会展就会展,只能得到快餐式果腹,在同样的时间维度下,有的做会展解决了生存,有的做会展解决了生活。

  天展集团将一如既往地发挥会展产业链主作用,将全力以赴推动会展产业建圈强链工作,成为中国会展业一朵澎湃不息的浪花,刻苦努力,不负众望,唯有前行,不辱使命。天展集团愿意在更理性的商业氛围当中,创造更新的会展实践;愿意在惯性需求被打破之中,反向思考会展的新模式;愿意在供应链数字化之下,为流动性定义新的会展体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