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是促进消费与贸易发展的重要舞台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会展,消费,贸易
  • 发布时间:2023-11-17 14:57

  文:裴超 ● 责任编辑:常予莹 861563981@qq.com

  政策支撑把握机遇

  商务部曾下发指导文件强调,丰富会展内容和形式,带动相关领域消费。各地要结合当地区域优势和消费特点,支持举办各类富有实效的会展活动,不断培育消费热点,带动各领域消费。各大中城市要结合节假日消费集中的特点,组织举办符合当地消费需求的购物节、促销节等大型活动,营造节庆消费热点,促进商品消费,带动工业生产。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地区,要积极举办跨区域的产品推荐会、名优特新产品联销活动以及农产品对接和采购会,促进农商对接,带动农产品消费;要结合各地餐饮、休闲、旅游等消费需求和特点,根据民俗风情,举办内容丰富的休闲文化产品会展活动,促进旅游、文化、餐饮、住宿、体育等相关服务消费。

  涉及食品、纺织、百货、轻工业、医药、电子、体育、机械制造、五金、餐饮等重点行业以及部分地方特色展会,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各地商务部门要积极采取配套措施,支持当地有关展会切实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取得应有成效,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加在其它地区举办的跨区域重点展会。要指导会展主办、承办单位因地制宜、丰富创意,扩大参展主体,放大办展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展会促进消费的功能,特别是要支持广大中小商贸企业通过展会平台,扩大销售、拓展服务、加快发展。

  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会展业在拉动内需、搞活流通、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带动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商贸企业开拓市场、扩大消费,充分认识会展对拉动消费的重要作用。

  创新发展模式升级

  新经济下,会展成为新概念、新技术展示的首选平台。元宇宙、终端带动、碳达峰碳中和等概念要实体化,须结合实体内容来展示。因此,跨界合作将成为会展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的新趋势。

  近两年,全球经济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生产、消费两端迫切需要会展平台联通内外、连通上下游产业链。会展平台对促进贸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会展已从传统模式演变为多元化融合举办模式,除在专业展馆举办外,围绕品牌产品衍生的沉浸式展示、体验,以及运用新技术进行跨界合作成为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已提出其到2025年线上会展收入将占总收入的25%。线上会展已成会展业的新热点和各会展企业必争的“新领地”,双线融合会展模式已然形成。

  此外,技术提升也有利于会展城市加快贸易类展会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品牌化、绿色化、数字化创新发展,构建会展与产业、城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融合发展新格局。强化贸易类展会对“一带一路”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都市消费圈发展规划的新支撑,积聚会展经济新动能助力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

  同时,为顺应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聚焦数字经济促进会展业创新,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打造“云上展厅”,加快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展会模式。注重引导参展商与采购商在沟通、营销方面的思维转变,与全球知名的流量平台合作,做好线上营销与流量引导,提升展会人气,打响展会品牌,扩大展会影响,促进展会成交量持续提升。注重产业与会展相融合、培育新消费增长点、优化会展营商环境,推动优质展会服务内外贸易一体化创新发展。

  线下搭建特色展区、线上布局可持续开放式的一体化数字平台,打通从招商到引资、生产与消费、商品与服务、线上与线下的各环节,将展示数字内容、数字消费、数字技术、跨境电商、数字物流等数字贸易生态圈。因此,构建会展数字贸易平台将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促进国内产业市场多元化发展,也将国外先进技术和高质量产品引进来,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开放合作促进交往

  当前,会展已经成为引领国际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城市能级提升的重要抓手、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带动相关产业、优质资源、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在世界范围内传递,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助推器。

  利用品牌展会进行内外贸一体化的核心引领作用在于‘获客’。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会长,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教授、博士刘松萍表示,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说,通过展会搭建国内外贸易推广平台,加快完善产业链与供应链,核心之一是要紧盯RECP,做新形势下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则的宣传者和推动者。这其中,会展业者应将“10+5” 作为一个整体市场来看,打破“1+14”的市场观念,打破区域市场的国家边界藩篱,在知识产权、标准化方面实现突破。同时,会展业者联合“10+5”共同策划举办展会,增加内贸企业开发国际市场和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的信心。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淮认为,最近十多年来,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变迁,通过展会平台促进技术升级、产业转型和消费提升作用日益凸显。无论是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国家级展会,还是地方政府主导以及各类办展主体举办的展会,无不体现了这一强大平台功能。比如,商务部和广东省政府主办的中国加工贸易博览会在推动加工贸易企业率先脱困、扩大内需和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一步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服务消费市场发展

  人民群众的生活消费紧密相连的生活消费品类的展览展销会格外火爆,充分说明,即使是在经济下行压力的当前,国内市场和人民群众中仍然蕴含着较强的消费能量,因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日益提升、日益扩大的刚性消费需求,并不因为经济形势而降低或抑制其消费欲望;而且面对和针对广大群众的商贸类、消费类会展则是面对的更广泛、更巨大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和市场需求。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切合市场的实际来策划、组织、举办各种商贸类的会展活动,就可以发挥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的明显作用,产生积极和明显的效果。

  会展经济是当前产业经济交流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交流方式,会展在经济领域当中的作用得到行业内外、从国家到地方层面的空前关注和重视。以广州为例,复展以来,广州与会展相关的各项经济数据持续向好也充分说明了会展业对于城市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持续稳定地为城市发展增添动力。而自国务院“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以来,广州市商务局坚决落实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抢抓机遇,摸查企业办展意愿,加快推动恢复举办展会活动。据了解,2023年元旦前后琶洲地区举办展会及活动约9场,展览规模近30万平方米。

  近三年,广州会展成绩一直表现是优等生,2022年,虽遭遇新冠疫情多点散发频发冲击,但办展规模和数量仍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疫情防控新十条、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等政策都为广州会展走向品牌化、国际化、专业化快速复苏提供了保障条件,预计2023年会展能恢复至疫情前80%的水平。广州将借助《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积极发挥会展满足消费、促进消费重要平台作用。

  广州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2023年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将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定信心、奋力拼搏,展现广州会展新气象新作为,坚持加强对会展业的统筹协调,提振会展业发展信心,最大程度上释放会展活力。

  强化质量提升水平

  应对当前世界经贸发展新形势,需要进一步发挥我国会展业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中的作用。会展是促进消费极佳途径:会展行业自身加快发展,会展的整合营销功能突出,会展的调节供需功能显著,会展的产业拉动作用巨大。搞好会展促进消费的新途径:积极创新举办各类展览会、会议和节庆活动;展览会在注重展示性功能的同时,增强展销功能;围绕消费热点筹展办会;着力提高展会的效果、效率和效益,提高筹展办会水平;加强展会宣传,营造消费氛围;推进会展专业化、国际化,培育品牌展会。

  党的十八大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倡议、区域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新发展思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启了新发展征程。中国会展随之进入新发展阶段,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敏表示,作为现代市场体系的市场化平台,会展业通过资源要素的跨地域集聚、竞争性展示、多样化选择、认知性互动和分散式决策,把中国超大市场优势转化为全球资源配置的动力,在市场化平台的充分竞争和直接沟通中,服务产品定位创新和交易方式创新,有效改善投入产出,提升交易效率,面对消费升级,解决供需错配、产不适销问题,化解经济循环堵点,助力国内外经济循环相互促进、畅通无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