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小学美术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互联网,小学美术,教学模式
  • 发布时间:2023-11-25 16:35

  赵彩云

  (湖北省咸宁市第二小学)

  摘要:伴随著科技的快速发展,网路时代已然来临,网路已成为现今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因素。美术在小学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美术教育应适时变化,充分体现科技化和现代化,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就要求我们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借助网络资源来优化美术教学的过程和质量。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对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美术教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美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3)10-007-01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地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信息化水平,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对美术教育的兴趣。本文着重对互联网+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详细、全面地探讨和分析,以期对今后的素质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小学美术教学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意义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培养时,要针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利用网络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吸引学生的目光,引导学生直观深入地进行美术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由于小学生的性格使然,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态度非常积极。因此,在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通过网络技术,教师可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培养,从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地去探索美术知识的奥妙。互联网的使用,让学生们摆脱了只能在教室里学习的局限,摆脱了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兴趣刚被激发起来,课堂就马上要结束了,这会让学生们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拘束,因此,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可以让学生们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来弥补相应知识的缺失,这样,学生们的学习内容也会变得更加充实。

  2.互联网时代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2.1 借助互联网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具有权威性,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大多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方式会给学生们带来一种单调、乏味的感觉,很容易造成学生们的抗拒心理,从而影响到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互联网教学技术的使用能够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由传统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决定者转变为引导者。这增强了师生间的双向沟通,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激发了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多媒体环境下,多种媒介的应用强化了互动式美术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机、人与传播媒介的互动,这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美术教学营造出轻松愉快的环境,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将网络数字技术引入到美术教学中,可以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同时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此外,通过该技术,学生可以在课堂中通过自主学习和体验等方式,解决美术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所预期的效果。

  2.2 利用网络平台拓展美术教学空间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一般会用40 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学生们讲解美术,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实践,并在课堂上完成教学练习。在课堂上,由于时间太少,而又设置了太多的教学环节,学生很难理解所学的知识,这就导致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许多课程都是以教材为载体,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使得学生难以将生硬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大多数的学生,也就是学到了一点皮毛,根本看不懂。然而,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引入小学美术

  教育,借助其开放的特性,可以打破这一局限,美术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且具有特色的教学资源,并能按照教学生需求选择教学资源,通过创意性思维加工教学资源,将其转化为能够被自己理解的元素。从而实现美术教学的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为学生们设计出一个多维度的学习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美术教学模式。比如,在讲授小小建筑师这个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归纳,并制作成微课,如:展示世界各地著名建筑的图片,介绍本节课所需的材料和工具,讲授基本的工艺制作手法等。教师还可以在网上下载相关的视频,指导学生在课前、课上和课后观看,实现预习、学习和复习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都可以利用线上平台,与教师或其他学生展开互动,让小学美术呈现出多维度的学习空间。

  2.3 构建网上教室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悟性

  美术是人类对生命情感的一种表现,它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小学美术教科书虽然涵盖了大量的视觉美术类别,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很难在每一课的主题中列举事例。教师要凭借自己深厚的教学功底和美术修养,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梳理,并制作出适合学生的教学素材,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的感知能力。如何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构建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小学美术教材应从作品欣赏、生活素材、表现形式、材料、作品欣赏等多个角度来体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然而,在教材中,选择的题目通常都比较单一,并不一定能对学生产生充分的启发,这就要求教师以自己对美术的理解和对学生的认识为基础,进行重新选择。同时,互联网也为广大教师在网络、博客和公众号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地信息搜集。教师们可以通过摄影素材网站或专题贴来查找学生需要的生活素材;寻求高画质、高类别的原创作品的专业美术网站;在一些专门的美术公众号上。因为教科书的内容是有限的,所以为了提升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必须借助网络产业细分的优势来构建教学资源库。

  目前,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小学美术教师更要深入挖掘网络技术的正面功能,充分发挥互联网对学生的帮助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积极引导他们提高基本的美术素养。通过对美、对美的探索,让他们能够丛美术的角度去观察和发现生命美,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姚杏仙.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美术教学助力[J].考试与评价, 2020(09):16-17.

  [2]陈冠郁.互联网时代小学美术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2):174-175.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