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远程制作思考

  • 来源:传播与制作
  • 关键字:疫情,远程,思考
  • 发布时间:2023-11-24 17:02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宋涛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迫使全世界的广播电视台、制作机构大量采用远程制作(又称为REMI),而且它还在发展中。包括奥运转播等都采用了远程制作。许多广播电视台从开始被迫接受远程制作到喜欢上了它。现在疫情已经快到三年,是什么因素推动广播电视台还在不断发展远程制作能力?

  这牵涉到几个方面

  首先是远程制作技术本身和它现在是可行的这个事实。远程制作离不开IP技术。IP技术用于视频已经有很长时间,但刚开始许多人想到的是流媒体应用、传输流等等。而随着近来如SMPTE 2022-6、SMPTE 2110等技术的出现,人们现在更能自如地构建使IP连接驱动他们的实际环境之广播基础设施。

  其次是成本方面。广播电视台现在能够进行如资源共享或远程制作等的工作,在现场部署最少量的设备和人手就可以拍摄获取内容,并且能够共享各个制作的资源,从而导致制作成本显著降低。

  当然,不可否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克服新冠肺炎,远程制作也可能减少。但由于远程制作可以减少现场人员,随着人力成本日益高涨,远程制作不失为节约成本的一大动力。

  从商业角度来看,远程制作要考虑投资回报率。它确实能够尽可能高效地利用资本投资。远程制作将不断发展的原因之一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其认识的提高,其规模可以更大,可以充分利用原先购买的设备、软件、转播车等,并且可用于更多的活动转播。

  在过去,如果想做一些体育制作或其它现场活动制作,需要动用转播车,转播车和设备需要设置,现场还需布线。现在有了远程制作,省去了这一切,可能在一周或一天内完成多场活动制作。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特别迫使内容制作者充分发挥创造力,通过远程制作等技术,尽其所能继续制作节目内容和进行转播工作。可以看到,疫情期间尽管有各种包括封锁、隔离等严格限制,全世界的广播电视台依然动用各种手段,圆满制作了很多很好的内容。

  所有这一切都让制作人员看到了什么是可能的,而一旦他们尝到了甜头,在后疫情和战胜疫情的时代,他们更有条件继续推进,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体育和新闻制作是远程完成的。但问题是如果只是为了远程制作而远程制作,可能应该重新考虑结果。

  远程制作并非全部适用

  事实上,为了远程制作而远程制作不可取。各个台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节目也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动用传统转播车还是远程制作,要考虑各种因素。例如黄金时段节目,很多电视台就不想让它处于风险之中。

  现在奥运转播是通过远程制作完成的。许多体育和新闻事件转播都是远程制作的,所以它的确在发展中。但如果只是为了做而做,可能就应该重新考虑结果是什么。取得的效率如何?好处和目标是什么?投资回报率有多高?由于眼下这些因素都依然不是能够轻而易举回答的,因此需要仔细考量。

  虽然远程制作技术有了,但如果导播等制作人员更喜欢在现场环境中,以现场制作方式制作内容,如果要他们勉强接受远程制作,可能也不会制作出好内容。所以这也和人有关。

  事实上,有些工作最好还是在现场完成,或者至少还没见过有人试图太多地远程完成它们,例如,摄像机调机。

  监控

  要制播好节目,监控非常重要。我们在现场直播乃至录播时,为确保工作按照预期进行,在总控、维护和监看视频方面都要做些什么?有哪些技术可以远程监控信号源并进入和退出云环境?

  远程制作涉及大量分布式系统(无论是SMPTE 2110还是SMPTE 2022-6),因此必须远程监控它们。例如,需要能够从一个中心地点对它们进行监控。广播电视台不缺制作人员,但远程制作所需的技术人员也许不足,所以,应该把他们集合在一起,集中监控一个分布式系统。

  还有,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建立这些远程制作环境的目标是尽可能地仿效台内制作。这样,制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就可以从事他们十分熟悉的工作,保证工作不出错。

  延迟问题

  远程制作,人们首先会想到延迟等问题。几年前,当远程制作开始真正成熟的时候,就重视和处理这个问题,为此提出了一个称为“操作延迟”的术语。在远程制作中,切换台前的导播,要面对大量远程信号。当从信号源A切换到信号源B时,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在多画面分割器上中看到切换结果?

  可以从两种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一是,设备部署在哪里?如果是在“较传统”的远程制作中,摄像机部署在现场,信号从多个站点返送回来,因此可能会有不同的网络延迟。

  如果切换台和处理硬件都在总部,当信号到达切换台时,在切换信号时,不应该看到任何延迟,因为延迟已经从网络端被处理了。如果控制面板位于总部,但切换台和处理硬件位于远程地点,那就可以看到从信号源A切换到信号源B的时间差。

  现在要记住的关键是,只要全部信号都很好地及时进入切换台,一切都没问题;它们都同步,播出准备一切都顺利。在SMPTE 2110技术中,码流内放入了RTP时间戳。有一些系统可以使这些码流帧精确,这样你就可以排序。因此应该让信号很好地进入并在切换台内正确排序。

  设备制造商应该尽最大努力减少如内部通话等的延迟,例如,当导播在远程或在演播室或回到总部,他与摄像师通话时,如果时延很大(比如15秒),对成功制作影响很大。

  但一秒左右的延迟通常是很容易控制的。如果需要做小调整,比如帧精确剪切,全部帧都是同步进来的,如果所有帧都有相同的延迟,也无关紧要。但是人与人之间的通话——如果你使用的是视频会议软件或因特网通话软件或其它类型的软件,甚至连与摄像师对讲的专业工具,延迟都不是非常低,所以尽可能低的延迟是远程制作一个要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务。

  趋势

  远程制作还在发展中,目前有全时远程制作模式、混合模式,或(疫情结束后)可能回到原来的现场制作的模式。

  尝到了远程制作的甜头,疫情解禁后很多广播电视公司都不会回到原来的现场制作模式,而依然采用远程制作。比较守旧的广播公司可能习惯原来的方式,疫情解禁后还是采用传统的制作模式。不同的广播公司有适合自己的制作方式,今后混合模式应该越来越兴起。

  远程和混合工作流程的一个特点是它们都依赖于高速、高可用性数据链路,因此随着通信技术不断发展,这种趋势不会消失。而且从长远来看,远程制作依赖的电信公司光纤连接和卫星连接的成本会大幅降低。

  目前,5G越来越普及。像美国所有NFL球场都在部署5G连接,但必须清楚的是,电视制作不会使用球迷在使用的5G连接,必须使用私有5G网络。通常必须为制作环境部署5G。总之,技术在不断发展,但要完全普及,最终还是要归结到成本和实施上。

  值得一提的是,要使远程制作顺利,技术保障工作极其重要,必须重视这方面的人才培养,特别是广播电视台可能缺乏的IT人才。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认为分布式虚拟制作系统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索尼为用户提供面向关键业务的虚拟化分布式生产制作系统,实现在更多地点、以更广泛的形式、组织资源开展制作业务。索尼为此发布的新服务和新产品将不断加速工作流程的转变,推动分布式和远程节目制作。索尼的Networked Live Solution预示着一个内部部署/云混合分布式生产解决方案的新时代,它基于通用连接,同时又增加了远程和分布式节目制作的潜力。地理上距离较远地点之间的资源共享,能够实现在各个地方进行高质量的现场节目制作处理。这将允许用户进行各种地点的,各种规模的节目制作。通过更好地分配人员和技术资源,可以全面提高节目制作质量和效率,从而全面确保企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Networked Live Solution专注于将联合编排引入基于IP的网络,改进媒体传输,并进一步实现混合处理和操作,从任何地方实现远程和分布式节目制作

  索尼通过收购Nevion公司,推出了基于SDN的IP远程制作方案,加强基于IP/云的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IP网络管理不仅仅停留于信号的调配,更深入到制作域把各种资源进行虚拟化管理。索尼的SDN广电控制器,通过Nevion的SDN控制系统VideoIPath,整合索尼自有成熟的LSM广电IP Live管理系统,从设备到整个信号调度,一直深入到交换机、网络构架的统一管控,帮助电视台实现端到端全IP 2.0工作流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